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40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为某家系遗传病的系谱图,此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4号不携带致病基因。

回答下列问题:
(1)由系谱图可推测该病可能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也可能由_________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2)若该病为血友病,以Xa表示,如果成员8是男性,其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7号是携带者的概率是___________,7号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第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若已知第一个孩子是血友病患者,再生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2 .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流域之前的水质受到污染,经过治理,提升了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图1表示长江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组成生物群落;图2表示长江流域中某三角洲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假设该三角洲的第二营养级仅以植物为食。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的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达到“碳中和”时,图1中②④⑥⑧过程释放的CO2总量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①过程固定的CO2总量。
(2)图2中①为_____的能量,第二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100%,第二营养级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为_____
(3)该三角洲的土壤条件、生态环境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吸引了大量水鸟在此栖息和繁衍,同时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旅游观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
(4)_____可以被形象地理解为一只负载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城市、耕地、铁路等的巨“足”踏在地球上时留下的足印。它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6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3 . 吗啡是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性镇痛药,吗啡通过激活感觉神经突触前膜上的相关受体,引起一系列反应,使致痛物质释放减少,最终减弱或阻滞痛觉信号的传递,产生镇痛作用,但具有成瘾性。为研究神经元电位变化,设计了实验装置图甲,两个神经元之间以突触联系,电表Ⅰ的电极分别在Q点细胞内外侧、电表Ⅱ的电极分别在R、S点的细胞外侧;图乙和图丙是可能存在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静息时,若降低细胞外K+浓度,则电表Ⅰ的指针右偏幅度减小
B.①→②电位变化对应于P→Q兴奋传导过程
C.刺激P点,电表Ⅰ和电表Ⅱ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分别为图乙和图丙
D.长期使用吗啡后突然停止,会使得致痛物质释放量迅速增加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6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4 . 如图为人体胰岛素基因控制合成胰岛素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若图1①过程得到的mRNA分子中U的比例是24%,A的比例是22%,则转录合成此mRNA分子的DNA中,C的比例是_________
(2)图1①过程不易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分裂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图1②过程中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选填“从左向右”、“从右向左”或“随意的”);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示DNA片段的一条链序列是5'—GTTATATGC—3',以该链为模板转录出的mRNA序列是3'—__________________—5',图中苏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图1中过程①发生所需要的酶是_________,过程②称为_________。该细胞与人体其他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不同,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5 . 拟南芥发育过程中,赤霉素能促进R蛋白的降解,最终引起细胞伸长及植株增高。科研人员用赤霉素处理野生型和蓝光受体缺失突变体拟南芥后,检测R蛋白的含量,结果如图甲所示。接着又用药物阻断了野生型拟南芥内源赤霉素的合成途径,并以之为材料进行了分组实验,实验后对各组细胞裂解液中与蓝光受体的抗体相结合的物质进行了抗原—抗体检测,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赤霉素促进R蛋白的降解是直接通过与R蛋白结合实现的
B.据图甲分析,蓝光受体被蓝光激活后促进R蛋白的降解
C.图乙检测结果中赤霉素受体的出现受蓝光和外源赤霉素的影响
D.推测被蓝光激活后的蓝光受体与赤霉素竞争受体,从而减缓R蛋白的降解
6 . 科学家设想培育一种地上能结番茄、地下能结马铃薯的作物。有人运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设计了育种新方案,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应将两种植物细胞分别置于含有________酶的等渗溶液中制备原生质体。
(2)过程②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常用__________(化学物质)来诱导融合。
(3)过程③杂种细胞形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与过程③密切相关的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为__________
(4)过程④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激素为__________,过程⑤称为__________
(5)已知番茄、马铃薯分别为二倍体、四倍体,则“番茄—马铃薯”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倍体植株。
2024-06-1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7 . 为探究NaCl胁迫对枸杞光合作用影响的机理,科研人员设置了甲、乙、丙、丁4组实验,其中甲组为对照组(施加清水),甲、乙、丙、丁4组溶液的NaCl浓度逐渐增大且浓度梯度为100mmol⋅L⁻¹,光照强度、CO₂浓度和温度均相同且适宜,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各组的光合色素含量及PAO基因和CLH2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如图1、图2所示。

(1)枸杞光合色素主要分布在叶肉细胞叶绿体的________,其吸收的光能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转化途径是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2)分析图1可知,NaCl胁迫对________的含量影响最大。实验过程中,各组的光照强度、CO₂浓度和温度均相同且适宜的目的是________
(3)研究发现,PAO基因、CLH2基因是控制合成枸杞光合色素合成酶或降解酶的基因。分析图2所示实验结果可知,PAO基因和CLH2基因中控制合成光合色素合成酶的基因是________。NaCl胁迫影响枸杞光合作用的机理是________
8 . 为提高作物产量,种植业往往使用大量的氮素化肥,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易造成环境污染。自生固氮菌营独立生活,为改变这种现状带来了希望。科研人员进行了土壤中自生固氮菌的分离和固氮能力测定的研究,部分实验流程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该培养基能为微生物的提供的营养物质分别是_____
(2)下表为两种培养基的配方,步骤④应选其中的培养基_____
培养基类型培养基组分
培养基甲甘露醇、、NaCl、、蒸馏水
培养基乙甘露醇、、NaCl、、蒸馏水、琼脂

(3)纯化培养时,需同时进行未接种培养基的培养,目的是_____
(4)④的平板上统计结果数一般用菌落数表示,一般选择数目 30-300在范围的平板上计数。若甲研究员做这个实验,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132、136、128,则每克土壤中含有的固氮菌为_____个,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_____。原因是_____。除此之外还可以用_____,但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偏大。
(5)图3是某同学利用不同于图1方法从稀释液中分离菌株的示意图。下列对其操作及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有_____(填字母)。

   

a.操作前用无水乙醇对双手进行消毒处理
b.划线时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插入培养基
c.只有在5这一区域中才能得到所需菌落
d.整个过程需要对接种环进行6次灼烧
9 . 秋冬季节易爆发流行性感冒,其病原体是流感病毒。感染后,人体产生鼻塞、流涕、咽喉疼痛、干咳以及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疼痛、发热等症状。流感病毒侵染导致的发热、疼痛、鼻塞等现象与内环境中的前列腺素含量提高有关,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其中异丁苯丙酸为常见的解热镇痛药物成分,+表示促进,-表示抑制。请回答以下问题:

   

(1)感染流感病毒后,患者在恢复内环境稳态过程中的调节机制是____。流感病毒侵染导致鼻黏膜肿胀(鼻塞)是由于前列腺素使毛细血管通透性提高,由血浆进入____的蛋白质增多引起。
(2)前列腺素导致痛觉敏感度提高,原因是前列腺素能____(填“降低”或“提高”)神经细胞K+通道活性,使K+外流减少,即神经细胞静息电位绝对值____(填“降低”或“提高”),因此神经细胞产生____电位所需的刺激强度减弱。
(3)体温调定点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患者体内前列腺素通过提高体温调定点,引起体温上升。
①在前列腺素的作用下,下丘脑通过增加产热,____散热,导致体温升高。若患者持续39.5℃高烧不退,此时产热量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患者由于发热满脸通红,原因是____
②发热后服用异丁苯丙酸如何通过影响体温调定点达到退烧的效果?____
10 . 下图1表示某河流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及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甲、乙、丙为3种鱼,丁为1种肉食性水鸟,甲、丙不摄食藻类,箭头指示能量流动方向)。图2为小型景观鱼池生态循环净化系统。生态净化系统内引入芦苇等多种水生植物以及螺蛳、草鱼、鳙鱼等物种,以达到对污水的协同净化效果。完成下列问题:

(1)图1所示食物网中,写出一条食物链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丙和丁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
(2)图1所示该河流生态系统中,除了图中所示的成分外还应有:__________________
(3)图2生态净化系统中有芦苇和菖蒲等挺水植物、浮萍等浮水植物,水面下还有沉水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
(4)科研人员利用上述生态净化系统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实验期间鱼池每天投饵三次,定量测定该生态净化系统的COD值和NO3-含量,结果如图3所示。(COD即化学需氧量,值越高说明有机物含量越高)
①上述实验结果说明,该生态净化系统对_________去除效果较好。COD值的变化是由于该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能把流入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②实验后期的鱼池中出现藻类水华现象,流经生态净化系统后,流出的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至少答出1点)。
2024-05-1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