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79 道试题
1 . mRNA疫苗作为目前最新的疫苗生产技术,不用依赖细胞扩增,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研发周期短等优势。下图为mRNA疫苗的作用机理图,A~C代表不同的淋巴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X为___,其与物质Y均属于___,二者差异的根本原因为___
(2)据图可知,mRNA疫苗通过___方式进入细胞,释放出的mRNA作为过程②的模板,翻译出抗原蛋白。分泌进入内环境的抗原蛋白,激活细胞A——___(填细胞名称)增殖分化为___,后者可合成和分泌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Y。
(3)抗原蛋白还可经过程③___为抗原肽,与内质网上的MHCⅠ结合形成MHCⅠ抗原肽,再经过程④___到细胞表面,被细胞C识别,引发___免疫。
(4)人体的血液、汗水和眼泪中存在RNA酶,可催化分解细胞外的RNA,该免疫方式属于___。据此分析,mRNA疫苗通常利用脂质体进行递送,原因可能是___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苏州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2 . 甲表示一个渗透作用装置,将半透膜袋缚于玻璃管下端,半透膜袋内部装有60 mL浓度为0.3 mol/L的蔗糖溶液;图乙表示放置在某溶液中的植物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图丙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物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若将0.3mol/L的蔗糖溶液换为0.3 mol/L的淀粉溶液,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会降低
B.图乙中植物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
C.图乙中从O点到B点均有水进入细胞的过程
D.图丙中,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
7日内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I、下图甲、图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局部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和图乙细胞中共有的细胞器_____(填写编号)。
(2)细胞质中支撑着细胞器的结构是由_____组成的。肽链合成的场所是_____(填写编号),某条肽链由a个氨基酸组成,其分子式为CxHyNmOnS3(m>a,n>a+1),并且是由下列4种氨基酸组成的,那么该物质彻底水解后将会得到乙物质数目为_____

(3)若B为组成菠菜叶片的叶肉细胞,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叶绿体会产生淀粉。某同学想用菠菜叶片设计实验证明上述结论。请你帮他写出设计思路中的自变量_____
Ⅱ、细胞中蛋白质的分选过程需在多种结构的协同作用下完成。下图1为相关蛋白质的分选过程示意图,a~d表示细胞结构,①-④表示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4)图1中细胞中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是_____,除图1所示类型外,另一类的主要功能是_____
(5)图1中信号肽序列与相应的_____识别,实现蛋白质的定向转运;胞浆蛋白是细胞中“永久”成分,而不能被分选至细胞外是因为_____
(6)下列物质可在b中加工、分选的有_____。
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还原型辅酶I
C.水通道蛋白
D.细胞骨架

(7)结构a与b之间存在囊泡的双向转运,药物X可特异性地阻碍a、b间正向通路,而不影响反向通路。如图2所示是细胞中囊泡运输的一般模式,据图分析药物X的作用机制可能有_____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厌氧发酵的和谐有序进行是土壤底栖藻类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某单细胞土壤底栖藻类在黑暗条件下无氧发酵产生醋酸等有机酸(HA),导致类囊体、线粒体酸化,有利于其从黑暗向黎明过渡,相关过程如下图1,字母 B~H 代表相关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 B是____,除TCA 循环外,图中能产生物质B的过程还有____;物质C、H分别是________
(2)黑暗条件下,PQ 等电子传递体处于____(氧化、还原)状态。从黑暗转黎明时,整体光合电子传递速率慢,导致____(填字母)量成为卡尔文循环的限制因素,此时吸收的光能过剩,对电子传递链造成压力。
(3)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三个去向:用于光合作用、以热能散失、以荧光的形式发光。由光合作用引起的荧光淬灭称之为光化学淬灭(qP),由热能散失引起的荧光淬灭称之为非光化学淬灭(NPQ)。为了探究厌氧发酵产酸对光能利用的影响,研究人员以npq4 突变体(缺失LHCSR 蛋白,LHCSR 催化NPQ)和正常藻为材料,在黑暗中进行厌氧发酵,发酵180min后添加KOH。整个实验过程中连续抽样,在光下测定荧光强度,结果如下图2、图3。相关推断合理的是____。

A.突变体厌氧发酵时间越长,光化学淬灭越强
B.正常藻厌氧发酵后加入 KOH,非光化学淬灭增强
C.正常藻厌氧发酵产生有机酸,降低类囊体pH,促进非光化学淬灭
D.正常藻厌氧发酵产生有机酸,有利于缓解黎明时电子传递链的压力

(4)为进一步研究厌氧发酵产酸对光下放氧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正常藻平均分为两组,在黑暗条件下厌氧发酵3小时后,对照组不加KOH,实验组用KOH 处理,在弱光下连续测定放氧量并计算达到最大氧气释放量的百分比,结果如下表。
组别光照时间/h
0.5123
对照组30%80%100%100%
实验组0%0%60%100%
放氧速率等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速率减去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速率。实验数据说明厌氧发酵产酸____(促进、抑制)有氧呼吸。实验组放氧速率比对照组低,主要原因是____
5 . 下图1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8100,科研人员提取了四名女性的DNA,用PCR扩增了与此基因相关的片段,并对产物酶切后进行电泳(正常基因含有一个限制酶切位点,突变基因增加了一个酶切位点)。结果如图2,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Ⅱ-1与Ⅱ-2婚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
C.该突变基因新增的酶切位点位于310bp中
D.扩增Ⅱ-2与此基因相关的片段,酶切后电泳将产生2种条带
6 . I.根据光合作用中CO2固定方式的不同,可将植物分为C3植物(如小麦)和C4植物(如玉米)。C4植物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有类囊体但没有Rubisco酶,而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没有类囊体但有Rubisco酶,其光合作用过程如下图所示。已知PEP羧化酶对CO2的亲和力远高于Rubisco酶。

   

(1)C4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在______细胞中进行。图中丙酮酸转化为PEP需要叶绿体的______(填结构)提供ATP,由Rubisco酶催化固定的CO2主要来自图中过程和______(填生理过程)。
(2)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完全被叶肉细胞包被,叶肉细胞可以为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提供ATP和NADPH,这说明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在结构上具有的特点是______;同时还有助于从维管束鞘细胞散出的CO2再次被______(填物质)“捕获”。
Ⅱ.研究者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分析了不同处理条件下苗期玉米的光合生理差异,部分结果如图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3)图甲的实验设计中,对照组玉米处理的具体条件是______。图乙中,在恢复期作物净光合速率最低对应的处理条件是______。图乙结果所示,胁迫期C&D组净光合速率小于C组,而恢复期C&D组净光合速率明显大于C组,说明______
(4)据丙图可知,光系统Ⅱ中,光使叶绿素中的电子由低能状态激发到高能状态,这个高能电子随后丢失能量而进入光系统Ⅰ,这时一部分丢失的能量便转化为______中的能量。光系统Ⅱ中丢失的电子由______裂解放出的电子补充;光系统Ⅰ中形成的高能电子作用用于生成______。研究表明,玉米幼苗对低温较敏感,单一冷害胁迫会对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造成极大损伤,请结合图丙分析单一冷害胁迫条件下玉米幼苗的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______
7 . 小白菜根系部分微生物具有分解有机磷的能力,科研人员从中筛选出了分解能力强的菌株,并对培养条件的优化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微生物肥料的开发提供依据,部分研究步骤如下。
步骤1:小白菜根系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取10g小白菜根系土壤加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充分摇匀并依次进行等比稀释。分别将稀释度10-2∼10-4、10-3∼10-5、10-6∼10-8的菌液接种到真菌、放线菌、细菌的培养基中,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
步骤2:小白菜根系解磷微生物的筛选
挑取步骤1中培养基上的不同单菌落接种到有机磷培养基A上,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及透明圈大小(固体培养基中有机磷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溶解,会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结果如下图(图中字母和数字组合代表菌株种类)。

   

步骤3:菌株解磷能力的测定
将初步筛选的3种菌株分别接种到有机磷培养基B中进行培养,定期取上清液,测定溶液中可溶性磷含量。
步骤4:解磷菌株培养条件的优化
配制有机磷培养基时分别使用葡萄糖、蔗糖、可溶性淀粉、甘露醇作为碳源,并分别设置不同转速进行摇床培养,72小时后检测培养液中可溶性磷含量,结果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1取不同稀释度菌液接种到不同种类培养基的原因是________
(2)步骤2使用的接种工具为________,接种前需进行________,以防止杂菌污染。接种时,可根据菌落的________挑取不同类型菌株分别接种到培养基A上。培养结果初步表明,FG5解磷能力最强,依据是________
(3)与步骤2中培养基A相比,步骤3中培养基B在成分上的主要差异是________。经测定,培养FG5的上清液中________,则可确认FG5的解磷能力最强。
(4)步骤4进行摇床培养时,转速过低溶液中可溶性磷含量不高,可能原因是________,但转速过高容易导致________,从而影响其解磷能力。
(5)综上研究,在实验条件下为更好地实现有机磷的降解,你的建议是________
7日内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8 . NF-kB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在调控免疫反应、应激反应、细胞生长与死亡等多种生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该通路若长期激活,会极大诱发细胞因子的生成,导致炎症反应。该通路的部分生理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细胞因子是免疫活性物质,属于免疫调节的物质基础
B.NF-kB转导通路诱发炎症反应的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
C.IKK抑制剂、γ-氨基丁酸可能都具有降低血糖的效应
D.胰岛素受体基因缺陷是一部分I型糖尿病的重要病因
7日内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9 . 下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甲病的相关基因为A、a,乙病的相关基因为B、b(不考虑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用电泳方法对该家系部分成员乙病相关基因进行条带分析,结果见下表。电泳方法能够使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致病基因显示为另一个条带。乙病相关基因电泳结果见下表(注:“+”表示有,“一”表示无)。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Ⅱ₃Ⅱ₄5Ⅱ₆Ⅱ₇
条带1++++
条带2++++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
(2)电泳结果中,乙病致病基因显示为__________(填“条带1”或“条带2”),该病为________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判断依据为__________
(3)Ⅱ5基因型为________,她与Ⅱ6再生一个患乙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若III10携带基因a,她和III11婚配,则出生甲、乙两病皆患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
(4)Ⅱ₃和Ⅱ₄生了一个不患乙病的男孩,经染色体数目检查发现该个体患有克氏综合征(分析其不患乙病的原因是__________
(5)Ⅱ8与一正常男性婚配,要想避免后代患乙病,可采取的优生措施是选择生________。(选填“男孩”或“女孩”)
2024-06-1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生物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0 . 图甲为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装置,图乙表示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的条件下
B.制作果酒时应关闭阀b,适时打开阀a排气
C.制作果醋时需打开阀b通气,打开阀a排气
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2024-06-1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