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50 道试题
1 . 神经递质五羟色胺(5HT)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组织中。为探究5HT在抗DNA病毒先天免疫中的作用机制,科学家进行了相关实验。
(1)储存在神经元_____中的5HT以_____方式离开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发挥调节作用。
(2)抗DNA病毒先天免疫是指细胞感染病毒后产生Ⅰ型干扰素(IFNⅠ),诱导相关基因表达进而促进病毒的清除进程。干扰素的化学本质为_____,属于免疫活性物质中的_____
(3)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Ⅰ)是一种双链DNA病毒。病毒与细菌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_____。下表为对小鼠进行5HT给药处理或HSVⅠ感染等相关处理后IFNⅠ含量变化的实验记录表,表中第三组的①②处理应分别为_____(用“+”或“-”表示)。实验结果表明5HT能够_____(选填“促进”或“抑制”)机体内干扰素IFNⅠ的产生。

组别

HSVⅠ

5HT

IFNⅠ含量/(pg/mL)

1.05

1.03

260.05

140.21

“+”表示用HSVⅠ感染小鼠或给药5HT处理,“-”表示不用HSVⅠ感染小鼠或不给药5HT处理
(4)已知DNA病毒在入侵细胞后,病毒DNA主要被胞内的DNA感受器cGAS识别,产生第二信使cGAMP,进而介导IRF3(干扰素调节因子)磷酸化,磷酸化的IRF3(p-IRF3)通过_____进入细胞核,激活干扰素(IFNⅠ)基因的转录,进而实现抗病毒作用。对小鼠进行HSVⅠ感染和5HT注射相关实验,检测细胞内p-IRF3的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条带颜色深浅表示含量的多少),结果表明5HT抑制细胞抗病毒先天免疫过程可能的途径是_____

“+”表示用HSVⅠ感染小鼠或给药5HT处理,“-”表示不用HSVⅠ感染小鼠或不给药5HT处理
(5)干扰素体外保存相当困难,若将其分子上的一个半胱氨酸变成丝氨酸,就可在-70℃条件下保存半年。上述实现对天然干扰素结构的改造使用的技术是_____,该技术直接操作的对象是_____
2024-06-1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灌云和灌南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野生型果蝇眼色是暗红色,暗红色源自于棕色素(受A、a基因控制)与朱红色素(受B、b基因控制)的叠加。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不能合成棕色素和朱红色素的白眼纯合突变体品系,用突变体、野生型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亲本组合

子代表型及比例

野生型♀×白眼♂

全为暗红眼

野生型♂×白眼♀

全为暗红眼

组合二中子代暗红眼♂×白眼♀

暗红眼:白眼=1:1


(1)白眼是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__(隐性/显性)突变性状。
(2)据表推测组合一子代细胞染色体上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并标注在答题卡相应位置______________。若让组合三子代随机交配,F2中白眼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在进行杂交组合三时还发现两种不同的结果,如下表:

亲本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暗红眼(甲)♂×白眼♀

结果①:全为暗红眼

暗红眼(乙)♂×白眼♀

结果②:暗红眼:棕色眼:朱红眼:白眼=45:5:5:45

出现结果①的原因可能是雄性亲本甲产生携带_______________基因的精子不育导致;出现结果②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4)进一步研究发现,野生型果蝇及白眼纯合突变体品系均为D+基因纯合子,甲果蝇(如图)的一个D+基因突变为D基因,D基因分裂间期表达出G蛋白,该蛋白与特定的DNA序列r结合,使含有序列r的精子发育异常并死亡。

①据此判断D+、D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___________。根据杂交结果①可推测D基因与A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
②进一步用射线照射甲果蝇,得到一只变异的乙果蝇(如图)。将乙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所得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
2024-05-14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生物试题
3 . 油菜素内酯(BR)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激素。为探究油菜素内酯的生理作用,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表中所示是相关研究的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123456
油菜素内酯浓度 /(mg·L100.100.200.300.400.50
芹菜幼苗的平均株高 /cm162038514220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
(2)在芹菜幼苗生长的过程中,与BR作用类似的激素可能是_________(选填“赤霉素”“乙烯”或“脱落酸”)。
实验二:用放射性碳标记的IAA处理主根,检测油菜素内酯对生长素运输的影响。实验方法及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3)合成生长素的前体物质为___________,图示表明标记的生长素在根部的运输方向为__________,BR可以_________(选填“促进”或“抑制”)生长素的运输,且对_________(运输方向)的作用更显著。
实验三:PIN蛋白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研究人员检测BR处理的根部组织中PIN蛋白基因表达的相关指标,结果如下表所示。

测定指标组别

PIN蛋白基因表达水平(相对值)

对照组

7.3

一定浓度 BR处理组

16.7


(4)上述两个实验表明,油菜素内酯作为一种________,会与____________特异性结合,引发细胞内发生一系列信息传递过程,从而影响根细胞中______________,从而影响生长素在根部的______________和分布,进而影响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5)与植物激素素相比,人工合成的激素类似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
2024-02-2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建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4 . 野生型果蝇眼色是暗红色,暗红色源自于棕色素(受A、a基因控制)与朱红色素(受B、b基因控制)的叠加。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不能合成棕色素和朱红色素的白眼纯合突变体品系,用突变体、野生型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亲本组合子代表型及比例
野生型♀白眼♂全为暗红眼
野生型♂白眼♀全为暗红眼
组合二中子代暗红眼♂白眼♀暗红眼∶白眼=1∶1

(1)白眼是___染色体上的___(隐性、显性)突变性状。
(2)据表推测组合一子代细胞染色体上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请在图上标注出相应位置___

若让组合三子代随机交配一代(假设组合三子代产生配子时染色体行为同其亲本),后代白眼果蝇的比例为___
(3)研究人员在进行杂交组合三时还发现两种不同的结果,如下表:
亲本组合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暗红眼(甲)♂×白眼♀结果①:全为暗红眼
暗红眼(乙)♂×白眼♀结果②:暗红眼∶棕色眼∶朱红眼∶白眼=45∶5∶5∶45
出现结果①的原因可能是雄性亲本甲产生携带___基因的精子不育导致;出现结果②的原因最可能是___
(4)进一步研究发现,野生型果蝇及白眼纯合突变体品系均为D+基因纯合子,甲果蝇(如图)的一个D+基因突变为D基因,研究人员在甲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均检测到D基因的表达产物G蛋白,该蛋白与特定的 DNA序列r结合,导致精子不育。

   

①据此判断D+、D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___。根据杂交结果①可推测D基因与A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___
②进一步用射线照射甲果蝇,得到一只变异的丙果蝇(如图)。将丙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所得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
5 . 油菜素内酯(BR)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激素。为探究油菜素内酯的生理作用,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表中所示是相关研究的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123456
油菜素内酯浓度 /(mg·L100.100.200.300.400.50
芹菜幼苗的平均株高 /cm162038514220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因变量是___
(2)在芹菜幼苗生长的过程中,与BR作用类似的激素可能是___(选填“赤霉素”“乙烯”或“脱落酸”)。
实验二:用放射性碳标记的IAA处理主根,检测油菜素内酯对生长素运输的影响。实验方法及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3)合成生长素的前体物质为___,图示表明标记的生长素在根部的运输方向为___,BR可以___(选填“促进”或“抑制”)生长素的运输,且对___(运输方向)的作用更显著。
实验三:PIN蛋白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研究人员检测BR处理的根部组织中PIN蛋白基因表达的相关指标,结果如下表所示。
测定指标组别PIN蛋白基因表达水平(相对值)
对照组7.3
一定浓度 BR处理组16.7
(4)上述两个实验表明,油菜素内酯作为一种信息分子,会与___特异性结合,引发细胞内发生一系列信息传递过程,从而影响根细胞中___,从而影响生长素在根部的___和分布,进而影响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5)与植物激素素相比,人工合成的激素类似物具有___等优点。
2024-02-0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6 . 油菜素内酯(BR)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激素。为探究油菜素内酯的生理作用,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表中所示是相关研究的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1

2

3

4

5

6

油菜素内酯浓度 /(mg·L1

0

0.10

0.20

0.30

0.40

0.50

芹菜幼苗的平均株高 /cm

16

20

38

51

42

20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促进芹菜幼苗生长的最适浓度在_____________mg·L1之间。
(2)在芹菜幼苗生长的过程中,与BR作用类似的激素可能是____________(填“赤霉素”或“脱落酸” )。
实验二:用放射性碳标记的IAA处理主根,检测油菜素内酯对生长素运输的影响。实验方法及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3)图示表明标记的生长素在根部的运输方向为_______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BR可以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生长素的运输,且对__________(填“尖端向中部”或“中部向尖端”) 的作用更显著。
实验三: PIN蛋白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研究人员检测BR处理的根部组织中PIN蛋白基因表达的相关指标,结果如下表所示。

测定指标组别

PIN蛋白基因表达水平(相对值)

对照组

7.3

一定浓度 BR处理组

16.7

(4)上述两个实验表明,油菜素内酯作为一种信息分子,会与__________特异性结合,引发细胞内发生一系列信息传递过程,从而影响根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_,从而影响生长素在根部的_____和分布,进而影响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5)与植物激素素相比,人工合成的激素类似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
2024-02-20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建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神经递质五羟色胺(5HT)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组织中。为探究5HT在抗DNA病毒先天免疫中的作用机制,科学家进行了相关实验。
(1)储存在神经元____________中的5HT以________方式离开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发挥调节作用。
(2)抗DNA病毒先天免疫是指细胞感染病毒后产生Ⅰ型干扰素(IFNⅠ),诱导相关基因表达进而促进病毒的清除进程。干扰素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属于免疫活性物质中的________
(3)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Ⅰ)是一种双链DNA病毒。病毒与细菌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____。下表为对小鼠进行5HT给药处理或HSVⅠ感染等相关处理后IFNⅠ含量变化的实验记录表,表中第三组的①②处理应分别为________(用“+”或“-”表示)。实验结果表明5HT能够________机体内干扰素IFNⅠ的产生。
组别
HSVⅠ
5HT
IFNⅠ含量/(pg/mL)1.051.03260.05140.21
“+”表示用HSVⅠ感染小鼠或给药5HT处理,“-”表示不用HSVⅠ感染小鼠或不给药5HT处理
(4)已知DNA病毒在入侵细胞后,病毒DNA主要被胞内的DNA感受器cGAS识别,产生第二信使cGAMP,进而介导IRF3(干扰素调节因子)磷酸化,磷酸化的IRF3(p-IRF3)通过________进入细胞核激活干扰素(IFNⅠ)基因的转录,进而实现抗病毒作用。对小鼠进行HSVⅠ感染和5HT注射相关实验,检测细胞内p-IRF3的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条带颜色深浅表示含量的多少),结果表明5HT抑制细胞抗病毒先天免疫过程可能的途径是________

“+”表示用HSVⅠ感染小鼠或给药5HT处理,“-”表示不用HSVⅠ感染小鼠或不给药5HT处理
(5)稳态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其调节过程都离不开信号分子,这些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________________。通过这些信号分子,复杂的机体能够实现统一协调,稳态得以保持。
8 . 番茄是世界主要蔬菜之一,为严格的自花授粉作物,杂种优势能极大提高番茄的产量、抗病及抗逆表现,因此番茄生产基本上都是应用杂交种。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获得了位于4号染色体的ps-2基因隐性突变体,表现为雄性不育,在杂交育种时,选育雄性不育植株的优点是___________
(2)番茄野生型为雄性可育,突变体甲和突变体乙均为雄性不育(均只有一对基因与野生型不同)。下表为3个不同番茄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型及比例。请回答:
组合序号
后代的表型及比例
野生型×突变体甲全为雄性可育(杂种1)
野生型×突变体乙全为雄性可育(杂种2)
杂种1×杂种2全为雄性可育
根据杂交组合一和二可知,雄性可育性状是由___________性基因控制。根据杂交组合三,推测控制两个突变体的相关基因为___________(填“等位基因”或“非等位基因”)。
(3)已知番茄的宽叶、窄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选择纯种宽叶番茄与窄叶番茄杂交,F1全部为宽叶,F1自交,F2中宽叶:窄叶为9:7
①F2中出现宽叶和窄叶比例为9:7的原因是___________,F2的窄叶有___________种基因型,若F2的宽叶自花传粉,则子代中窄叶的比例为___________
②自然界中存在“自私基因”,即某一基因可以使同株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另一基因的雄配子部分死亡,从而改变子代的表型比例。若宽叶、窄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F2中出现宽叶和窄叶的比例为9:7是“自私基因”作用的结果,则此比例出现的原因是:F1中携带___________(填“A”或“a”)基因的雄配子,有___________的比例死亡。
(4)我国科学家在番茄基因组中鉴定到154个在雄蕊中特异表达的基因,选取其中的一个基因S1STR1作为靶标基因(T表示)。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番茄的S1STR1基因进行定向敲除获得雄性不育系(tt,绿色)。将正常功能的S1STR1基因(T)和控制花青素合成的SIANT1基因(A表示)连锁在一起,共同转回到雄性不育系中,从而获得了紫色的转基因保持系(如图)。关于该转基因保持系制备过程及在农业生产的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几项___________

A.转基因保持系通过杂交可产生雄性不育系又可产生转基因品系
B.可通过幼苗颜色准确鉴定不育株用于杂交种子生产
C.该技术用于杂交制种的不育系并不含任何转基因成分
D.该研究策略易推广到其他蔬菜、花卉等园艺作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9 . 番茄是世界主要蔬菜之一,为严格的自花授粉作物,杂种优势能极大提高番茄的产量、抗病及抗逆表现,因此番茄生产基本上都是应用杂交种。
(1)科学家获得了位于4号染色体的ps-2基因隐性突变体,表现为雄性不育,在杂交育种时,选育雄性不育植株的优点是___________
(2)番茄野生型为雄性可育,突变体甲和突变体乙均为雄性不育(均只有一对基因与野生型不同)。下表为3个不同番茄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型及比例。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合序号


后代的表型及比例

野生型×突变体甲

全为雄性可育(杂种1)

野生型×突变体乙

全为雄性可育(杂种2)

杂种1×杂种2

全为雄性可育

根据杂交组合一和二可知,雄性可育性状是由_____性基因控制。根据杂交组合三,推测控制两个突变体的相关基因为______(填“等位基因”或“非等位基因”)。
(3)若在雄性不育系大田中发现一株苗期绿茎隐性突变体。实验证明苗期紫茎和绿茎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利用SSR技术可以进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SSR是DNA中的简单重复序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SSR、不同品种的同源染色体上的SSR不同,因此常用于染色体特异性标记。研究者将紫茎和绿茎杂交,F1自交后提取F2中苗期绿茎突变体50株单株的叶肉细胞DNA,利用4号染色体上特异的SSR(与ps-2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进行PCR扩增,实验证明苗期绿茎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请在下图1中画出PCR扩增、电泳后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科研人员选择纯种宽叶番茄与窄叶番茄杂交,F1全部为宽叶,F1自交,F2的性状比例为9:7.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宽叶、窄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F2中出现宽叶和窄叶比例为9:7的原因是______,F2的窄叶有______种基因型,若F2的宽叶自花传粉,则子代中窄叶的比例为______
②自然界中存在“自私基因”,即某一基因可以使同株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另一基因的雄配子部分死亡,从而改变子代的性状表型的比例。若宽叶、窄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F2中出现出现宽叶和窄叶的比例为9:7是“自私基因”作用的结果,则此比例出现的原因是:F1中携带______(填“A”或“a”)基因的雄配子,有______的比例死亡。
(5)我国科学家在番茄基因组中鉴定到154个在雄蕊中特异表达的基因,选取其中的一个基因SlSTR1作为靶标基因(T表示)。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番茄的SlSTR1基因进行定向敲除获得雄性不育系(tt,绿色)。将正常功能的SlSTR1基因(T)和控制花青素合成的SlANT1基因(A表示)连锁在一起,共同转回到雄性不育系中,从而获得了紫色的转基因保持系(图2):关于图2所示转基因保持系制备过程及在农业生产的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转基因保持系通过杂交可产生雄性不育系又可产生转基因品系
B.可通过幼苗颜色准确鉴定不育株用于杂交种子生产
C.该技术用于杂交制种的不育系并不含任何转基因成分
D.该研究策略易推广到其他蔬菜、花卉等园艺作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0 . 已知果蝇眼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野生型果蝇眼色是暗红色,研究人员发现了一只新的亮红眼突变型雄果蝇,为探究亮红眼基因突变体的形成机制,设计了一系列实验(相关基因均不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1)亮红眼突变型雄果蝇与野生型雌果蝇杂交,F1果蝇自由交配,后代表现为_____,说明亮红眼是一种常染色体上的隐性突变,选择F2暗红眼果蝇自由交配,F1亮红眼果蝇的比例为_____
(2)已知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灰体(H)对黑檀体(h)为显性,棒眼(B)对正常眼(b)为显性,残翅(v)、黑檀体(h),正常眼(b)三个基因分别位于2号、3号和X染色体上,为探究亮红眼突变基因(用字母e表示)与上述三种基因的位置关系,以四种突变型果蝇(只有一对等位基因突变,其他性状均为野生型)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方案及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亲本组合
子代表现型
组合一:
亮红眼♂×残翅♀
组合二:
亮红眼♂×黑檀体♀
组合三:
亮红眼♂×正常眼♀
F1暗红眼灰体
F2暗红眼灰体:
暗红眼黑檀体:
亮红眼灰体=2:1:1
①组合一果蝇杂交,若F2中出现的结果为_____,可知E/e与V/v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②组合三果蝇杂交,F2雌果蝇中b基因频率为_____
(3)减数分裂时,雄果蝇3号染色体不发生互换,雌果蝇发生。为进一步确定亮红眼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将组合二杂交产生的F1_____(填“母本”或“父本”)进行测交,若实验结果为_____,说明亮红眼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
(4)将野生型暗红眼和突变型亮红眼基因进行测序,下图为基因cDNA(转录的非模板链)的部分测序结果。

已知转录从第1位碱基开始,据图可知亮红眼突变体的基因内发生_____,造成蛋白质翻译到第_____位氨基酸后提前终止(终止密码子:UAA、UAG、UGA)。
2023-02-08更新 | 903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