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合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1 道试题
1 . Rubisco酶在O2浓度较高时会催化C5与O2反应,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消耗ATP和NADPH后生成CO2,该过程被称为光呼吸, 简图如下,同时Rubisco酶在CO2浓度较高时也能催化C5与CO2反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Rubisco酶位于____________(填具体部位)中,其可催化RUBP(一类五碳化合物)与CO2结合,然后生成C3,C3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将__________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糖类等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夏季晴朗的午后,水稻进行光呼吸的速率会__________,以__________从而保护叶肉细胞,此时叶肉细胞释放O2的速率会明显下降,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已知乙醛酸和H2O2会氧化蛋白质的二硫键,影响相关酶的活性,由图推测过氧化物酶体具有_______等功能。
(4)蓝细菌进行光呼吸的速率低于相同条件下的高等植物,从酶的角度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5)研究发现,光呼吸过程释放的CO2的量与叶绿体中形成的乙醇酸的量成正比。研究者给大豆叶片喷施一定量的2,3—环氧丙酸(结构与乙醇酸类似),结果大豆光合速率比对照组高了18.7%,分析2,3—环氧丙酸的作用机理: _______________
2024-05-06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模生物试题
2 . 我国科研团队创制了由能量模块、生物催化模块和辅因子三部分组成的人工光合细胞。典型的光合作用过程始于能量模块的光捕获,为能量丰富的辅因子提供电子,这些辅因子为生物催化模块提供能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能量模块可实现光能到化学能的转化
B.生物催化模块中包含催化色素吸收光能、CO2固定及C3还原的多种酶
C.富含能量的辅因子可为生物催化模块供能,典型的辅因子有NADPH等
D.与正常细胞相比,人工光合细胞因没有呼吸消耗而能积累更多的有机物
2024-05-06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模生物试题
3 . 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1)①~⑤生理过程中,代表呼吸作用释放能量最多的是过程________,其发生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过程②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2)①~⑤生理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有____________,ATP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b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__,d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__
(3)a表示光合色素,提取该物质时,加入CaC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____________
(4)正在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突然停止CO2供应,则h的即时含量变化是____________
(5)若黑暗中,某植物吸收24mol的O2用于呼吸作用(底物为葡萄糖),结果产生38mol的CO2,则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__________
(6)自然界中少数的细菌(如硝化细菌)虽然不能像绿色植物那样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可以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它们也属于____________(自养生物/异养生物)。
4 . 线粒体对维持旺盛的光合作用至关重要,图1为叶肉细胞中部分代谢途径,虚线框内示“草酰乙酸/苹果酸穿梭”。科研人员对新疆阿克苏糖心苹果进行探究实验,结果如图2、图3所示,图2中部位百分比指该部位的相对光照强度,图3中搭棚不影响CO2的供给。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在探索光合作用的原理过程中,希尔通过在___中(有H2O,没有CO2)加入铁盐或其他氧化剂,发现水光解产生了氧气。后来鲁宾和卡门用________的方法研究了氧气来源于H2O之后,阿尔农发现叶绿体可________,且这一过程总是伴随水的光解。
(2)图1光合作用时,CO2与C5结合产生三碳酸,C3接受_________释放的能量,继而_________成三碳糖(C3),为维持光合作用持续进行,部分新合成的C3必须用于再生出_________;运到细胞质基质中的C3.可合成蔗糖,运出细胞。每运出一分子蔗糖相当于固定了________个CO2分子。
(3)据图2分析,对果树上部、中部、下部进行采摘的最佳时间分别是__________,上部糖心果率高于其他部位,原因是_________
(4)图3中10月13日之后,果树非搭棚处理比搭棚处理的糖心果率高,原因是________
2024-03-26更新 | 239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图甲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乙表示该植物的某细胞代谢情况;图丙是某兴趣小组该植物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用红外线测量仪测得的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c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
(2)图乙所示的该植物细胞代谢情况可以用图丙e~j六个点中的_____表示。
(3)当光照强度在图甲的d点时,该植物叶绿体固定的二氧化碳的量是___mg/100cm2/h。
(4)若图甲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并且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那么在原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提高到30℃,理论上分析c点将_____(填“左移”“右移”或“不变”)。
(5)由图丙可推知,密闭玻璃温室中氧气浓度最大的是_____点。
6 . 目前全球土壤盐渍化问题严重,盐渍环境下,植物生长会受到抑制。沙棘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沙棘幼苗,探究盐胁迫对沙棘幼苗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部分结果如图所示,CK为空白对照组。回答下列问题:

   

(1)沙棘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对光进行吸收、传递和转化的物质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上,光能经光反应后转化为_________中的化学能供暗反应利用。
(2)由图分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净光合速率的指标是_________
(3)导致光合速率降低的因素包括气孔限制因素(供应不足影响光合作用)和非气孔限制因素(非CO2因素限制光合作用)。本实验中,溶液处理10d时,导致沙棘幼苗光合速率降低的因素主要是_________(填“气孔限制因素”或“非气孔限制因素”),出现该种情况可能与沙棘体内_________(填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有关。
(4)该研究小组还探究了盐胁迫对沙棘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

NaCl浓度/(mmol·L-1

叶绿素a含量/(mg·g-1

叶绿素b含量/(mg·g-1

类胡萝卜素含量/(mg·g-1

叶绿素a/b

CK

2.159

0.355

0.515

6.085

200

1.481

0.318

0.500

4.682

400

1.127

0.292

0.432

3.879

600

0.770

0.236

0.273

3.264

①若要定性比较不同盐胁迫下沙棘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以用_________(填试剂)提取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再通过纸层析法观察色素带的_________
②由表可知,盐胁迫下,沙棘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下降,且盐浓度越高,_________;同等盐浓度胁迫下,叶绿素a含量降幅大于叶绿素b,可能由于_________
7 . 图甲是叶绿体模式图,图乙表示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图丙表示在密闭恒温(温度为25℃)小室内测定的a、b两种不同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光照强度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叶片长时间浸泡在乙醇中会变成白色,原因是____
(2)图乙中A的作用是____,C3是指三碳化合物,即____,①表示的过程是____。若光照强度突然减弱,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含量随之减少的物质有____(填序号:④C5、⑤ATP、⑥NADPH、⑦C3选不全不得分)。
(3)图丙中光照强度为Z时,a、b植物制造葡萄糖速率之比为____,对a植物而言,假如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平均光照强度在____klx以上才能使该植物处于生长状态。若a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若将温度提高到30℃(其他条件不变),则图中M点的位置理论上会向____(选填“左”“左下”、“右”或“右上”)移动。
2024-01-25更新 | 730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8 . 植物工厂是一种新兴的农业生产模式,可人工控制光照、温度、CO2浓度等因素。不同光质配比对油麦菜幼苗体内的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的影响如图甲所示,不同光质配比对油麦菜幼苗干重的影响如图乙所示。分组如下:CK组(白光)、A组(红光:蓝光=2:1)、B组(红光:蓝光=2:3)、C组(红光:蓝光=1:2),每组输出的功率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油麦菜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常用到__________(试剂)做提取剂。油麦菜吸收营养液中含氮的离子满足其对氮元素需求,用于合成细胞中____________等化合物(写出一种含氮有机物即可)。若营养液中的离子浓度过高,根细胞会因_________作用失水造成油麦菜萎蔫。
(2)由图乙可知,A、B、C组的干重都比CK组高,原因是_________。由图甲、图乙可知,选用红、蓝光配比为______________,最有利于油麦菜产量的提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进一步探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增施CO2对油麦菜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25℃时,提高CO2浓度对提高油麦菜光合速率的效果最佳,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植物工厂利用秸秆发酵生产沼气,冬天可燃烧沼气以提高CO2浓度,还可以______________,使光合速率进一步提高,从农业生态工程角度分析,优点还有__________
9 . 很多生物结论都是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的,而实验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下列有关教材经典实验中实验材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恩格尔曼以蓝细菌和好氧细菌为实验材料证明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B.赫尔希和蔡斯以肺炎链球菌和噬菌体为实验材料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C.温特以燕麦胚芽鞘为实验材料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化学物质吲哚乙酸引起的
D.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通过同位素标记法证明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
2024-01-12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八中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三1月大联考考后强化生物试题
10 . 淀粉和蔗糖是光合作用的两种主要终产物,马铃薯下侧叶片合成的有机物主要运向块茎贮藏,红薯叶片合成的有机物主要运向块根储存。下图是马铃薯和红薯光合作用产物的形成及运输示意图。在一定浓度的CO₂和 30℃条件下(细胞呼吸最适温度为: 30°C,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 25℃),测定马铃薯和红薯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klx)

光饱和时光照强度(klx)

光饱和时 CO2吸收量(mg/100 cm²叶·小时)

黑暗条件下 CO2释放量(mg/100cm²叶·小时)

红薯

1

2

11

5

马铃薯

3

9

30

12


(1)马铃薯叶肉细胞中吸收光能的光合色素位于_______上。若用纸层析法分离光合色素,分离结束后,距离滤液细线最远的色素是_______。红薯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物中能参与图中②过程的是_______
(2) 为红薯叶片提供 C18O2,块根中的淀粉会含 18O2请写出元素18O转移的路径________(用图中相关物质的名称及箭头表示)。
(3)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叶绿体内部有一些颗粒,它们被看作是叶绿体的“脂质仓库”,主要成分为磷脂,其体积随叶绿体的生长而逐渐变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25℃条件下测得红薯光补偿点会 (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 klx;30℃条件下,当光照强度为 3 klx时,红薯和马铃薯固定 CO2量的差值为     ② mg/100cm²叶·小时。
2023-12-30更新 | 185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普高联谊校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