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69 道试题
1 . 红豆杉能产生抗癌药物紫杉醇,为了培育产生紫杉醇的柴胡,科研人员将受体红豆杉(2n=24)与供体柴胡(2n=12)进行了不对称体细胞杂交,以便生产红豆杉的杂种细胞,该细胞含全套受体染色体及部分供体染色体。此过程肯定不会涉及到的操作是(       
A.用酶解法去除细胞壁B.用PEG促进细胞融合
C.用射线照射供体细胞D.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植株
2024-05-1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名校教研联盟高三4月联考生物试卷
2 . 关于以下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1)细胞凋亡时,溶酶体可合成和分泌多种水解酶
(2)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3)绿叶中的色素能溶解在层析液中,因此一般使用层析液来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4)突变基因一定由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诱发
(5)蛋白质变性后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6)非同源染色体随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而自由组合,其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7)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后可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8)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都是双向的
(9)长白山不同海拔高度段间的植物分布不同,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10)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等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3 . 抗原呈递细胞(APC)表面的CD155分子可以与T细胞、NK细胞等淋巴细胞表面的分子CD226或TIGIT结合,从而分别活化和抑制相关淋巴细胞,CD155与TIGIT的亲和力远远高于CD226。研究表明,多种增殖较快的肿瘤细胞的CD155基因都存在过量表达现象,相反,若肿瘤细胞上的CD155分子丢失。则肿瘤很难生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PC在识别、摄取并加工处理抗原后,通过与辅助性T细胞接触完成抗原信息传递
B.正常情况下,CD155与淋巴细胞表面的T1GIT结合有利于防止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C.肿瘤细胞过量表达的CD155分子与淋巴细胞表面的TIGIT结合可逃脱免疫防御作用
D.增强CD226的表达及研发使用TIGIT单克隆抗体,均可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4 . 某二倍体植物的紫茎(M)对绿茎(m)为显性,野生型(N)对耐盐(n)为显性,其中基因N/n位于4号染色体上,基因M/m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未知。下列根据四项实验方案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有(       

实验方案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纯种紫茎野生型植株和绿茎耐盐植株杂交,再将F1自交

F2紫茎植株中野生型:耐盐≈3:1,F2绿茎植株中野生型:耐盐≈3:1

基因M/m位于4号染色体上

纯种紫茎野生型植株和绿茎耐盐植株杂交,再将F1测交

测交后代只有紫茎野生型和绿茎耐盐两种表型

基因M/m位于4号染色体上

用缺失了一条4号染色体的纯合紫茎植株和绿茎植株杂交,已知含缺失染色体的配子可育

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茎:绿茎≈1:1

基因M/m位于4号染色体上

用缺失了一条4号染色体的纯合紫茎植株自交,已知含缺失染色体的配子可育,植株不含基因M时表现为绿茎

自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茎:绿茎≈3:1

基因M/m位于4号染色体上

A.0项B.1项C.2项D.3项
5 . 多囊肾病(PKD)是一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目前发现PKD存在多个不同的致病基因,各致病基因的遗传方式不尽相同。如图为甲、乙两个PKD家系的遗传系谱图。

(1)甲家系中PKD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甲家系II-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相关等位基因用A和a表示。)
为判断乙家系PKD的遗传方式,对乙家系患者和正常成员的相关基因进行检测,检测基因部分序列如下图所示。检测发现乙家系II-1不携带致病基因。

(2)甲乙两个家系PKD的遗传方式______(相同/不同/无法判断),乙家系III-2和III-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
(3)比较乙家系PKD患者和正常成员的基因序列,PKD产生的原因属于______。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倒位D.染色体缺失

(4)限制酶E的识别序列为GATATC,若用限制酶E切割乙家系PKD患者的基因,酶切后不同长度的DNA片段有______种。
(5)若甲家系III-2与乙家系III-2婚配,生育携带PKD致病基因男孩的概率为______
(6)PKD目前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主要的治疗措施仍然是针对患者肾内和肾外各种并发症。对于有PKD家族史的家庭,有效降低患儿出生率的方法有______。(编号选填)
①适婚青年进行遗传咨询
②根据再发风险率的估计提出预防措施
③通过产前诊断确定胎儿患病情况
④对患PKD的双亲进行体细胞基因治疗
棉花的纤维有白色的和紫色的,植株也有抗虫病的和不抗虫病的。为了鉴别其显隐性关系,现用紫色不抗虫植株与不同批次的白色抗虫植株进行杂交,结果见下表。颜色和抗虫与否的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基因型AaBb植株体细胞中两对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组合序号

亲本杂交组合

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植株数目

紫色不抗虫

白色不抗虫

1

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I

211

208

2

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II

0

279


(7)根据表的信息判断,关于棉花两对相对性状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白色对紫色是显性,不抗虫对抗虫是显性
B.杂交亲本中白色抗虫I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
C.两组杂交亲本中的紫色不抗虫植株的基因型均是aaBb
D.两组杂交子代中白色不抗虫植株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与图5细胞一致

(8)表中子代白色不抗虫植株在正常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下列几种情况中的______。(编号选填)

6 . 小鼠IncRNAH19基因呈母源性表达印迹(即只从母源染色体上表达)。在胚胎发育过程中,IncRNAH19呈现先高后低的表达趋势。但是,在肿瘤细胞中,IncRNAH19呈现高表达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其转录位点的甲基化(印迹)丢失。IncRNAH19高表达的同时,会带动其premicroRNA-675的表达上调导致其靶基因Rbl的表达沉默,最终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Rbl基因可能是一种抑癌基因
B.IncRNAH19基因的甲基化不会导致碱基序列改变
C.IncRNAH19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低受其转录情况影响
D.小鼠受精卵中须含两个IncRNAH19基因,才能正常发育
7 . 导致女性不孕的原因有很多。某家族性女性不孕症家族系谱图如图甲所示,研究人员对该家族中部分人员与致病相关的一对基因的模板链进行了测序,发现该病是由一个碱基突变导致的。相关序列的测序结果如图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乙的测序结果可知,该家族女性不孕症的致病机理是相关基因的碱基对发生了_____导致基因突变。该基因突变是发生在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性突变。
(2)Ⅱ-5不患红绿色盲。其与一个父母正常、但弟弟患红绿色盲的健康女性结婚,其女儿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____
(3)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种基于PCR技术的快速检测技术,以检测该女性不孕症是否由这种基因突变导致。检测步骤是:提取患者DNA,先用_____将DNA切割成适宜长度的片段,并将其加入PCR反应体系中。在该PCR反应体系中,一般要加_____等(至少答出3点)。
(4)Ⅱ-4的丈夫不携带致病基因,但Ⅱ-4很担心其女儿也患不孕症,若你是医生,你认为她的女儿_____(填“有”或“没有”)必要到医院进行基因检测,理由是:_____
8 . 育种工作者将异源多倍体小麦的抗叶锈病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流程如图。图中A、B、C、D表示4个不同的染色体组,每组有7条染色体,C染色体组中含携带抗病基因的染色体。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异源多倍体AABBCC的培育一定要用秋水仙素加倍处理
B.杂交后代①的染色体组成为AABBCD,含有42条染色体
C.通过病菌接种实验处理杂交后代②可以筛选出杂交后代③
D.射线照射利于含抗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接到小麦染色体上
9 . 果蝇的缺刻翅由某条染色体上一个片段缺失导致,黑身和灰身由体色基因B、b控制,白眼、红眼由眼色基因R、r控制。现有一只黑身红眼缺刻翅雌果蝇与一只灰身白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F₁中雌雄都有黑身和灰身且比例为1:1,白眼缺刻翅雌果蝇:红眼正常翅雌果蝇:红眼正常翅雄果蝇=1:1:1,请回答下列问题。
(1)缺刻翅由_____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片段缺失导致,亲本雌蝇缺失片段含有____________基因。
(2)欲判断灰身和黑身的显隐性关系,请写出实验思路及预期结果。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灰身对黑身为显性,则子一代中灰身红眼正常翅雄果蝇与灰身白眼缺刻翅雌果蝇杂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
10 . 番茄黄化曲叶病、烟草花叶病、枯萎病和晚疫病等病害严重制约了番茄产业的蓬勃发展。研究人员用2个番茄品系杂交选育出的新品种西大樱红2号,兼备了对上述病害的抗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育种方法利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
B.应从F₂中开始选育新品种,因为F₂开始出现性状分离
C.若利用单倍体育种,可以快速获得纯合新品种
D.通过杂交选育得到的西大樱红2号为新物种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