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70 道试题
1 . 研究发现单基因突变导致卵母细胞死亡是女性无法生育的原因之一。图甲为某不孕女性家族系谱图, 图乙为家族成员一对基因的模板链部分测序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该病的致病机理是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
C.Ⅱ-4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4
D.Ⅱ-5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
2 . 西瓜(2n=22)为二倍体生物,现利用稳定遗传的红瓤(R)小籽(e)西瓜品种甲与黄瓤(r)大籽(E)西瓜品种乙进行育种,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中的试剂可以用低温处理代替,通过②过程获得的无子西瓜的基因型为RRrEee
B.③过程所用的试剂为细胞分裂素,主要由根尖合成,能促进细胞分裂和芽的分化
C.杂种植株获得的单倍体幼苗经①过程中的试剂处理后,所得植株不一定为纯合子
D.图中F1相互授粉所得F2的基因型可能有9种或3种
3 . 2023年8月24日13时,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我国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全面禁止进口日本水产品。核污水排海是不可饶恕的反人类罪行,带给海洋生物灭顶之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于生物富集现象,放射性物质最终会沿着食物链逐渐在生物体内聚集,积累在食物链顶端
B.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生物富集现象也具有全球性,不仅是太平洋沿岸国家,任何国家都可能受其影响
C.核污水放射性物质中的3H曾经被科学家用于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18O用于研究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
D.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可能引起生物基因突变,这属于诱发基因突变的化学因素
4 . 2022年度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由Svante   Paabo获得,以表彰其在mRNA疫苗领域的贡献。未经修饰的mRNA疫苗容易引起炎症反应甚至休克,Svante   Paabo证明用假尿苷代替尿苷修饰mRNA可减弱免疫激活能力,且编码蛋白质的能力是未经修饰mRNA疫苗的1000倍,目前mRNA疫苗均采用脂质纳米颗粒制剂,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mRNA被修饰过程属于基因突变
B.炎症反应是机体自动防御反应,但可能会引发组织损伤
C.mRNA疫苗均采用脂质纳米颗粒制剂,因此mRNA疫苗通过被动运输进入抗原呈递细胞
D.mRNA疫苗被摄入后利用抗原呈递细胞中的核糖体合成相应的抗原
5 . 下图是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4号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其双亲均携带一个单碱基对替换导致的乙病基因且突变位点不同。对家庭部分成员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乙病的基因进行测序,非模板链测序结果见下表。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家庭成员1245
测序结果

A.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乙病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
C.4号控制乙病的基因测序结果为
D.1号和2号生一个不患乙病孩子的概率是3/4
6 . 某家族中存在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相关的致病基因分别为A/a、B/b,该家族的系谱图如下。对不同的个体进行基因检测,用相同的限制酶处理基因A/a、B/b后进行电泳,结果如下表所示。若不考虑突变和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个体

电泳结果/碱基对

200

1150

1350

1750

1650

I-1

+

+

+

-

+

I-2

+

+

+

-

+

I-3

+

+

+

+

+

I-4

+

+

+

+

-

Ⅱ-5

-

-

+



Ⅱ-8




+

-

注:“+”表示检测到该基因或片段,“-”表示未检测到该基因或片段,空白表示未进行检测。
A.甲病和乙病的致病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
B.甲病的致病基因是由正常基因发生碱基对替换后产生的
C.基因型与I-2相同的女性与Ⅱ-8结婚,生育的孩子均表现正常
D.Ⅱ-6和Ⅱ-7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18
7 . 果蝇的刚毛(B)和截毛(b)性状是由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科研人员对纯合刚毛果蝇种群诱变处理多代,得到一只将Y染色体上含B基因的片段移接到常染色体上的雄果蝇(甲),基因型记作BOXBYO(其中“O”指的是相应染色体上不含B或b基因,B基因移接后仍能正常表达),其育性不受影响。让雄果蝇甲与正常的截毛雌果蝇交配,得到F1。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关于F1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刚毛果蝇与截毛果蝇的数量之比为3∶1
B.刚毛果蝇中有雌有雄,截毛果蝇全为雄性
C.刚毛雌蝇的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均完全正常
D.刚毛雄蝇的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发生了变异
8 . 在蛋白质上连接由多个果糖、半乳糖等单糖形成的寡聚糖链,就可形成糖蛋白,这一过程称为糖基化。糖基化有三种功能:第一,提高蛋白质抵抗被酶降解的能力,减慢蛋白质的降解;第二,使蛋白质具有细胞间和细胞内信号传导能力;第三,使蛋白质特定区域形成折叠。下列对蛋白质糖基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糖基化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遇双缩脲试剂不呈紫色
B.癌细胞易扩散,可能与细胞膜蛋白糖基化水平下降有关
C.在嗅觉感受器的轴突末梢,糖基化蛋白参与接受气味分子
D.病原体的糖基化蛋白质会刺激浆细胞产生针对糖基化蛋白的抗体
2024-05-1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压轴卷(一模)T8生物试题
9 . 高中生物学实验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成所述目标的是(       
A.适当提高过氧化氢溶液的温度更容易证明过氧化氢酶较Fe3+催化过氧化分解的高效性
B.蒜不定根长约1cm时放入冰箱冷藏室培养诱导使大多数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C.将PCR产物和温热的琼脂糖溶液混合后倒入电泳槽,待凝固后接通电源
D.制备微生物培养基时,待培养基完全冷却后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10 . 人体中绝大多数器官和组织细胞的表面存在着能够感知外界信号刺激的初级纤毛,初级纤毛由微管蛋白组成,缺失初级纤毛可导致癌症。研究发现,包括糖皮质激素在内的多种化合物能够促进癌细胞重新表达纤毛,并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缺失初级纤毛的癌细胞可高表达原癌基因
B.糖皮质激素使癌细胞中抑癌基因不能转录
C.初级纤毛会改变癌细胞中DNA复制的方向
D.初级纤毛的缺失可使癌细胞的端粒不断缩短
2024-05-16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名校教研联盟高三4月联考生物试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