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82 道试题
1 . 与雌蚕相比,雄蚕在生命力、桑叶利用率和吐丝结茧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科学家利用诱变和杂交的方法构建了一种家蚕品系,实现了专养雄蚕的目的。该家蚕品系雌雄个体基因型组成如下图所示。A/a为控制卵色的基因,显性基因A决定黑色,隐性基因a决定白色,b、e是纯合时引起胚胎死亡的突变基因(注:ZbW、ZeW为纯合子),“+”代表野生型基因。研究发现,在该家蚕品系的性染色体上存在交换抑制因子,能避免四分体中染色体片段互换,从而保留该品系用于育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构建该品系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B.该品系产生的黑色受精卵为雌蚕,白色受精卵为雄蚕
C.由上图可知该品系不可能产生的基因型配子是Za++、Zabe、Zab+、WAb、Wa+
D.该品系能产生四种受精卵,其中胚胎致死的基因型为Zab+Zab+、Za+eWA+
2 . 端粒酶是真核生物染色体 DNA 复制所特有的,也是必需的,是一种依赖于 RNA 的 DNA 聚合酶,它所起的作用是维持染色体两端端粒结构的完整。端粒酶在人类肿瘤细胞中可被重新激活。端粒酶是由蛋白质和RNA两种成分组成,其中蛋白质具有逆转录酶的活性,而 RNA则含有 1.5拷贝的与端粒 DNA互补的重复序列,这一部分作为逆转录酶的模板存在。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抑制端粒酶基因的表达可抑制癌症的发生
B.若分裂中期的肿瘤细胞含有的DNA数为92个,含有的端粒个数是184个
C.端粒酶可催化 DNA 子链沿3'→5'方向合成,从而延长端粒
D.染色体 DNA 末端修复过程中有 A-T、T-A、U-A 碱基配对
3 . 正常的卵子发生是人类成功繁育后代的关键步骤。图①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某时期,图②表示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型为AaBb的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细胞质会发生不均等分裂
B.图①处于图②中的EF阶段,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2倍
C.卵子和精子随机结合形成多样性的①受精卵,使遗传具有多样性
D.图①A、a同时出现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2024-05-2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4学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试题
4 . DNA错配修复蛋白(MMR)可通过在DNA复制新合成链中特异性去除错误掺入的核苷酸,修复发生错位配对的基因,进而抑制异常细胞(如癌细胞)的产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MMR基因的突变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B.通过光学显微镜检测不出错误掺入的核苷酸位置
C.DNA错配修复需要解旋酶、限制酶和DNA聚合酶
D.某细胞中某个DNA的一条链错配未被修复,进行3次有丝分裂后,有23个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2024-05-2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4学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试题
5 . 患有某种遗传病的妇女与表型正常的男性婚配,想生育一个健康的孩子。医生建议通过以下技术流程对她的极体进行遗传学分析,筛选出正常的卵细胞,再采用试管婴儿技术辅助生育后代。不考虑互换,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该妇女患有21三体综合征,则可通过对极体1进行显微观察筛选出正常卵细胞
B.若该妇女患有猫叫综合征,则可对极体1中的染色体进行数量分析筛选出正常卵细胞
C.若该妇女患有线粒体遗传病,可通过核移植、体外受精及早期胚胎培养辅助生育后代
D.若该妇女患有红绿色盲症,则可对试管婴儿的早期胚胎进行染色体筛查
6 . 2022年度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由Svante   Paabo获得,以表彰其在mRNA疫苗领域的贡献。未经修饰的mRNA疫苗容易引起炎症反应甚至休克,Svante   Paabo证明用假尿苷代替尿苷修饰mRNA可减弱免疫激活能力,且编码蛋白质的能力是未经修饰mRNA疫苗的1000倍,目前mRNA疫苗均采用脂质纳米颗粒制剂,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mRNA被修饰过程属于基因突变
B.炎症反应是机体自动防御反应,但可能会引发组织损伤
C.mRNA疫苗均采用脂质纳米颗粒制剂,因此mRNA疫苗通过被动运输进入抗原呈递细胞
D.mRNA疫苗被摄入后利用抗原呈递细胞中的核糖体合成相应的抗原
7 . 某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有黄花和红花两种表型,为探究该植物花色的遗传机制,选择黄花植物甲分别与红花植物乙和红花植物丙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相关基因用A/a、B/b……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组合F1表型F1自交得到F2,F2表型及比例
I:甲×乙黄花黄花∶红花=3∶1
Ⅱ:甲×丙红花黄花∶红花=3∶13

(1)该植物的花色至少由___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乙、丙的基因型分别是___(填“纯合子”或“杂合子”)。
(2)杂交组合Ⅰ中,若将F2中的所有植物单独种植,若连续自交两代,F4中红花植株的比例将___(填“减小”或“增大”)。
(3)杂交组合Ⅱ中,将F2中的所有红花植物单独种植,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的个体所占比例约为___。若让杂交组合Ⅰ、Ⅱ的F1随机交配,其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
(4)取杂交组合ⅡF2中的某一株黄花植株,欲判断其基因型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请从上述杂交组合中任意选取材料,通过一次性杂交进行探究(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论)___
(5)科研人员通过育种获得纯合抗病突变体M,并对野生型(WT)和抗病突变体M的X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突变体的第591位发生了___,可能导致第___位及之后的氨基酸发生改变,从而引起该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②若需要对M的X基因进行PCR扩增处理,获得X基因产物需通过___鉴定。
8 . 我国是水稻(2N=24)的原产地之一,水稻是自花传粉植物。我国科学家先后发现了水稻中高产基因O(OsDREB1C的简写)和籽粒“胖瘦(长宽比)”基因G(GSE9的简写),已知高产基因O是位于6号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1)对水稻基因组进行测序,应该测定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
(2)多倍体植株的优点是____,但多倍体植株有晚熟的缺点。
(3)与野生型相比,敲除基因G导致粒长显著增加、粒宽减小,表明决定胖粒的基因G是显性基因。请以高产瘦粒水稻和非高产胖粒水稻纯合体为亲本设计实验,确定基因G是否位于6号染色体上(对杂交操作技术不作要求、两对等位基因均为完全显性):
实验思路: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
(4)研究发现与基因G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U受高温诱导表达,导致水稻花粉发育不良,若在36℃时含U的花粉粒1/3致死,则基因型为UuGg的个体在36℃环境下自交,其子代中胖粒:瘦粒=____。(不考虑交叉互换)
2024-05-1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中医治疗疾病多用复方,三白草和鱼腥草是同科不同属的两种常见药用植物,二者因疗效相近且具有叠加效应常被用作“药对”,在我国全年可采收两次。研究者欲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复方的配伍(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提前到个体生长或生产过程,并实现有效成分的工厂化生产,具体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1)植物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主要应用的技术是______;该技术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
(2)过程①是利用酶解法去除细胞壁获取原生质体,过程②除了可利用化学诱导剂PEG诱导融合外,还可以采用的化学法有________________。融合成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若三白草细胞内含2N=26条染色体,鱼腥草细胞内含4N=48条染色体,则图示培育的杂种原生质体的细胞内含______条染色体,含______个染色体组。
(3)过程③诱导愈伤组织期间一般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光照,培养过程中主要添加______等植物激素,并通过调整其比例调控培育过程。
2024-05-12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十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10 . S型肺炎链球菌主要有S1、S2两种类型。研究发现,两种类型的S型菌发生基因突变后成为相应类型的R型(R1、R2)菌,R型菌也可以回复突变为相应类型的S型(S1、S2)菌;不同类型S型菌的DNA片段能进入R型菌细胞内使R型菌转化为相应的S型菌,但S型菌的荚膜阻止外源DNA分子的进入。研究人员将加热杀死的S1型菌和活的R2型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到子代细菌有S1、S2和R2三种类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S1型菌的DNA发生了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
B.部分R2型菌的DNA发生了基因重组或基因突变
C.S1型菌和R2型菌的DNA都只发生了基因突变
D.S1型菌和R2型菌的DNA都只发生了基因重组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