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5 道试题
1 . 下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已知这两种疾病独立遗传,且Ⅲ-4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
B.Ⅱ-2和Ⅲ-3关于这两种疾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C.若Ⅲ-1的性染色体为XXX,可能是Ⅱ-1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出现了问题
D.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男孩,同时患有甲乙两种病的概率为1/24
2 . 新冠病毒出现了传染力更强的变异个体,变异株具有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核酸转阴时间长等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自然状态下新冠病毒可以发生的可遗传变异是基因突变
B.新冠病毒的进化经历了自然选择的过程,且与人类相互选择、协同进化
C.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变异具有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
D.随着新冠疫苗的大规模接种,会使新冠病毒产生适应性变异
3 . 某研究小组用矮杆水稻突变株(aa),分别与不含a 基因的3号单体(3号染色体缺失一条)、高杆纯合的3号三体杂交得F1,F1自交得F2,若单体和三体产生的配子均可育,且一对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的个体致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析突变株与3号单体杂交的F1;可确定A、a是否位于3号染色体上
B.若A 、a基因不位于3号染色体,则突变株与3号三体杂交得到的F2中矮杆:高杆=1:3
C.若突变株与3号三体杂交得到的F2中矮杆占5/36,则A、a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
D.若突变株与3号单体杂交得到的F2中矮杆占5/8,则A、a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
2024-04-03更新 | 223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九龙坡区渝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生命系统的不同层次都存在着“抑制”现象,下列有关抑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可使细胞停留在分裂期
B.生长素在超过最适浓度后,其抑制生长作用增强
C.资源有限条件下,种内竞争加剧会抑制种群增长
D.选择培养基可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的生长
5 . 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及相关基因凝胶电泳图,等位基因A1产生3kb的基因条带,等位基因A2产生8kb的基因条带,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该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Ⅱ-2 的基因型为XA1XA2
C.基因 A1 与 A2 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D.基因突变产生等位基因
6 . 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受雌激素调节,持续的雌激素刺激会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雌激素有多种不同受体类型,受体之一 ERβ具有促进癌细胞凋亡等作用。CLDN6是一种细胞间粘附蛋白,研究者用一定浓度的 DPN(ERβ的特异性激动剂)处理体外培养的乳腺癌细胞,结果发现,ERβ 被激活后,由细胞质转移到细胞核与 CLDN6 基因的启动子结合,通过促进 CLDN6 基因表达来促进乳腺癌细胞自噬,从而抑制癌细胞转移、促进癌细胞凋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ERβ的化学本质分别为脂质和蛋白质
B.与正常乳腺细胞相比,CLDN6 基因在癌变后的乳腺细胞中表达量较高
C.用DPN代替雌激素处理乳腺癌细胞可以排除其他雌激素受体的影响
D.ERβ可通过促进 CLDN6 基因表达来抑制癌细胞转移并促进癌细胞凋亡
7 . “卵子死亡”是我国科学家新发现的一种人类单基因遗传病。该病致病基因由人体正常PANX1基因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形成,其表达产物会引起PANX1通道异常激活,导致不孕(“卵子死亡”)。图a是一个“卵子死亡”患者的家系图;图b显示的是正常PANX1基因和突变PANX1基因对应片段中某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分别提取家系中部分成员的DNA,经过酶切、电泳等步骤,再用特异性探针做分子杂交,结果见图c。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理论上PANX1基因可存在多个突变位点,是因为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
B.该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Ⅱ3和Ⅱ4个体婚配生出“卵子死亡”遗传病患者的概率为0
D.Ⅱ6与正常女性婚配生出“卵子死亡”遗传病患者的概率为1/4
8 . 某研究小组为研究新藤黄酸(GNA)对人宫颈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GNA处理人宫颈癌细胞,定时测定并计算宫颈癌细胞的凋亡率(凋亡细胞数/总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空白对照组中癌细胞的凋亡率大于零,可能是由营养物质缺乏等导致的
B.宫颈癌的特点之一是癌细胞凋亡的速率远远小于癌细胞增殖的速率
C.一定范围内,GNA浓度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宫颈癌细胞的凋亡率越高
D.据图可知,可利用GNA来直接抑制癌细胞的转移进而治疗宫颈癌
9 . 某雄性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Dd,图甲是该动物体内不同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 DNA 分子数的关系图。若某细胞在形成细胞⑦的过程中,D和d所在染色体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变化,即当染色体的端粒断裂后,姐妹染色单体会在断裂处发生融合,融合的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由于纺锤丝的牵引,形成染色体桥并在两个着丝粒之间随机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到两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细胞③④⑤⑥肯定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图乙中染色体桥形成发生在有丝分裂
C.图乙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只可能是基因突变导致的
D.图乙所对应细胞产生的其中一个子细胞的基因型有4种可能性
10 . 如图甲、乙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丙表示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图丁表示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数量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甲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则该生物体细胞共有8条染色体
B.图乙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4个染色体组
C.图甲所示细胞处于图丙中BC段,此阶段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D.图甲和图乙分别对应图丁中b和a
2023-11-27更新 | 166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渝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月考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