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9 道试题
1 . 正常生理条件下,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与膜上相应受体c-Met结合,介导细胞发生细胞分裂;研究显示,c-Met基因过表达对结肠癌的发展表现出促进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Met活性抑制剂通过阻断HGF/c-Met信号传导发挥作用
B.HGF靶向抑制剂也可能成为治疗结肠癌的重要药物
C.c-Met基因突变会缩短相应细胞的细胞周期
D.HGF发挥调控作用后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
2024-05-2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渝西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2 . DNA在细胞生命过程中会发生多种类型的损伤。如损伤较小,RNA聚合酶经过损伤位点时,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会不依赖于模板掺入mRNA(如图1);如损伤较大,修复因子Mfd识别、结合滞留的RNA聚合酶,“招募”多种修复因子、DNA聚合酶等进行修复(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所示的DNA经复制后有半数子代DNA含该损伤导致的突变基因
B.图1所示转录产生的mRNA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一定改变
C.图2所示的转录过程是沿着模板链的5′端到3′端进行的
D.图2所示的DNA聚合酶催化DNA损伤链的修复,方向是从m到n
2024-05-2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3 . 红色面包霉的菌丝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红色对白色为显性。下图表示其生活史,合子分裂产生孢子的过程按图示顺序进行,孢子囊中的孢子从上到下依次编号为1~8。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子代菌丝体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能验证分离定律
B.从一个合子到形成8个孢子的过程中共经历了3次DNA复制
C.孢子囊中A、a孢子比例不为1:1,是减数分裂时发生了互换
D.孢子囊中第1、2个孢子基因型为A,第3、4个为a,一定是减数分裂时发生了互换
4 . 小鼠IncRNAH19基因呈母源性表达印迹(即只从母源染色体上表达)。在胚胎发育过程中,IncRNAH19呈现先高后低的表达趋势。但是,在肿瘤细胞中,IncRNAH19呈现高表达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其转录位点的甲基化(印迹)丢失。IncRNAH19高表达的同时,会带动其premicroRNA-675的表达上调导致其靶基因Rbl的表达沉默,最终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Rbl基因可能是一种抑癌基因
B.IncRNAH19基因的甲基化不会导致碱基序列改变
C.IncRNAH19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低受其转录情况影响
D.小鼠受精卵中须含两个IncRNAH19基因,才能正常发育
5 . 蝗虫的染色体较大且数量较少(雄性2n=23,XO;雌性2n=24,XX)。兴趣小组同学以蝗虫精巢中精小管为材料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得到不同时期的分裂图像,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①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B.图②⑥细胞中移向两极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相同
C.图④细胞中含11个四分体,46个核DNA分子
D.图示细胞分裂图像的正确排序为①④②⑤③⑥
2024-05-14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6 . 病毒不同突变型之间的基因重组首先是在T2噬菌体中发现的。现有h+r-和h-r+两种类型的T2噬菌体,其中r-类型能快速溶菌,形成大噬菌斑,r+类型能缓慢溶菌,形成小噬菌斑。h-能感染大肠杆菌品系A、B,h+只能感染品系B,感染相应品系后均形成透明噬菌斑;h+感染大肠杆菌品系A和品系B的混合培养物时,会出现半透明的噬菌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采用______方法,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要想得到带标记的噬菌体,具体操作是______
(2)基因重组是一种可遗传变异,可由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位于______上的等位基因随______之间的互换所致。
(3)为检验h+r-和h-r+之间是否发生基因重组,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操作
1用h+r-和h-r+同时侵染大肠杆菌品系______的培养物
3将其子代噬菌体再去侵染大肠杆菌品系A和B的混合培养物
2观察噬菌斑的类型
实验结论:若观察到4种噬菌斑,且出现____________的噬菌斑则说明h+r-和h-r+之间发生基因重组。
7 . 研究人员对野生型(高秆)油菜的研究中偶然发现了一株矮秆突变体 ds-3,将 ds-3与野生型亲本杂交,F1为野生型,F1自交F2中高秆:矮秆=3∶1(相关基因用A、a表示)。为确定矮秆突变基因的位置,研究者根据油菜染色体上某些特定的已知 DNA 序列(如M/m、N/n) 设计了多对引物,提取上述F₂群体中矮秆植株的DNA进行PCR,产物电泳后的部分结果如图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由扩增结果可推知突变基因在3号染色体上
B.F1基因型为AaMmNn, F2中 AAMmNn的比例为1/16
C.单株丙出现Nn扩增结果的原因可能是7号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
D.PCR 技术基于DNA复制原理,因此只能扩增而不能获取目的基因
8 . 有研究表明,由 Wnt蛋白和膜蛋白受体结合激发的 Wnt信号通路对肠干细胞的维持有重要作用。一种β-联蛋白(Wnt信号通路中的一种效应蛋白)表达过量会引起肠上皮细胞过度增殖。另有研究表明,受损的成体细胞如血细胞、神经细胞、肌细胞和肠细胞会将“时钟”拨到早期胚胎干细胞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将特定基因或蛋白导入细胞中也可诱导形成类似于胚胎干细胞的iPS 细胞
B.β-联蛋白基因可能是原癌基因,其表达产物的结构未发生改变也可能导致细胞癌变
C.检测细胞中某些核酸和蛋白质的种类或含量可判断受损肠细胞是否回到早期胚胎干细胞状态
D.受损的成体细胞转变成早期胚胎干细胞说明细胞分化一般是可逆的
9 . 噬菌体展示技术(如图所示)可将某些目标蛋白(如抗体、受体等)呈递至噬菌体表面,便于对目标蛋白进行筛选、鉴定。以下对该技术的分析错误的是(       

   

A.建立噬菌体展示库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等
B.噬菌体展示库构建需将特定的基因片断拼接重组在噬菌体载体上并转染细菌
C.外源目的基因序列都能在噬菌体中获得有效的表达和展示
D.通过图中诱变处理及筛选最终可获得与抗原亲和力更强的抗体及其基因
10 . 自交不亲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防止近亲繁殖、保持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性状。中国李属于蔷薇科李属树种,是典型的自交不亲和植物。研究发现,中国李自交不亲和性与S位点的基因型有关,机理如下图所示。

   

(1)控制中国李的自交不亲和性的基因有S₁,S₂,S₃,S₄… Sn等多种类型,以上复等位基因的出现是_________的结果,同时也体现了该变异具有___________特点。
(2)将图中基因型为S₁S₂和S₂S₃的亲本进行反交的子代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3)自交不亲和果树S基因型的鉴定在栽培品种搭配和遗传育种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据此,科研人员采集了来自我国贵州省的20个李品种样本(如下表)。
表1.供试的20个李品种
1张晟李6铜壳李11三月李16玫瑰皇后
2红心李7麦黄李12携李17奥德罗达
3姜黄李8青脆李13幸运18前卫红
4清镇酥李9南方李14芙蓉李19黑宝石
5盘江酥李10奈李15大红袍20秋姬李

   

①提取DNA后对S基因进行PCR扩增,S基因结构如上图,请选择合适的引物_____
②对PCR 产物回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产物,结果如下图,根据结果分析红心李和幸运是否为杂交育种的适宜亲本?_______________

   

③冰脆李组电泳后仅得到1根条带,推测此现象的原因可能为______________
④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自交不亲和性与S-RNase 有关。S-RNase 是一种由花柱和柱头分泌的糖蛋白,当花粉管在花柱引导组织生长时,亲和与不亲和S-RNase 蛋白都可以进入花粉管。亲和的S-RNase在花粉胞质中被花粉SLF 蛋白识别并降解; 而不亲和的S-RNase被保留在胞质中发挥其毒性作用,引起花粉管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而停止生长,表现出自交不亲和。现欲获得兼具玫瑰皇后和奥德罗达优点的新品系,试提供可行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
2024-05-05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