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20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处理, 叙述错误的是(       
A.“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需要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的形态
B.进行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时,甲、乙两个小桶内的彩球数量不一定相等
C.“制作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 时, 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应同向拼接才能确保模型的正确
D.“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时, 若用橡皮泥模拟 2对同源染色体, 则需要2 种不同的颜色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水稻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面起到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培育高产量高品质的水稻有助于解决全球粮食问题。为了保障人类粮食的供应,科学家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资料1:袁隆平院士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体现了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2020年,袁隆平院士的团队在全国十地启动海水稻万亩片种植示范,拟用8至10年实现1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实现“亿亩荒滩变良田”。
资料2:我国多个科研团队合作发现,位于水稻33号染色体上的Ef-dcd基因可将水稻成熟期提早7~20天,该基因兼顾了早熟和高产两方面特征。含Ef-dcd基因的水稻氮吸收能力、叶绿素代谢及光合作用相关过程均显著增强。
资料3:植物激素是一类能够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衰老的物质,主要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55大类物质。水稻植株体内的激素大部分存在于子粒中,它们是引起子粒内部许多生理变化的信号物质,特别是在水稻灌浆结实期,子粒中激素含量甚至决定着粒重的高低。
(1)袁隆平院士的研究团队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培育杂交水稻利用了水稻基因的多样性,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杂交育种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优良变异类型,且一定需要连续的自交过程
C.通过杂交育种手段可以产生新的水稻基因型,这依据了基因重组的原理
D.杂交水稻的培育过程中发生了可遗传变异,这些变异是不定向的
(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应用Ef-cd基因培育早熟高产的小麦新品种最简便的方法是杂交育种
B.Ef-cd基因可能促进植物根细胞膜上NO3-载体数量增加
C.人工选育早熟高产新品种的过程中Ef-cd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D.Ef-cd基因的作用体现出一个基因可以影响多个性状
(3)在水稻花期,分别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赤霉素和乙烯利(释放乙烯)。成熟期测定单位面积水稻产量和成熟度,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处理浓度每穗粒数(个)千粒重(g)产量(kg)成熟粒率(%)
对照11525766180
生长素5ppm14627841589
赤霉素30ppm13228821585
乙烯利20ppm11026749987
A.三种处理中5ppm生长素促进水稻增产的综合效果最好
B.20ppm乙烯利处理可以促进水稻籽粒的成熟
C.30ppm赤霉素可使水稻籽粒增重,从而提高产量
D.此例中生长素与乙烯调节籽粒成熟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玉米(2n=20)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玉米雌雄同株,可自交也可杂交。玉米籽粒的甜与非甜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科研人员发现,将纯种甜玉米(甲)和纯种非甜玉米(乙)间行种植,植株甲的玉米穗上同时有甜玉米籽粒和非甜玉米籽粒,植株乙的玉米穗上全为非甜玉米籽粒。

1.下列关于玉米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玉米雌、雄花序的形成由性染色体控制
B.玉米染色体的物质组成为核糖核酸和蛋白质
C.玉米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DNA数为40
D.玉米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可观察到染色体组型图
2.有同学用放有黑、白围棋子的2个围棋罐为材料,模拟植株甲上的非甜玉米籽粒长成的植株进行自交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2个围棋罐分别模拟雌、雄花序
B.每1个围棋罐中的黑子和白子数量需相等
C.两罐中各摸取1粒棋子,记录组合结果以模拟非甜玉米植株的配子
D.将摸出的棋子放回罐中后混合均匀再重复摸取,并尽可能多操作
3.植株甲上的非甜玉米籽粒长成的植株进行单株种植,发现有一株的某个玉米穗上所结籽粒明显不同于其他。下列现象及可能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A.若所结籽粒全为甜玉米,可能是显性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
B.若所结籽粒全为甜玉米,可能是含有显性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C.若所结籽粒甜与非甜数量接近,可能是某种原因导致显性纯合子致死
D.若所结籽粒甜与非甜数量接近,可能是某种原因导致某类雌配子不育
2022-01-20更新 | 2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题
4 . 某生物基因组成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该生物性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几种配子。下列关于这几种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配子一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B.配子二发生了染色体变异,最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C.配子三发生了染色体易位,原因可能是基因 b 转移到非同源染色体上
D.配子四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原因可能是染色体复制发生错误导致基因 A 或 a 缺失
2020-11-12更新 | 660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九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选材应选能进行有丝分裂的植物分生区细胞,否则不会出现染色体加倍
B.将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的目的是固定细胞形态,便于后期进行观察
C.使用酒精和盐酸混合液的目的是解离根尖细胞,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D.若实验操作正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今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Ⅰ: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材料Ⅱ:利用纤维素酶降解秸秆生产燃料乙醇,对缓解全球能源危机有着重大意义。科研人员开展筛选、诱变及选育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相关研究,过程如下图:

材料Ⅲ:燃料乙醇是燃烧清洁的高辛烷值燃料,是可再生能源。我国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是陈化粮和木薯、甜高粱,地瓜等淀粉质或糖质非粮作物,今后研发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的第二代燃料乙醇技术。发酵法制酒精生产过程包括原料预处理、蒸煮、糖化、发酵、蒸馏、废醪处理等。
1.下列关于筛选、诱变及选育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采集到的黑土壤需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才能进行富集培养
B.紫外诱变和60Co-γ射线诱变处理可以使每个细菌的产纤维素酶能力逐渐提高
C.人工筛选可以使产纤维素菌株发生定向进化
D.可以用刚果红染色法来筛选高产纤维素酶菌株是因为其能分解刚果红产生透明圈
2.关于乙醇燃料生产和利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利用木质纤维素发酵生产乙醇燃料时,高产纤维素酶菌株在糖化阶段起重要作用
B.在发酵产酒精阶段,酵母菌细胞内的[H]和丙酮酸反应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C.乙醇燃料的生产和使用可达到碳排放的平衡,有效的实现了碳中和
D.产纤维素酶细菌中纤维素酶的合成需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共同参与
2021-06-13更新 | 26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年天津高考生物试卷(2)
7 . 正常细胞中含有一种特殊的蛋白质——伴侣蛋白,它是蛋白质正确折叠所必需的。当大肠杆菌编码伴侣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时,细菌会死亡。科学家将伴侣蛋白加入被人为错误折叠的苹果酸脱氢酶中,此酶被复原,重新恢复活性。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伴侣蛋白既可以存在于原核细胞中,也可以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B.大肠杆菌细胞内伴侣蛋白发挥作用的场所可能是内质网
C.因加热导致变性的蛋白质的活性可能被伴侣蛋白恢复
D.细菌伴侣蛋白基因的突变对噬菌体的侵染和增殖产生不利影响。
2022-12-10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增城中学、广东华侨,协和中学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8 . 20世纪70年代重组DNA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兴起加速了癌症的研究,其中原癌基因是具有转变为癌基因潜力的正常基因,它编码的蛋白质产物参与细胞生命活动中最基本的生化过程。如果在某些外界因素作用会使其表达产物的量和质发生改变,从而使原癌基因在肿瘤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图为原癌基因转变为癌基因的途径,以下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a显示,原癌基因的突变产生了一个表达超活性蛋白的基因
B.b显示,DNA复制过程中的一个错误造成该基因的多拷贝
C.c中原癌基因从它的正确位置移动到细胞DNA的另一位置
D.推测原癌基因编码的是阻止细胞失去控制的分裂的蛋白质
2022-05-28更新 | 21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9 . 如图表示一项重要生物技术的关键步骤,X是获得了外源基因并能够将其表达的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X是含有人胰岛素原基因并能合成人胰岛素原的细菌细胞
B.质粒是细胞核或拟核外能进行自主复制的小型环状DNA
C.目的基因与质粒的结合体现的变异类型是基因突变
D.该技术又叫基因拼接技术,能定向改变生物性状
2024-05-10更新 | 93次组卷 | 4卷引用:第4章 基因工程 第1节 基因工程赋予生物新的遗传特性 思考与练习
10 . 线虫的npr-1基因编码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该基因突变后(突变基因NPR-1),其编码的蛋白质第215位氨基酸残基由缬氨酸变为苯丙氨酸,导致线虫觅食行为由“独立觅食”变为“聚集觅食”。觅食行为的改变,在食物匮乏时,使线虫活动范围受限,能量消耗减少,有利于交配,对线虫生存有利。针对以上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npr-1基因发生的上述突变属于碱基替换
B.食物匮乏时,npr-1基因频率会提高
C.新基因的产生为线虫的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D.这两种觅食行为的存在有利于线虫适应变化的环境
2024-02-28更新 | 54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2届广东省江门市高三模拟考试(四)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