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利用分离定律思维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1 . 落粒性是作物种子成熟后脱落的现象。对收获种子的作物来说,落粒性大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普通荞麦是非落粒的,但自交不亲和(自交无法产生后代)。进行杂交时,普通荞麦的非落粒性常常会丧失。研究者就荞麦非落粒性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
(1)荞麦的自交不亲和性有利于增加种群的_____________多样性。
(2)选取不同的非落粒品系与落粒品系进行杂交,F1自交得到F2观察并统计F2的表型和比例,结果如下表。

杂交组合

亲本

F2表型及比例

非落粒品系1

落粒品系

落粒:非落粒 =47:35(约9:7)

非落粒品系2

落粒品系

落粒:非落粒=85:28(约3:1)

非落粒品系3

落粒品系

落粒:非落粒=39:59(约 27:37)

①表分析,荞麦的落粒是__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该性状由________对基因控制,作出该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
②若用 A/a、B/b……表示落粒与否的控制基因,则杂交组合三所得F2中,纯合落粒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验证控制落粒性状的基因对数,请在(2)的亲本、F1和F2中选择合适的植株,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
2 . 小麦的粒色有紫色和白色,为了研究粒色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以两种纯系紫粒和白粒小麦为亲本开展了如下图1所示杂交实验,下图2为实验一亲本杂交得到F1紫粒示意图。请回答:

(1)实验一、二的F1的表型始终跟母本保持一致,但根据后代分析,可以否定细胞质遗传。因为如果是细胞质遗传,则实验一、二的F1无论自交多少代,种子的表型始终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小麦种皮中色素决定粒色,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而种皮是由母本的体细胞发育而来,因此粒色表现为母性延迟遗传,即F2表型分离比例延迟到F3出现。已如小麦的粒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的,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定律,白粒种皮基因型有________种。
(3)实验一中F1紫粒小麦的种皮和胚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让实验一的F1与白色父本回交得到BC1F1,则BC1F1表现为________,将BC1F1秋播于大田,BC1F1上所收获的种子(BC1F2)的粒色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
(5)实验一F3紫粒自交所得F4的粒色表型为________,F3代中白粒自交所得F4的粒色表型为________
2023-02-04更新 | 763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3 . 某兴趣小组在科研部门的协助下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取甲(雄蕊异常,雌蕊正常,表现为雄性不育)、乙(可育)两个品种的水稻进行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所示。已知水稻雄性育性由等位基因A/a控制,A对a完全显性,B基因会抑制不育基因的表达,反转为可育。

P

F1

F1个体自交单株收获,种植并统计F2表现型

甲与乙杂交

全部可育

一半全部可育

另一半可育株∶雄性不育株=13∶3

(1)控制水稻雄性不育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__,甲、乙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利用雄性不育植株培育杂交水稻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大大减轻了杂交操作的工作量。
(2)F2中可育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种。
(3)若要利用F2中的两种可育株杂交,使后代雄性不育株的比例最高,则双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4)现有一雄性不育水稻丙及各种基因型的可育水稻,为确定水稻丙的基因型。将水稻丙与基因型为aabb的可育水稻杂交,观察后代植株的育性;预期结果及结论:若后代全是__________,则丙的基因型为AAbb;若后代可育株∶雄性不育株=________,则丙的基因型为Aabb。
4 . 鱼鳞病(相关基因为A、a)和遗传性肾炎(相关基因为B、b)都属于单基因遗传病(注:基因位置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图1是某鱼鳞病患者家系,图2是某遗传性肾炎患者家系,每个家系中只有一种遗传病患者。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和图2判断,鱼鳞病可能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遗传性肾炎可能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若仅考虑各家系中的遗传病,据此推测,图1中“?”为正常女性的概率是___________,图2中II-3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2)现将相关DNA片段进行酶切,分离得到控制这两种遗传病的相关基因片段。下表记录了两个家族中部分家庭成员的检测结果(注:“”表示存在,“”表示不存在,“”表示未检测)。

图1家族

图2家族

II-5

II-6

I-1

I-2

II-2

II-3

基因A、a

基因1

基因2

基因B、b

基因3

基因4

①表中基因1~4中,代表基因A的是___________,代表基因B的是___________
②图1中,III-9为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图2中,II-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③若图1中的III-8与图2中的II-1婚配,则其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
2023-02-11更新 | 131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野生型个体的翅形和眼色分别为直翅和红眼,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人员通过诱变育种获得了紫红眼突变体和卷翅突变体昆虫。为研究该昆虫翅形和眼色的遗传方式,研究人员利用紫红眼突变体卷翅突变体和野生型昆虫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

杂交组合

P

F1

F2

紫红眼突变体、紫红眼突变体

直翅紫红眼

直翅紫红眼

紫红眼突变体、野生型

直翅红眼

直翅红眼∶直翅紫红眼=3∶1

卷翅突变体、卷翅突变体

卷翅红眼∶直翅红眼=2∶1

卷翅红眼∶直翅红眼=1∶1

卷翅突变体、野生型

卷翅红眼∶直翅红眼=1∶1

卷翅红眼∶直翅红眼=2∶3

注:表中F1为1对亲本的杂交后代,F2为F1全部个体随机交配的后代;假定每只昆虫的生殖力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
(1)红眼基因突变为紫红眼基因属于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突变。若要研究紫红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还需要对杂交组合__________的各代昆虫进行__________鉴定。鉴定后,若该杂交组合的F2表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则可判定紫红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根据杂交组合丙的F1表型比例分析,卷翅基因除了控制翅形性状外,还具有纯合__________效应。
(3)若让杂交组合丙的F1和杂交组合丁的F1全部个体混合,让其自由交配,理论上其子代(F2)表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
(4)又从野生型(灰体红眼)中诱变育种获得隐性纯合的黑体突变体,已知灰体对黑体完全显性,灰体(黑体)和红眼(紫红眼)分别由常染色体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欲探究灰体(黑体)基因和红眼(紫红眼)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有3种纯合品系昆虫:黑体突变体、紫红眼突变体和野生型。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讨论。
(说明:该昆虫雄性个体的同源染色体不会发生交换;每只昆虫的生殖力相同,且子代的存活率相同;实验的具体操作不作要求)
①实验思路:
第一步:选择__________进行杂交获得F1__________
第二步:观察记录表型及个数,并做统计分析。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讨论:
Ⅰ:若统计后的表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则灰体(黑体)基因和红眼(紫红眼)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Ⅱ:若统计后的表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则灰体(黑体)基因和红眼(紫红眼)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6 . 植物的性状有的由1对基因控制,有的由多对基因控制。一种二倍体甜瓜的叶形有缺刻叶和全缘叶,果皮有齿皮和网皮。为了研究叶形和果皮这两个性状的遗传特点,某小组用基因型不同的甲乙丙丁4种甜瓜种子进行实验,其中甲和丙种植后均表现为缺刻叶网皮。杂交实验及结果见下表(实验②中F1自交得F2)。
实验亲本 F1 F2
甲×乙1/4缺刻叶齿皮,1/4缺刻叶网皮
1/4全缘叶齿皮,1/4全缘叶网皮

/

丙×丁

缺刻叶齿皮

9/16缺刻叶齿皮,3/16缺刻叶网皮
3/16全缘叶齿皮,1/16全缘叶网皮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①可判断这2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均符合分离定律,判断的依据是_____。根据实验②,可判断这2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
(2)甲乙丙丁中属于杂合体的是__________
(3)实验②的F2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
(4)假如实验②的F2中缺刻叶齿皮∶缺刻叶网皮∶全缘叶齿皮∶全缘叶网皮不是9∶3∶3∶1,而是45∶15∶3∶1,则叶形和果皮这两个性状中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是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2021-06-10更新 | 18116次组卷 | 48卷引用: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生物真题
7 . 某种自花传粉、闭花传粉植物,其花色有白色、红色和紫色,控制花色的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现选取白色、红色和紫色三个纯合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一:红花×白花,F1全为红花,F2表现为3红花:1白花;
实验二:紫花×白花,F1全为紫花,F2表现为9紫花:3红花:4白花.
请回答:
(1)在杂交实验过程中,应在母本花粉未成熟时,除去全部雄蕊,其目的是_____,去雄后,为防止外来花粉授粉,应进行_____处理.
(2)实验一中F1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通过测交实验课验证其基因型,原因是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类型及其比例可反映_____
(3)实验二中,F2紫花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若这些紫花杂合子自交,则得到的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
2016-11-26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5-2016浙江宁波慈溪逍林高中云龙高中龙山高二上期中生物卷
8 . 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由于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苯丙酮尿症是由于体内缺乏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相关酶导致的(相关基因位于12号染色体,用B、b表示);白化病患者皮肤缺乏黑色素,也是由于缺乏某种酶导致的(相关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用A、a表示)。图1表示在人体代谢中产生这两类疾病的过程。其中,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可以从食物中获取。

(1)苯丙酮尿症患者是由于酶____(填序号)缺陷,而酶____(填序号)正常表达,导致体内苯丙氨酸大量转化为苯丙酮酸而进入尿液。白化病患者是由于基因____(填序号)发生突变所致。
(2)一对夫妇生育了两个患病的孩子,一个患白化病,一个患苯丙酮尿症。根据该家系的系谱图(图2)可判断,苯丙酮尿症的致病基因为____(填“显”或“隐”)性。I-1和I-2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
(3)若不考虑发生基因突变,则I-1体内含有两个苯丙酮尿症致病基因的细胞可能有____
A.神经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
C.次级卵母细胞D.第一极体
E.第二极体F.卵原细胞

(4)这对夫妇欲生健康的第三孩,可以采取遗传咨询等措施。请根据该家庭的情况补充下列遗传咨询,并排序:____。(填编号)
①提出预防措施——____
②再发风险率估计——患病概率为____
③病情诊断
④系谱分析确定遗传方式
A和a基因(或B和b基因)所在DNA片段的分子量不同,通过生物技术可以监测DNA片段的分子量。该家系部分成员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黑色条带的位置代表DNA片段分子量的差异。
表1


Ⅱ-1

Ⅱ-2

Ⅱ-3

DNA片段检测结果

A/a

B/b

A/a

B/b

A/a

B/b







(5)据表1判断,II-3的基因型为____,表型为____
9 . 鳞翅目昆虫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型,家蚕一些表型及基因所在染色体见下表。

表型

隐性表型

基因

显性表型

基因

基因所在染色体

卵色

灰卵

I

白卵

I

12

蚕嘴色

深棕色

e

黑色

E

12

抗浓核病

抗病

f

不抗病

F

15

幼蚕体色

幼蚕巧克力色

n

幼蚕黑色

N

Z

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家蚕发育所需的一整套基因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条染色体上,上述表型遗传中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两对表型为___________。为鉴定一只不抗病、体色为黑色雄性幼蚕的基因型,将其饲养至成虫后,与若干只基因型为的雌蚕成虫交配,产生的幼蚕体色全部为黑色,且不抗病与抗病个体的比例为1∶1,则该雄性幼蚕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2)进一步研究发现,斑纹的有无受基因A、a控制,该对基因位于20号染色体上。斑纹颜色深浅受基因B和b影响,该对基因所在染色体位置未知。现用纯合无斑纹品种甲为母本,纯合深斑纹品种乙为父本进行杂交,全为无斑纹。让雌雄交配,表型如下:雄性中深斑纹∶浅斑纹∶无斑纹=2∶0∶6,但在雌性中这个比值为1∶1∶6,据此可知在有斑纹和无斑纹的性状中,___________为显性,B、b基因与表格中___________基因所在染色体一致。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如果让无斑纹雄蚕与深斑纹雌蚕交配,后代中深斑纹蚕占___________
(3)雄蚕产丝量高、丝质好。有人设想“利用(2)中的两对性状设计杂交组合,可以根据体表斑纹特征把幼蚕中的雄蚕挑选出来。”请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实现该设想(要求:写出亲本的杂交组合和需保留的幼蚕性状)___________
10 . 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两组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四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红果(红)与黄果(黄),子房二室(二)与多室(多),圆形果(圆)与长形果(长),单一花序(单)与复状花序(复)。实验数据如下表:
组别杂交组合F1表现型F2表现型及个体数
红二×黄多红二450红二、160红多、150黄二、50黄多
红多×黄二红二460红二、150红多、160黄二、50黄多
圆单×长复圆单660圆单、90圆复、90长单、160长复
圆复×长单圆单510圆单、240圆复、240长单、10长复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填一对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若用长复分别与乙组的两个F1进行杂交,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其子代的统计结果不符合的__________________的比例。
2018-06-09更新 | 10747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