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DNA分子的复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5 道试题
1 . 科学家曾提出DNA复制方式的三种假说: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和分散复制(图甲)。针对假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图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使用放射性同位素15N标记DNA后再通过离心来观察DNA的分布情况
B.第一代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出现1条中带,说明DNA复制方式一定是半保留复制
C.如果将第二代细菌提取出的DNA解旋后再离心,三种假说所得结果均会出现1条轻带和1条重带
D.若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继续培养至第三代,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会出现1条中带和1条轻带
2 . 家蚕(2n=28)为ZW型性别决定生物。雌家蚕的一个卵原细胞中,其染色体上的DNA分子双链用放射性32P标记,将其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进行分裂,形成了4个子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       
A.若进行减数分裂,且未发生交换现象,则产生的子细胞均含有放射性
B.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可能有2个子细胞的Z染色体含放射性
C.若子细胞为卵细胞,且发生交换现象,子细胞可能无Z染色体也无放射性
D.若子细胞为卵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可能出现2个或4个染色体组
3 . 科学家利用大肠杆菌(只有一个 DNA 复制原点) 作为实验材料,探究DNA复制是双向复制还是单向复制。在复制开始时,将大肠杆菌放在培养基①中培养几分钟,随后将细菌转移到培养基②中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在 DNA完成一轮复制之前收集细胞,小心地裂解并抽取其中的 DNA进行放射自显影,实验结果为中间是一段低放射性,两侧是高放射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基①含高剂量的3H-dT(3H标记的脱氧胸苷),培养基②含低剂量的3H-dT
B.如果DNA复制是单向复制, 自显影图谱上呈现的放射性强度是一端高、一端低
C.若大肠杆菌在 DNA复制过程中出现差错,会产生等位基因
D.若大肠杆菌均同步增殖,将抽取到的 DNA用解旋酶处理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处理,能得到两条密度带
2024-02-25更新 | 2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4 . 荧光原位杂交可用荧光标记的特异DNA片段为探针,与染色体上对应的DNA片段结合,从而将特定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定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DNA荧光探针的制备过程如图1所示,据图1可知,DNA酶I随机切开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从而产生切口,随后在____作用下,以荧光标记的______为原料,合成荧光标记的DNA探针。
(2)图2表示探针与待测基因结合的原理。先将探针与染色体共同煮沸,使DNA双链中_____键断裂,形成单链。随后在降温复性过程中,探针的碱基按照______原则,与染色体上的特定基因序列形成较稳定的杂交分子。图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最多可有______条荧光标记的DNA片段。
(3)已知基因AA和BB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均被荧光探针标记。若植物甲(AABB)与植物乙(aabb)杂交,则其F1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可观察到______个荧光点;F1在减数分裂I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可观察到_____个荧光点。
2024-02-18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东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5 . 用15N标记某基因型为AaXbY的动物精原细胞甲(2n=10)的所有DNA双链,将甲放在不含15N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发现了一个含XY的异常精子,若无其他突变和染色体互换发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异常精子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可能是AXbY、A、a
B.产生该异常精子的次级精母细胞中被标记的核DNA分子最多有10个
C.若甲连续进行两次正常的有丝分裂,则一个子细胞中含15N的染色体数为10条
D.若初级精母细胞中含15N的DNA分子占一半,则甲至少进行了一次有丝分裂
2024-01-30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癌症患者的血浆中存在肿瘤细胞释放的 ctDNA,其某些基因的启动子发生了胞嘧啶的甲基化(5-mC),5-mC能激活或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而诱发肿瘤。5-mC位点具有高度组织特异性,常作为某些癌症的诊断依据。5-mC不影响碱基互补配对,但扩增时5-mC会丢失,因此需要对 ctDNA 进行图示处理,以便检测出甲基化位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癌细胞中抑癌基因可能发生5-mC,转录被抑制
B.检测 ctDNA 的5-mC位点,可以识别发生在不同组织的癌变
C.检测扩增DNA 的碱基序列差异,可区分5-mC位点
D.ctDNA经过4次扩增,共消耗 32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7 . 实验室中某只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的一个碱基G替换成了T,另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未发生替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精原细胞发生的变异是染色体变异,可作为果蝇进化的原材料
B.该DNA分子复制产生的子代DNA的嘌呤数小于嘧啶数
C.若该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则产生的精细胞中含突变基因的所占比例为1/2
D.若该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则产生的精原细胞中含突变基因的所占比例是1/2
8 .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在以下实验条件中,该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中每20分钟复制一代,不考虑大肠杆菌裂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了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B.离心前应充分搅拌使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C.提取A组试管III沉淀中的子代噬菌体DNA,仅少量DNA含有32P
D.B组试管III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与接种后的培养时间成正比
9 . 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含有基因修饰系统的 T-­DNA 插入到水稻细胞 M 的某条染色体上,在该修饰系统的作用下,一个 DNA 分子单链上的一个 C 脱去氨基变为 U,脱氨基过程在细胞 M 中只发生一次。将细胞 M 培育成植株 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的每一个细胞中都含有T-­DNA
B.N自交,子一代中含T­-DNA 的植株占3/4
C.M经n(n≥1)次有丝分裂后,脱氨基位点为A—U的细胞占1/2n
D.M经2次有丝分裂后,含T-­DNA且脱氨基位点为A—T 的细胞占1/2

10 . 图I表示基因型为AaXBXb的生物体某个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某种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模式图,图2表示图1过程某些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呈现的是细胞内染色体组数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变化
B.图1的CD段对应图2的Ⅰ时期,图2的I时期对应图1的AB段
C.若该细胞核DNA双链均被32P标记,在普通培养基中完成减数分裂后,至少3个子细胞带标记
D.该细胞经历图1过程最终形成一个aXBXb的子细胞,则其他的子细胞基因型可能有4种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