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育种(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据报道:一种可以在沿海滩涂和盐碱地上生长的水稻新品种——“海稻86”,试验推广成功,平均亩产达到300斤以上。培育耐盐水稻品种是提高盐碱土地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缓解世界粮食危机的有效方案之一。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现有高产高秆和低产矮秆两个海水稻品种,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欲获得高产矮秆品种,最常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若要缩短育种年限,则可以选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
(2)抗盐基因可能仅在水稻根细胞表达而在叶肉细胞中不表达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抗盐基因仅在细胞间期复制而在分裂期很难复制的原因是_____
(3)有研究者提出假设:水稻植株的耐盐性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的,其抗盐碱性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类型耐盐植株不耐盐植株
基因型Y_R_yyR_、Y_rr、yyrr

①依据以上假设,耐盐和不耐盐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若子代中耐盐植株:不耐盐植株=3︰5,则亲本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
②现有不耐盐纯种水稻植株若干,请简要写出验证该假设的实验思路与预期结果___
2 . 油菜容易被胞囊线虫侵染造成减产,萝卜具有抗线虫病基因。

(1)自然界中,油菜与萝卜存在_____________,无法通过杂交产生可育后代。
(2)科研人员以萝卜和油菜为亲本杂交,通过下图所示途径获得抗线虫病油菜。
F1植株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不能________,因而高度不育。用秋水仙素处理使__________,形成异源多倍体。
将异源多倍体与亲本油菜杂交(回交),获得BC1。BC1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用字母表示)。用BC1与油菜再一次杂交,得到的BC2植株群体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
获得的BC2植株个体间存在胞囊线虫抗性的个体差异,其原因是不同植株获得的_________不同。从BC2植株中筛选到胞囊线虫抗性强的个体后,与油菜多代杂交使其抗性基因稳定转移到油菜染色体中并获得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
2018-11-26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如图为利用二倍体植物玉米(染色体组成: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该生物正常的体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

(1)植株A的体细胞内最多时有______个染色体组,过程③中能够在显微镜下看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
(2)秋水仙素用于培育多倍体的原理是其能够_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________(填数字编号)过程。
(4)利用幼苗2培育出植株B的育种过程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__,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________
(5)植株C属于单倍体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其培育成功说明花药细胞具有________
2018-10-06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假设玉米(2N=20)的低产基因用A表示,高产基因用a表示;抗病基因用B表示,不抗病基因用b表示,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图是利用低产抗病玉米(AABB)及高产不抗病玉米(aabb),通过多种育种方式培育出高产抗病玉米(aaBB)新品种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

(1)如果进行玉米的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__________条染色体的DNA序列。
(2)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高产抗病玉米 (aaBB)新品种的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__
(3)经过⑥过程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与杂交育种相比,此种方法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过④、⑤过程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⑤过程通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它作用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假设A(高产)、b(抗病)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过程①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从播种到收获种子的时间为1年,并且每一代都从播种开始,那么用此育种方式获得AAbb植株,至少需要_______年。
(2)过程⑤⑥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其遗传学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⑤常采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得到Ab幼体。过程⑥是利用_______________处理单倍体植株的幼苗,得到AAbb植株。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该育种方法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⑦的育种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与过程⑦比较,过程④的明显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小麦植株高茎(A)对矮茎(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研究人员以基因型为AaBb的高茎抗病小麦幼苗为材料,通过下图三种途径获得矮茎抗病新品种。请据图回答:

(1)途径①、③依据的原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途径①获得的矮茎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_______,途径②获得的矮茎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________
(3)秋水仙素作用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作用在__________时期。
(4)三种途径中,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的是____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小麦品种是纯合子,控制小麦高秆的基因A和控制小麦矮秆的基因a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小麦抗病的基因B和控制小麦感病的基因b是一对等位基因,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1)若要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选育矮秆(aa)抗病(BB)的小麦新品种,所选择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确定表现型为矮秆抗病小麦是否为理想类型的最适合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在通过杂交育种方法选育矮秆抗病(aaBB)的小麦新品种过程中,F2产生的矮秆抗病植株中的纯合子占__
(3)某同学设计了培育小麦矮秆抗病新品种的另一种育种方法,过程如右图所示.其中的③表示_______方法,④应在甲植株生长发育的_____时期进行处理,乙植株中矮秆抗病个体占__;该育种方法原理是____________
(4)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可以鉴定出乙植株中的抗病植株.图中育种过程中,基因重组发生在__。(用图中数字表示)
8 . 农业上常用的几种方法如下:
a.甲品种×乙品种→F1→F1自交→F2→人工选择→自交→F3→人工选择→自交……→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b.甲品种×乙品种→F1→F1花粉离体培养得到许多小苗→秋水仙素处理→若干植株→F1人工选择→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c.正常幼苗→秋水仙素处理→人工选择→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d.种子搭载人造卫星到太空→返回地面种植→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e.获取甲种生物的某基因→通过某种载体将该基因带入乙种生物→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1)a方法属于常规育种,一般从F2代开始选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中的个体还需要经过若干代的自交、鉴别,直到性状不发生分离为止,这是因为新品种一定要是____________(纯合子、杂合子)。
(2)b方法与与a方法相比,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c途径育种中使用的秋水仙素因滴加在是______________(干燥的、萌发的、休眠的)种子上,秋水仙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方法中搭载的种子返回地面种植后,其变异____________________(a.全是对人类有益的、b.不全是对人类有益的、C.全是对人类有害的)。
(5)e方法培育出的新类型生物可以表达出甲种生物的某基因的遗传信息,该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如图表示在地面上培育棉花新品种的几种方法,其中与太空育种原理相同的是____

(2)在上图Ⅰ~Ⅵ中,处理方法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该方法的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Ⅰ~Ⅲ~Ⅴ过程与Ⅰ~Ⅱ过程相比,优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④过程所用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培育出了抗旱的陆地棉新品种,而海岛棉从来没有出现过抗旱类型,有人打算也培养出抗旱的海岛棉品种,但是用海岛棉与抗旱的陆地棉进行了多次杂交,始终得不到子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达到上述目的,你认为采取哪种育种方法更为合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设有两个纯种小麦,一个为高秆(D,易倒伏)、能抗锈病(T),另一个是矮秆(d,抗倒伏)、易染锈病(t)。这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现分别用杂交育种法和单倍体育种法来培育矮秆抗锈病的新品种,请据图分析回答:                                                                 

(1)a过程为______,b过程为__________                                                  
(2)F2理想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c过程产生理想的配子基因型为______                                                                    
(3)e过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g过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10-10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