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因重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3)题。
细菌之间的基因重组
细菌之间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基因的交流,从而增大对环境的适应。
第一种细菌的基因重组现象发现于1946年。微生物学家Lederberg筛选出两种突变细菌,A缺乏合成甲硫氨酸的能力,B缺乏合成苏氨酸的能力。A、B菌均有链霉素抗性和敏感性两种亚型。链霉素敏感细菌在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中不会死亡,但是没有增殖能力。Lederberg发现只有链霉素敏感A菌与链霉素抗性B菌混合后的产物,在不含甲硫氨酸和苏氨酸的选择培养基上长出菌落。经研究发现,这种称为接合的现象需要细菌之间的直接接触,经由一种特殊通道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入受体菌中实现基因重组(图1)。

第二种细菌的基因重组也是Lederberg发现的。他在装有DNA酶的培养液的U型管两侧分别培养合成代谢突变菌I及合成代谢突变菌Ⅱ,二者之间用只允许病毒和大分子物质透过的滤膜隔开(图2),经过抽吸后,将培养Ⅱ一侧的菌液涂布在无添加的基本培养基上,长出了野生型菌。这种现象显然不是接合的结果,在Ⅱ侧的菌液中发现的噬菌体P揭晓了答案。P能侵染细菌并将其DNA整合到细菌拟核DNA中,一定条件下合成子代噬菌体并裂解细菌。偶然情况下,P外壳错误包装宿主细菌的部分DNA片段,释放后再侵染其他细菌时,所携带的原细菌DNA片段与后者发生基因重组。这种借由病毒的细菌基因重组称为转导。
此外,Avery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细菌还能够通过直接吸收外界游离DNA片段来实现基因重组。多种基因重组方式令细菌具有更强的基因交流能力,滥用抗生素引发的超级细菌感染事件频频发生,对人类医疗、畜牧养殖等产业提出了严峻挑战。
(1)图1实验中,Lederberg在筛选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菌时,使用的选择培养基除了基本营养物外,还需要添加__________。两种突变细菌中,供体菌是__________(填“A”或“B”),在选择培养基中长出菌落的原因是__________
(2)①图2实验中,Lederberg能排除野生型菌的出现来源于接合或转化的原因是_________
②研究者利用野生菌(T+L+C+)作为供体菌,合成代谢突变菌做受体菌(TLC)。使用__________法在选择培养基上对受体菌转导情况进行计数,发现T+的菌落中,有47%同时也是L+,但只有2%同时也是C+。结合实验结果,针对野生菌中3个基因在DNA上的排列顺序,提出合理假设__________
③为进一步验证假设,请设计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
(3)利用本文信息,从进化与适应的角度阐明滥用抗生素引发超级细菌感染致病的原因:_________
2 . β-地中海贫血主要由β珠蛋白合成异常所致,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者常于幼儿或青少年期死亡。对遗传病进行早期诊断可有效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该病某家族系谱图,其中Ⅱ₄为胎儿。根据图1可判断β-地中海贫血的遗传方式为 ___ 。β珠蛋白基因内部有六个突变位点,它们的遗传方式均与图1相同,且其中任何一个位点突变均会造成β珠蛋白合成异常。若单条染色体上的β珠蛋白基因中仅有一处位点发生突变,则人群中该病患者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若某位点发生了一对碱基的替换, 与正常β珠蛋白相比较,该基因表达产物的氨基酸数量可能会_______
A. 增加                    B. 不变                      C. 减少
(2)在 ___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可能会随着______之间的互换而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重组,其发生概率与二者在染色体上的距离呈正相关。已知紧邻β珠蛋白基因的DNA中含两个限制酶HincⅡ和两个限制酶BamHⅠ的切割位点,推测β珠蛋白基因与切割位点之间发生重组的概率极___   (填“高”或“低”), 利用此特点可对β-地中海贫血进行产前诊断。
(3)研究人员设计了两条探针,其中探针1能与两个HincⅡ切割位点间的DNA特异性结合,探针2能与两个BamHⅠ切割位点间的DNA特异性结合。图1各成员的DNA经限制酶切割后电泳,并用分别用探针1、2显示相应片段位置,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左侧数字表示DNA片段大小,Ⅱ₄为羊水DNA)。根据图1和图2判断Ⅱ₄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 再结合图3结果可确定Ⅱ₄的基因型是___   。 (相关基因用B/b表示)
2024-01-30更新 | 3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部分地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3 . 蝴蝶(2n=56)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某种野生型蝴蝶的体色是深紫色,深紫色源自于黑色素与紫色素的叠加。黑色素与紫色素的合成分别受A/a、B/b基因(均不位于W染色体上)的控制。现有一种黑色素与紫色素合成均受抑制的白色纯合品系M,研究人员让该品系M与纯合野生型蝴蝶进行正反交实验,所得F1的体色均为深紫色。利用F1又进行了以下实验:

杂交组合

后代表型及比例

实验一

F1的雌蝶×品系M的雄蝶

深紫色:白色=1:1

实验二

F1的雄蝶×品系M的雌蝶

深紫色:紫色:黑色:白色=9:1:1:9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正反交实验结果可以推测,控制蝴蝶体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品系M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F1雄蝶体细胞中染色体有_______________种形态。
(2)由实验一的实验结果推测,A/a、B/b两对基因遵循孟德尔的基因_____________定律。
(3)实验一和实验二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不同,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若让F1的雌、雄蝶相互交配,子代中深紫色、紫色、黑色和白色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4)多次单对杂交重复上述两组实验,发现极少数实验一中所得后代全为深紫色,而实验二结果保持不变。由此推测,F1中有个别雌蝶产生的含有__________________基因的卵细胞不育,这种雌蝶记作雌蝶N。
(5)野生型蝴蝶及品系M均为P*基因纯合子。研究发现,雌蝶N的一个P*基因突变为P基因,P基因编码的蛋白可与特定DNA序列结合,导致卵细胞不育。将雌蝶N与品系M杂交,子代全为深紫色,选取子代雌蝶与品系M继续杂交,所得后代仍全为深紫色。据此判断,P基因为____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P基因与A/a、B/b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
2024-01-13更新 | 5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2023一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4 .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5)题。
RNA-DNA杂合链调控减数分裂的分子机制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同源染色体重组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从而增加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同源重组(如图1)是减数分裂的核心事件。程序性DNA双链断裂(DSB)是同源重组的起始,DSB可被细胞内一系列蛋白质识别并切割,最终产生一段约822bp的单链DNA末端。单链DNA末端在单链结合蛋白的保护和引导下入侵到同源染色体的同源区,继而细胞会以同源染色体的双链为模板合成DNA,最终形成两个被称为霍利迪连接体(HJ)的四链DNA中间体。每个HJ都有两个剪接位置(①和②)来进行DNA的拆分,若两个HJ都在同一个位置剪接(都在①或都在②),则得到两个非交换的DNA,即DNA分子重组点两侧基因未重新分配(如甲),若两个HJ一个在①处剪接,另一个在②处剪接,则拆分得到交换产物,即DNA分子重组点两侧基因重新分配(如乙)。

最新研究表明,细胞中RNA-DNA杂合链数目异常会引起同源重组水平下降,使减数分裂出现严重缺陷。RNA-DNA杂合链有两种产生方式:一种是顺式产生,即转录的RNA没有及时与DNA模板分开;另一种是反式产生,即游离的RNA重新与DNA模板链结合。RNA既可结合DNA单链也可结合双链DNA中的模板链(如图2)。

THO复合物可以协助RNA转运至细胞核外,核糖核酸酶H能够特异识别并切割RNA-DNA杂合链中的RNA链。研究者发现THO和H的双突变体酵母菌细胞中RNA-DNA杂合链增加、减数分裂异常。抑制双突变体的DSB产生单链DNA时,几乎检测不到RNA-DNA杂合链;相对于野生型,在双突变体中重组相关蛋白在DSB处的富集显著降低。进一步研究表明,RNA-DNA杂合链过度减少也会导致减数分裂缺陷。
(1)同源重组发生在_____期。
(2)DSB是DNA分子的_____键断裂形成的,入侵链相当于DNA合成的_____
(3)图1中左侧和右侧HJ均在②处剪接得到甲,_____处剪接得到乙。同源重组不一定导致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交换,原因是_____
(4)根据文中信息,双突变体酵母菌细胞中RNA-DNA杂合链增加的原因是_____;推测RNA-DNA杂合链过多导致减数分裂异常的分子机制是_____
(5)RNA-DNA杂合链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减数分裂的进行,这体现了生命的_____观。
2023-03-30更新 | 98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二倍体高等雌性动物(2n=4)的基因型为AaBb。其卵原细胞(DNA被32P全部标记)在31P培养液中分裂产生的卵细胞与精子(DNA被32P全部标记)完成受精作用,受精卵在31P培养液中进行一次分裂。分裂过程中形成的某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图中①、②两条染色体仅含31P。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受精卵形成该细胞的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B.图示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4对同源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C.图示细胞中有6条染色体含32P,含31P的DNA大于8个
D.若产生该精子的精原细胞是纯合子,则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
6 . 人类的色盲有红绿色盲和蓝色盲,如图为某家族遗传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蓝色盲与红绿色盲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Ⅲ4和Ⅲ5再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男孩的概率为1/2
C.Ⅳ3细胞中的致病基因至少有一个来自Ⅱ5
D.Ⅱ1与Ⅱ2生出患病孩子Ⅲ1与基因重组有关
7 . 四膜虫是单细胞真核生物,营养成分不足时,进行接合生殖,过程如图1所示。科研人员用高浓度的DDT处理不耐药的野生型四膜虫,经筛选获得了纯合的耐药四膜虫。为研究四膜虫耐药的机理,进行了相关实验。

(1)高浓度DDT处理四膜虫可获得耐药个体,原因是DDT对四膜虫具有____________作用,使耐药的个体被保留。
(2)为研究耐药性的遗传,科研人员将四膜虫分为80组进行实验,每一组两只四膜虫,一只是纯合的耐药四膜虫,另一只是野生型四膜虫。每一组的一对四膜虫接合生殖后得到的四膜虫均耐药。若每一组接合后的四膜虫再次相互接合,在80组实验结果中,出现耐药四膜虫的组数约为____________组,则表明耐药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且耐药为____________性;若80组实验结果中,出现耐药四膜虫的组数约为____________组,则表明耐药性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且这两对基因独立分配。
(3)为研究基因A与四膜虫的耐药性是否有关,科研人员提取耐药个体的DNA,选用图2所示的引物,先后进行PCR,以最终获得A基因失活突变的四膜虫。

①请分析每次PCR体系中除必要的原材料、酶、缓冲液外,还需加入的模板、引物是哪些?得到的产物是什么?填写以下表格。

模板

引物

产物

PCR1

A基因

______________

大量的A1-x

PCR2

A基因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PCR3

N基因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添加

A1-N-A3

PCR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大量的A1-N-A3


②回收的PCR4扩增产物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转入耐药四膜虫细胞中,并用加入___________的培养液筛选,获得的四膜虫在高浓度DDT处理下生长速率明显下降,表明A基因是____________基因。
(4)从进化角度分析,营养成分不足时四膜虫进行接合生殖的优势是____________
2020-03-04更新 | 88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人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8 . Ⅰ.小鼠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是常用的遗传实验材料,用小鼠进行遗传学实验,小鼠的弯曲尾(B)对正常尾(b)显性.遗传学家针对小鼠的尾形进行了相应的遗传实验.                    
实验一:                    
父本母本子一代
弯曲尾正常尾雌性全是弯曲尾;雄性全是正常尾
实验二:遗传学家将一个DNA片段导入到子一代弯曲尾雌鼠的体细胞中,通过DNA重组和克隆技术获得一只转基因正常尾小鼠.                    
说明:①插入的DNA片段本身不控制具体的性状;                    
②小鼠体内存在该DNA片段,B基因不表达,即该DNA片段和B基因同时存在是表现为正常尾,b基因的表达不受该片段影响;                    
③若小鼠的受精卵无控制尾形的基因(B、b),将导致胚胎致死。                    
请回答:                    
(1)由实验一可知,子一代雌鼠的基因型是__                    
(2)该转基因小鼠的育种原理是__                    
(3)遗传学家认为该DNA片段插入到小鼠染色体上的位置有4种可能(见如图).为确定具体的插入位置,进行了相应的杂交实验.(该DNA片段与B或b基因的交换值为20%)                    

                    

实验方案:                    
让该转基因正常尾小鼠与非转基因正常尾雄性小鼠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结果与结论:
①若子代__,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1种可能性;                    
②若子代__,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2种可能性;                    
③若子代__,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3种可能性,且完全连锁;若不完全连锁,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                    
(4)若子代__,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4种可能性,且完全连锁;若不完全连锁,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                    
(5)上题中的第一种①情况和第三种③情况下插入DNA方式中,插入的该DNA片段与控制尾形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分别满足遗传基本规律中的__定律.                    
Ⅱ.狗的一个复等位基因系列控制皮毛中色素的分布.等位基因ay降低了色素沉积程度,产生沙色的狗;等位基因at产生斑点型式的狗;等位基因as使暗色素在全身均匀分布;等位基因ay、at、as之间具有不循环而是依次的完全显隐性关系(即如果ay对at显性、at对as显性,则ay对as也显性,可表示为ay>at>as)根据以下系谱图回答问题:                    

                    

(6)根据该系谱图确定复等位基因的显性顺序是__                    
(7)上述狗皮毛颜色的遗传遵循__定律;                    
(8)Ⅰ1的基因型为__,Ⅲ2与Ⅲ3交配产生斑点子代的概率是__                    
(9)已知狗的长尾(A)对短尾(a)是显性.现用短尾狗(甲群体)相互交配产生的受精卵在胚胎发育早期注射微量胰岛素,生出的小狗就表现出长尾性状(乙群体).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胰岛素在小狗胚胎发育过程中是否引起基因突变(设计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实验思路:__                    
②结果及结论:__
2019-11-06更新 | 7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9 .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抗虫基因A和抗除草剂基因B成功导入植株W(2n=40)的染色体组中。植株W自交,子代中既不抗虫也不抗除草剂的植株所占比例为1/16。取植株W 某部位的一个细胞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产生4个子细胞。用荧光分子检测基因A和基因B(基因A、基因B均能被荧光标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植株W获得抗虫和抗除草剂变异性状,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B.若4个子细胞都只含有一个荧光点,则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40
C.若有的子细胞不含荧光点,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过基因重组
D.若4个子细胞都含有两个荧光点,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过20个四分体
2018-05-26更新 | 3038次组卷 | 16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聊城市2018届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
10 . 某雌性动物的2对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其卵巢中的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B、Ab、aB、ab,原因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
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C.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发生了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D.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发生了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2017-10-12更新 | 3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