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因重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4 道试题
1 . 聚苯乙烯[(C8H8)n]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热塑性塑料,常被用来制作承受开水温度的一次性容器等。但聚苯乙烯对人体具有一定的致癌性,且聚苯乙烯在自然状态下很难被分解,采用填埋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会对土壤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科研人员从黄粉虫肠道中发现一些能够降解聚苯乙烯的微生物,并将之分离出来,相关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获取能够降解聚苯乙烯的微生物,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水、碳源、______(填2种)等基本成分,其中碳源是______。配制好的培养基常采用______法进行灭菌。
(2)通过选择培养可以______,从而能够确保从样品中分离到能够降解聚苯乙烯的微生物。将选择培养获取的微生物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据图分析,图中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获取了三株微生物YT1、YT2、C1,将等量的三种微生物分别接种在含聚苯乙烯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60天后检测聚苯乙烯的降解率,结果如表所示。

菌株

YT1

YT2

C1

聚苯乙烯的降解率/%

0.75

0.39

0.63

①据表分析,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②为了进一步培养出更高效的能够降解聚苯乙烯的微生物,研究人员将YT1和C1菌株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筛选出C2菌株,其降解率比上述三种菌株高,经检测发现是菌株Cl的基因整合了菌株YT1的部分基因从而提高了对聚苯乙烯的降解效果,该过程发生的变异是______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第二中学高三模拟考试理综试卷-高中生物
2 . 典型的褐花杓兰的花呈深紫色,典型的西藏杓兰的花呈紫红色,两者都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且分布区域有一定交叉,它们能自然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后代花色呈现从浅红到深紫等一系列过渡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褐花杓兰和西藏杓兰会在分布交叉的区域协同进化
B.后代花色呈一系列过渡类型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C.后代花色呈一系列过渡类型可能与土壤条件等环境因素有关
D.褐花杓兰和西藏杓兰属于同一物种
3 . 腐食酪螨是一种常见的储藏物害螨,其因个体微小、无飞行能力、迁移能力有限等,常滋生在储藏粮食、饲料等物品的仓库中。研究人员通过对细胞色素b基因(Cytb)序列分析,得出腐食酪螨4个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均较高,这为储藏物螨类可持续防控提供了参考。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腐食酪螨的遗传多样性取决于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B.Cytb序列的差异可体现不同腐食酪螨亲缘关系的远近
C.腐食酪螨可随着粮食贸易活动而实现较高水平基因交流
D.不同地理种群的腐食酪螨可能都具有较高的环境适应性
今日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示范性高中三模生物试题
4 . 如图为某女性4号和9号染色体上相关基因组成(图1)及其产生的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中相关基因组成(图2)。已知E基因控制面部雀斑,ABO血型基因(IA、IB、i)和髌骨发育不全基因(N)都位于9号染色体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涉及的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产生该次级卵母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等位基因的分离一定发生在同一时期
D.若不考虑突变和基因重组,该女子与同基因型男性婚配,后代为无雀斑、A型血且髌骨发育正常的概率为1/16
昨日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泰安肥城市高考仿真模拟(二)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关于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亚硝酸盐等物质可以改变核酸的碱基,进而诱发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产生的新基因可作为进化的原材料
C.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变化均称为染色体变异
D.利用单倍体育种得到的二倍体植株,每对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一般是纯合的
7日内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吉大附中实验学校高三下学期考前适应考试生物试题
6 .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3)题。
细菌之间的基因重组
细菌之间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基因的交流,从而增大对环境的适应。
第一种细菌的基因重组现象发现于1946年。微生物学家Lederberg筛选出两种突变细菌,A缺乏合成甲硫氨酸的能力,B缺乏合成苏氨酸的能力。A、B菌均有链霉素抗性和敏感性两种亚型。链霉素敏感细菌在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中不会死亡,但是没有增殖能力。Lederberg发现只有链霉素敏感A菌与链霉素抗性B菌混合后的产物,在不含甲硫氨酸和苏氨酸的选择培养基上长出菌落。经研究发现,这种称为接合的现象需要细菌之间的直接接触,经由一种特殊通道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入受体菌中实现基因重组(图1)。

第二种细菌的基因重组也是Lederberg发现的。他在装有DNA酶的培养液的U型管两侧分别培养合成代谢突变菌I及合成代谢突变菌Ⅱ,二者之间用只允许病毒和大分子物质透过的滤膜隔开(图2),经过抽吸后,将培养Ⅱ一侧的菌液涂布在无添加的基本培养基上,长出了野生型菌。这种现象显然不是接合的结果,在Ⅱ侧的菌液中发现的噬菌体P揭晓了答案。P能侵染细菌并将其DNA整合到细菌拟核DNA中,一定条件下合成子代噬菌体并裂解细菌。偶然情况下,P外壳错误包装宿主细菌的部分DNA片段,释放后再侵染其他细菌时,所携带的原细菌DNA片段与后者发生基因重组。这种借由病毒的细菌基因重组称为转导。
此外,Avery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细菌还能够通过直接吸收外界游离DNA片段来实现基因重组。多种基因重组方式令细菌具有更强的基因交流能力,滥用抗生素引发的超级细菌感染事件频频发生,对人类医疗、畜牧养殖等产业提出了严峻挑战。
(1)图1实验中,Lederberg在筛选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菌时,使用的选择培养基除了基本营养物外,还需要添加__________。两种突变细菌中,供体菌是__________(填“A”或“B”),在选择培养基中长出菌落的原因是__________
(2)①图2实验中,Lederberg能排除野生型菌的出现来源于接合或转化的原因是_________
②研究者利用野生菌(T+L+C+)作为供体菌,合成代谢突变菌做受体菌(TLC)。使用__________法在选择培养基上对受体菌转导情况进行计数,发现T+的菌落中,有47%同时也是L+,但只有2%同时也是C+。结合实验结果,针对野生菌中3个基因在DNA上的排列顺序,提出合理假设__________
③为进一步验证假设,请设计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
(3)利用本文信息,从进化与适应的角度阐明滥用抗生素引发超级细菌感染致病的原因:_________
7 . 生物个体基因数目扩增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多倍体,②基因重复,③转座(转座子是一类可在基因组中发生位置移动的DNA片段,其移动过程被称为转座),④反转录转座(mRNA反转录的DNA插回基因组中)。下列关于变异和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生物均可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从而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同源多倍体形成后,生物体内的核基因和染色体均可能成倍增加
C.种群内某个个体发生基因重复即标志着种群发生了进化
D.转座可实现基因重组且会导致新性状的出现
8 . 遗传物质的改变可能会导致生物性状发生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的实质就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
B.“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基因突变和精卵随机结合
C.在自然条件下,互换导致的基因重组并不会普遍发生在各种生物类群中
D.利用CRISPR/Cas9系统对基因的特定碱基进行修改,原理是基因重组
9 . 下图为人类某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I、II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基因b的转录方向为从左向右,其启动子和终止子分别位于片段I和II中
B.在转录时,图示I、II片段不需要解旋
C.若a—b—c变为a—B—c,该变异一定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D.基因a、b、c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7日内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济源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生物模拟试卷 
10 . 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雄性小鼠(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仅显示部分染色体),若该细胞后续能进行正常的分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正在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B.该细胞产生的含异常染色体的精细胞的基因型为bY和'aBXA
C.该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
D.该细胞在减数分裂Ⅱ后期会发生A和A基因分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