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因重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6 道试题
1 . 某同学绘制了一基因型为BbXDY的果蝇(2N=8)体内某细胞分裂的局部示意图(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图示推测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质均等缢裂
B.该细胞未绘制的另一极应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8个DNA分子
C.该细胞经过分裂最多能得到4种配子
D.该细胞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7日内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市贵阳市第一中学高考适应性月考(八)生物学试题
2 . 减数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可分别将自身两端粘在一起,着丝粒分裂后,2个环状染色体互锁在一起,如图所示。2个环状染色体随机交换一部分染色体片段后分开,分别进入2个子细胞,交换的部分大小可不相等,位置随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图示结构的细胞正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
B.两个环状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将会导致基因重组
C.上述染色体发生互换造成后代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D.若某动物基因型为Ee,其可能产生基因型为EE的配子
2024-05-2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3 . 生物个体基因数目扩增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多倍体,②基因重复,③转座(转座子是一类可在基因组中发生位置移动的DNA片段,其移动过程被称为转座),④反转录转座(mRNA反转录的DNA插回基因组中)。下列关于变异和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生物均可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从而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同源多倍体形成后,生物体内的核基因和染色体均可能成倍增加
C.种群内某个个体发生基因重复即标志着种群发生了进化
D.转座可实现基因重组且会导致新性状的出现
4 . 真核细胞转座子有逆转录转座子和 DNA 转座子之分,可在染色体内部和染色体间转移。该过程依托转座酶将转座子两端特定序列进行切割,再将其插入到DNA分子的特定位点中,具体机制如下图①和②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转座酶和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均可破坏磷酸二酯键
B.转座引起的变异类型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DNA转座子只改变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总数保持不变
D.逆转录转座子通常存在于外显子等不易于转录的区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雄性个体(2n)的基因型为AaBb,其某个精原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产生的某个子细胞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
B.基因A、a出现在一条染色体上的原因不可能是基因重组
C.与该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个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
D.该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能会产生3种基因型不同的精细胞
6 .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根据靶基因序列设计向导 sgRNA,精确引导核酸酶 Cas9 切割与sgRNA配对的DNA,相关酶在修复断裂DNA 的过程中会改变连接部位的碱基序列。科研人员通过删除编码PD-1蛋白基因的2、3、4片段造成蛋白质的功能缺失,制作 PD-1 基因敲除鼠的流程如图1所示。将体外转录获得的 Cas9 mRNA 和 sgRNA 导入小鼠的受精卵中,获得了 12只基因编辑小鼠。利用 PCR 鉴定小鼠的基因型,电泳结果如图 2 所示。已知P1 和 P2 是 PCR 的引物。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敲除2、3、4片段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B.敲除前,根据敲除的位置需要设计3个sgRNA
C.图2中,4和12个体杂交的子代均为敲除纯合子
D.图2中,3、5、7个体的体内均能检测到 PD-1
7 . 某雄性二倍体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XEY,其中基因A和B、基因A和b分别连锁在一条染色体上,该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为AbY、aBY、AbXEXE和AB。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等位基因B/b和E/e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可能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一个基因A突变为a
C.减数分裂Ⅱ后期,X染色体和Y染色体没有分离
D.减数分裂Ⅰ前期,初级精母细胞发生了基因重组
8 . 某植物的雄性不育(以下简称不育)性状受细胞核基因D控制,矮秆性状受细胞核基因M控制。科研人员利用不育植株甲与矮秆植株乙杂交,培育了基因D与M紧密连锁的品种丙,丙与高秆品种杂交,后代中矮秆个体全为不育,高秆个体全为可育。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育植株不能产生可育花粉,但能产生正常雌配子,因此在杂交育种时,具有的优点是______
(2)让甲植株与乙植株杂交,具体的操作过程是______;杂交后代总是分离出50%可育株和50%不育株,出现该性状分离比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3)将丙植株与高秆品种杂交时,后代中偶尔会出现矮秆可育植株和高秆不育植株,推测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_______
(4)将可育基因S导入丙幼胚细胞,发育的植株表现为矮秆雄性可育,某研究小组推测S基因导入植株后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能存在下图所示的几种情况,请设计实验探究S基因所在位置(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互换)。

实验思路:让导入S基因的植株进行自交,并统计自交后代的性状及比例关系。
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
9 . 某种动物(2n=6)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了一次染色体的异常分离。图示其分裂进行至T1、T2、T3时期的三个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的数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处于T1时期的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B.处于T2时期的细胞中可能含有同源染色体
C.处于T3时期的细胞中Y染色体数量可能为0或2
D.最终形成的4个精细胞染色体数目都不正常
2024-04-09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昭陵实验学校等多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人类Y染色体上SRY基因可控制原始性腺细胞发育成睾丸而不是卵巢。下图为一家四口的性染色体组成情况,B、b表示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对24条染色体进行测序
B.丙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但表现为男性
C.丙和丁都得了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D.丙异常的原因是甲产生异常配子所致,丁异常的原因是乙形成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2024-04-0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昭陵实验学校等多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