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参与的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内转变为a、b、c等细胞的过程被称为__________,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a是__________细胞。
(2)③过程是在X的刺激和a细胞等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这属于_________免疫。⑤过程的产物Y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
(3)若X是禽流感病毒,则患者彻底消灭X必须依靠a增殖分化的淋巴细胞去裂解____________。如果X是HIV,则由于图中______(填图中小写字母)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而死亡。
2020-03-2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引起的疾病
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
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
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
2020-03-2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10高二下·甘肃天水·期末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3 . 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未切除和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A.造血干细胞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D.吞噬细胞
2020-03-21更新 | 896次组卷 | 7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6-2017高二下学期会考模拟练习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列有关免疫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记忆细胞第二次受抗原刺激时都能迅速产生抗体
B.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遭到刺激后都不断进行分裂
C.一个浆细胞内的基因数与其产生的抗体数是相等的
D.浆细胞寿命比记忆细胞短,但内质网更发达
5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巨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起作用
B.淋巴细胞不需要抗原的刺激,就能形成效应细胞
C.只要接触到一次某抗原,记忆细胞就能永远记住该抗原的特征
D.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6 . 疟疾是由疟原虫侵入人体导致的疾病。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疟原虫可侵入人的红细胞和肝细胞,其代谢产物和红细胞碎片等被____________细胞摄取,然后该细胞会产生内源性致热原等物质,这些物质会作用于下丘脑的________,最终由于__________收缩导致血流量降低、面色苍白:_________收缩,引起寒战。
(2)疟原虫侵入机体后,可促使T细胞分泌_________,该物质作用于__________细胞使其分化为浆细胞并分泌__________,此物质与疟原虫结合并凝集,阻断其传播扩散。此外,疟原虫的一些抗原作用于T细胞,使其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进而特异性地杀伤_________细胞。
(3)用青蒿素治疗疟疾,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7 . CAV-16是一种病毒,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和其他并发症。下列有关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CAV-16侵入后会导致T淋巴细胞分裂分化形成记忆T细胞
B.吞噬细胞吞噬CAV-16病毒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针对CAV-16的免疫过程涉及细胞识别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痊愈患儿再次感染CAV-16会直接导致记忆B细胞分泌抗体
2020-01-2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8 . 关于HIV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在活细胞外能大量增殖
B.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检出HIV这种病毒
C.HIV主要攻击B细胞,使人体无法产生抗体
D.HIV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
2020-01-2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因发现了用于治疗癌症的免疫调节抑制策略而获得了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发现在T细胞表面有CTLA-4蛋白,在识别目标并接受启动信号时,使T细胞活性降低,起到免疫刹车作用,从而减弱对癌细胞的攻击,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A.CTLA-4的形成需要T细胞内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参与
B.同一个体中的癌细胞与T细胞的核基因是不同的
C.可通过注射CTLA-4抗体的方式,使癌细胞逃脱免疫系统的监控
D.癌细胞被攻击清除主要依靠细胞免疫产生的效应T细胞,此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2019-11-26更新 | 28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清华大学2019年11月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高三理综生物试题
10 . L病毒可侵染小鼠的脑膜细胞,引起脑膜炎,L蛋白是L病毒的抗原蛋白。科研人员分别给野生型小鼠转入不同基因,建立了两种模型小鼠。小鼠M在胰岛B细胞表面特异性表达L蛋白,小鼠N在T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表达L蛋白受体。请回答下面试题。
1.关于构建转基因模型小鼠M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以L蛋白基因的mRNA为模板逆转录获得cDNA
B.获得的cDNA与含有胰岛素基因特异性启动子的载体连接
C.通过显微注射法可将重组DNA导入小鼠的受精卵细胞
D.筛选得到的小鼠M的T淋巴细胞被免疫细胞攻击
2.将小鼠M和小鼠N杂交,杂交后代中仅在胰岛B细胞表面表达L蛋白、仅在T淋巴细胞表面表达L蛋白受体、两种细胞表面皆不表达、既在胰岛B细胞表面表达L蛋白也在T淋巴细胞表面表达L蛋白受体的小鼠(记为小鼠X)各占1/4,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 (   
A.小鼠M和小鼠N均为转基因杂合子
B.转入的不同基因遗传可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两种细胞表面皆不表达的个体为野生型
D.小鼠X为L蛋白和L蛋白受体基因的纯合子
3.科研人员给上述杂交后代的四组小鼠注射L病毒,结果及推测合理的是             
A.仅表达L蛋白的小鼠不患糖尿病,其胰岛B细胞不会被效应T细胞攻击
B.仅表达L蛋白受体的小鼠患糖尿病,其T淋巴细胞被L病毒攻击
C.皆不表达的小鼠患糖尿病,其胰岛B细胞会被效应T细胞攻击
D.小鼠X患严重的糖尿病,其胰岛B细胞会被效应T细胞攻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