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实例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为探究大气CO2浓度上升及紫外线(UV)辐射强度增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人员人工模拟一定量的UV辐射和加倍的CO2 浓度处理番茄幼苗,直至果实成熟,测定了番茄株高及光合作用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见下表。请分析回答:

分组及实验处理

株高(cm)

叶绿素含量(mg · g- 1

光合速率(μmol·m- 2·s- 1

15天

30天

45天

15天

30天

45天

A

对照(自然条件)

21.5

35.2

54.5

1.65

2.0

2.0

8.86

B

UV照射

21.1

31.6

48.3

1.5

1.8

1.8

6.52

C

CO2浓度倍增

21.9

38.3

61.2

1.75

2.4

2.45

14.28

D

UV照射和 CO2浓度倍增

21.5

35.9

55.7

1.55

1.95

2.25

9.02

(1)光合作用中,CO2在叶绿体__________中与C5结合,形成的C3,这一过程叫_____。部分C3在光反应提供的______ 的作用下最终形成葡萄糖,这样光能就转化为糖分子中的化学能。
(2)据表分析,C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_______,加快了暗反应的速率;另一方面是由于______增加,使光反应速率也加快。D组光合速率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说明CO2 浓度倍增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以_______UV辐射增强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3)由表可知,CO2 浓度倍增可以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有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CO2参与了植物生长素的合成启动有关。要检验此假设,还需要测定A、C组植株中生长素的含量。若检测结果是C组生长素含量________(用“大于/小于/等于”作答)A组,则支持假设。
2021-09-22更新 | 48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某种油菜的黄化突变体叶片呈现黄化色泽。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降低。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相关指标见下表。

材料

叶绿素a/b

类胡萝卜素/叶绿素

净光合速率

molCO2•m-2•s-1

胞间CO2浓度(molCO2•m-2•s-1

呼吸速率

molCO2•m-2•s-1

突变体

9.30

0.32

5.66

239.07

3.60

野生型

6.94

0.28

8.13

210.86

4.07


(1)CO2浓度通过直接影响______________的产生来影响光合作用强度。若适当降低CO2 浓度,短时间内叶绿体中[H]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的减少使叶片呈现黄化色泽。突变可能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叶绿素a向叶绿素b转化的过程。另据测定,突变体处于发育初期的叶片,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值为0.48,可以推测,类胡萝卜素在色素组成中所占的比例随叶片发育逐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突变体叶片中叶绿体的CO2的消耗速率比野生型低__________μmolCO2·m-2·s-1。研究人员认为气孔因素不是导致突变体光合速率降低的限制因素,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苗期相比,野生型油菜发育到越冬期时,叶内脱落酸和生长素所占百分比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3 . 黄瓜为中国各地主要蔬菜之一,含有丰富的营养,包括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钾,十分适合长期食用。黄瓜播种时并未考虑种子入土的方向,但所有种子萌发的幼苗都是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如图。请分析回答。

(1)幼苗出土前,影响图中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该环境因素使根部和茎部的生长素______,由于______,结果A侧生长慢于B侧,C侧生长慢于D侧,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
(2)推测图中能够反映生长素作用特点的现象是______
(3)有科学家认为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科研人员做了这样的实验:将黄瓜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结果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的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为了使实验更严谨,你觉得还需做怎样的操作______
(4)生长素还可以促进果实发育,用一定浓度的2,4-D处理可以获得无子果实。有人据此认为食用2,4-D处理的果实会使女性不孕,请你结合所学批驳这一观点_____
2024-01-2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4 . 图甲为一株水平放置的大豆幼苗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图乙和图丙为横放后1-4处生长素相对浓度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虚线代表既不促进也不抑制时的生长素浓度,则虚线上方代表起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时的生长素浓度。
(2)通常情况下,幼苗根尖或者芽尖产生的生长素通过_____方式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3)图乙中A1曲线对应图甲_____(填“1”、“2”、“3”或“4”)处的生长素相对浓度。测量发现,图乙中的C比图丙中的D低,原因是_____
(4)农业上可给种子施加植物生长调节剂以促进萌发,而不直接施用植物激素,这是因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_____等优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_____共同完成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仔细观察下列四个图,图一是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图二是水平放置于地面的玉米幼苗根与茎的生长情况;图三是已出现顶端优势的植株;图四是生长素浓度与根(或芽、茎)生长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实验一段时间后,燕麦胚芽鞘________生长,原因是________处的生长素浓度较高,细胞纵向伸长生长较快。
(2)图二中实验一段时间后,玉米幼苗根______生长,原因是________处的生长素浓度较高,细胞生长慢。玉米幼苗茎________生长,原因是________处的生长素浓度较高,细胞生长较快。
(3)图三所示三个芽中,________处的生长素浓度最低,原因是该处产生的生长素不断往________处运输,由此可以推断: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具有极性,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四中BC段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此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芽生长的关系,则在同一植株中用此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根和茎生长的关系时,B点应分别________移动。
(5)图一至图四中,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如下图:图甲为横放的植株,图乙和图丙为横放后1~4处生长素浓度变化曲线(虚线代表生长素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的浓度),图丁为种子萌发过程中几种激素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1931年,科学家首先从尿中分离出了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为_____________
(2)图甲中幼苗根尖或者芽尖产生的生长素通过______向形态学下端移动,通常出现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受到单方向刺激后导致生长素_____________,进而出现弯曲生长。
(3)图甲幼苗横放后,1、2处起始浓度变化为图________(填“乙”或“丙”)对应的曲线,图乙中C对应的浓度比图丙中D对应的浓度要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根的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生理特性具有___________
(4)从图丁曲线分析,_____________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这种激素对果实的作用效果是促进果实的_____________
(5)结合图丁曲线及激素作用分析,细胞分裂素先增加,赤霉素后增加的原因可能是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细胞先_________,后____________
2021-02-17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单侧光和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根和茎生长的影响。分析回答:

(1)据图甲可知,该植物幼苗的茎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n(如图乙所示),则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
(2)据图乙可知,根和茎对生长素反应的敏感程度依次为__________,据此推测根的向光侧和背光侧分别对应图乙中的_________点,根的背光生长现象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特点。
(3)有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验证“植物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在幼根处进行极性运输”,请绘图表示实验组结果并标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先用某种抑制剂(不破坏IAA、不影响细胞呼吸)处理实验根尖切段,再重复(3)实验,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接受琼脂块中均检测不到放射性,则该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