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实例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如图是生长素作用与其浓度关系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具有顶端优势的植物,其侧芽生长素浓度___顶芽浓度,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主要合成部位是___
(2)向光生长的幼苗,若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B点对应浓度,则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___
(3)某课题研究小组为探究生长素类调节剂—α—萘乙酸(NAA)的生理作用,用玉米试管苗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浓度(mg/L)平均每株生根数(条)平均根长(cm)
0.27.810.0
0.37.49.6
0.46.39.4
0.55.98.8
由上表可知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从表中数据不能确认___是该实验最适宜的浓度,理由是___
2024-01-2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下表是某同学所做的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柳树插条生根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编号1234567
生长素溶液浓度(mol/L)0(清水)10-1410-1210-1010-810-610-4
平均根长(cm)2.02.43.23.86.14.93.1
A.本实验处理方法可用浸泡法和沾蘸法,沾蘸法处理时间较短
B.由表可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柳树插条生根具有两重性
C.由表可知,促进柳树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10-10mol/1~10-8mol/L
D.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促进植物生长的实质是使细胞长度伸长
3 . 乙烯是植物代谢过程中合成的一种植物激素,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合成乙烯的前体物质是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已有研究表明,乙烯能够影响黑麦的抗低温能力。某研究小组以拟南芥为材料,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一:分别使用含有ACC和不含ACC的MS培养基培养拟南芥,然后统计其在相应温度下的存活率,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二:为研究内源性乙烯的作用,研究人员构建了拟南芥的乙烯合成量增多突变体(突变体1)和乙烯合成量减少突变体(突变体2),并在相应温度下统计其存活率,结果如图2所示。

(1)乙烯在植物体各个部位均有合成,能通过在细胞之间传递_____进而实现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主要功能是促进果实的_____等。
(2)实验一的自变量有_____,实验结果表明,外源性乙烯能够_____拟南芥的抗低温能力。
(3)根据图1、图2结果可知,内源性乙烯与外源性乙烯的作用效果_____。生长素和乙烯在叶片的脱落过程中具有_____作用。
(4)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在猕猴桃果实的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微少,但非常重要。一般来说,从细胞水平看,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通过调控_______________等方式实现的。资料一图中,已知激素A、C能协调促进细胞分裂的完成,激素C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则激素A的作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由图可知,果实发育过程中不同激素的调节还往往表现出一定的_______________
2023-01-04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七中等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下表是植物不同部位各种激素的相对浓度,请分析回答:
部位激素的相对浓度
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
茎尖+++++++++
幼叶++++++
伸长茎++++
   
成熟叶+++
   ++
+++表示含量高;++表示含量中等;+表示含量低;—表示无

(1)目前公认的植物激素共有五大类,除上表中的四大类外,植物体内还有一类物质也属于植物激素,该激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
(3)幼叶和伸长茎中都不含有细胞分裂素,而含有较多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则对幼叶和伸长茎的生长的合理解释是:他们的生长主要是通过细胞的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
(4)以上可以看出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5)在实际生产中,农户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与单子叶农作物混生的双子叶杂草。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影响,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图中_______(填字母)左右。
2021-01-1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水东中学2020-2021高二上学期期中(选择性考试)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影响豌豆植株侧芽生长长度(单位:mm)的实验,连续观察几天,结果见下表。分析回答问题:

操作

第1天

第3天

第5天

第7天

第9天

顶芽保留

0

0

0

0

0

去顶芽,切口涂抹生长素

0

2

5

7

10

顶芽保留,侧芽涂抹细胞分裂素

0

10

20

40

60

去顶芽

0

20

40

60

80

去顶芽,切口涂抹赤霉素

0

30

65

140

140


(1)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____________的分子。
(2)经研究发现,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远高于顶芽,但顶芽的生长素仍可向侧芽运输,这说明此过程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甲、乙、丁,可知________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比较___________,可知赤霉素能明显促进侧芽的伸长;比较甲、丙、丁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者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细胞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据此分析,生长素类似物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处理前处理后
DNA:RNA:蛋白质1:3.1:111:5.4;21.7

2016-12-13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广东省茂名市高三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6 . 2.4-D是生长素类调节剂,科研小组探究a、b、c三种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葡萄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结果如甲图所示。
   
(1)与生长素相比,2.4-D具有_____________等优点。
(2)若选用带顶芽的葡萄茎段作实验材料,要对其进行去除顶芽处理,目的是______
(3)根据甲图所示的结果,a、b两种浓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在a浓度的2.4-D溶液作用下,葡萄茎段侧芽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生长。
(4)进一步探究2.4-D促进葡萄茎段侧芽生长的最适浓度X(乙图)时,可将甲图实验称为这个实验的预实验,进行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b、c浓度在乙图的分布有_________种可能性。
(5)若浓度b>c,某同学在b、c浓度之间设计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对葡萄茎段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葡萄茎段侧芽的生长量。对所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b、c浓度之间未出现峰值。参照该同学的实验,在下一个实验中,你应该在_____________(浓度范围)设计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进行实验,才能达到本实验的目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