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实例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玉米根尖处于垂直状态时,茎芽中合成的生长素(IAA)通过中柱运输到根尖,均等地分布在根冠的各个方向;将玉米幼苗水平放置时,幼根会弯向下方生长。科研人员建立下图所示模型解释上述现象产生的机理。

推测弯曲生长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
A.含淀粉体的根冠细胞感受重力变化
B.根冠细胞中生长素载体重新分布
C.根冠中的生长素向伸长区运输
D.根尖近地侧的伸长区细胞生长更快
2 . 某实验小组开展了探究吲哚乙酸(IAA)对月季插条生根作用的活动,结果如下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不同浓度的 IAA 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应不同
B.本实验可以不设用蒸馏水处理扦插枝条的对照组
C.要使扦插枝条生出相同数目的根,所需 IAA 的浓度一定要相同
D.IAA 超过一定浓度范围能抑制扦插枝条生根
2022-05-07更新 | 189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0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理综生物卷
3 . 在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萌发过程中,幼苗顶端形成“弯钩”结构。研究发现,弯钩的形成是由尖端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研究者探究SA(水杨酸)和ACC(乙烯前体)对弯钩形成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弯钩形成体现了生长素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性
B.SA和ACC对弯钩形成具有协同作用
C.ACC可能影响生长素在弯钩内外侧的分布
D.弯钩可减轻幼苗出土时土壤对幼苗的损伤
2022-04-10更新 | 206次组卷 | 16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一模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植物根系结构(包括主根与侧根)具有高度可塑性,侧根分支对有效利用土壤养分具有重要意义。科研人员对NH4+影响侧根分支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1)将三组拟南芥幼苗(如图1)分别培养在不同培养基中,处理及结果如图2所示。

①侧根发育受生长素(IAA)的调控,在幼苗阶段,幼苗顶端合成的IAA______到侧根,调节侧根的分支。
②比较Ⅰ、Ⅱ组结果,说明NH4+______;比较Ⅱ、Ⅲ组结果,说明______;据此推测NH4+对侧根分支的影响与IAA有关。
(2)将拟南芥幼苗种植在无氮元素但pH不同的土壤中,侧根分支情况如图3。

①图3结果表明,与正常土壤(pH5.7)相比较,_________
②科研人员发现,有NH4+的土壤中,野生型拟南芥幼苗侧根周围的pH降低,而敲除NH4+运输载体的拟南芥幼苗,侧根周围的pH并未降低,推测________导致细胞外pH降低。
植物体内广泛存在IAA,其运输受到pH的影响。IAA是弱酸性的,在细胞中常以阴离子(IAA-)形式存在,与H+结合的IAA-(IAAH)易于跨细胞膜运输。

(3)侧根起源于中柱鞘细胞,而表皮细胞和皮层细胞细胞壁的机械阻力阻碍侧根分支的形成。请结合图4的模型及上述实验结果,解释NH4+促进侧根形成的机理_________
(4)植物在不同环境中生长时,根系周围的营养状况往往有差异,请阐述NH4+等养分诱导侧根分支对植物生长的意义_________
2021-05-12更新 | 115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拟南芥种子萌发时,下胚轴顶端形成弯钩(顶钩,如图1),在破土而出时起到保护子叶与顶端分生组织的作用。为研究生长素(IAA)与顶端弯曲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1)拟南芥种子萌发时,顶端分生组织产生的IAA__________至顶钩处,促进细胞的__________生长。由于IAA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顶钩两侧细胞生长状况不同,因而弯曲度发生改变。
(2)科研人员发现一株TMK基因缺失的突变体(tmk突变体),用__________法将含TMK基因的T-DNA转入tmk突变体中,分别测定三种不同拟南芥种子萌发时,顶钩处的弯曲度,得到图2所示结果。实验结果显示__________
(3)科研人员进一步测定了三种植株顶钩弯曲处内外侧(如图3)的细胞长度,这是__________水平的检测,结果如图4。据实验结果推测,tmk突变体顶钩弯曲度改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

(4)科研人员推测,不同浓度的IAA可能通过TMK蛋白调控细胞生长(机理见图5),在IAA浓度较高时,tmk突变体无法剪切TMK蛋白。

一种从分子水平证实这一推测的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7-06更新 | 53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北京市海淀区北大附中高三考前阶段性测试生物试题
6 . 油菜素内酯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类植物激素,为了研究其作用和作用机理,我国科研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1)列举两个植物激素调节的植物具体生命活动过程________________
(2)用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的类似物24-eBL处理拟南芥幼苗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幼苗下胚轴和幼根的长度,结果如图1。实验结果表明24-eBL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为了研究油菜素内酯的作用机理,科研人员研究了油菜素内酯对生长素在拟南芥幼根中运输的影响。
①实验组操作:配制含有______的固体培养基,在其将要凝固时滴在用_________处理过的拟南芥幼根切段的图2箭头所示的位置上,一段时间后取方框内的部分进行检测,结果如图3。

②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
(4)要得出“24-eBL是通过影响生长素的运输来影响幼根生长”的结论,还需设计怎样的实验?请完成实验设计。

实验材料

实验处理

检测指标

对照组

_______

d_____

______

实验组

_______

d_____

______


a.野生型植株   b.生长素转运蛋白缺陷植物   c.油菜素内酯合成缺陷植株
d.不处理   e.用放射性标记的生长素处理根尖   f.用24-eBL处理植株
g.检测根长   h.检测幼根基部放射性强度   i.检测生长素转运蛋白表达情况
2020-04-19更新 | 4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北京市海淀区人大附中高三一模模拟练习生物试题
7 . 研究发现,正在生长的植物细胞具有“酸生长”特性,即pH4~5的溶液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为了研究这一现象的内在原因,研究者用黄瓜幼苗快速生长的下胚轴切段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问题:
(1)多细胞植物体的伸长生长是细胞数量和/或________增加的结果。
(2)如图1所示,研究者通过冰冻融化去除下胚轴切段中的原生质体,仅剩________,经这种处理后的下胚轴切段称为Y。
(3)由图可知,对Y进行的实验处理为:________
(4)图2结果表明,Y的特性是①________;决定这种特性的物质最可能是②________(选填:纤维素/果胶/蛋白质)。
(5)研究者发现生长素可通过诱导细胞膜外环境的pH值降低,促进细胞生长。已知植物细胞膜上有H+泵、水通道、生长素受体、钾通道、蔗糖运载体等。在上述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请选用已知信息,提出生长素促进细胞生长的一种可能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为研究IAA(生长素)对番茄子房发育成果实的调节,科研人员做了系列实验。
(1)科研人员将处于花蕾期的番茄花分成4组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
组别1组2组3组4组
实验处理授粉未授粉
不涂抹IAA不涂抹IAA在子房上
涂抹IAA
在花柄上
涂抹IAA
果实平均重量(g)4.105.30
①1组番茄花发育成果实,其子房生长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于发育着的_______
②比较2、3组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
③依据3、4组实验结果,推测IAA不能______
(2)根据上述推测,科研人员认为芽产生的生长素并不用于调节子房发育成果实。为此,科研人员建立了图1所示的研究模型。请利用该模型,完成验证该推测的实验方案并预期结果。
实验处理放射性检测结果比较
3H-IAANPAa段b段c段d段
Ⅰ组施加施加Ⅰ组<Ⅱ组
Ⅱ组
注:NPA为生长素运输阻断剂。
①表中Ⅰ组应在图1的________(选填“1”、“2”或“3”)处施加3H-IAA,在________(选填“1”、“2”或“3”)处施加NPA。
②Ⅱ组“?”处的处理从左到右依次应为____
③请在表中填写a、b、c段的预期结果。_____
(3)为进一步研究IAA对果实发育的调节作用,科研人员将处于花蕾期的番茄花分成4组,实验处理及各组所结果实平均重量如图2所示(图中“+”表示在花柄处施加NPA,“-”表示未进行该处理)。
据图2分析,授粉后在花柄处施加NPA导致番茄不能结实的原因是:__________

(4)在果业生产中,有人质疑生长素类似物的使用会导致儿童性早熟。请你结合激素调节相关知识,撰写一段文字,向公众进行科学解释。
______
9 . 为研究细胞分裂素对生长素合成的影响,将生长10天的拟南芥幼苗分别置于添加est(细胞分裂素合成诱导剂)和BAP(细胞分裂素类似物)培养液中培养24小时,结果如图所示。以下推测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幼叶和根系中生长素的合成
B.成熟叶片中生长素的合成不受细胞分裂素合成诱导剂的影响
C.幼叶和根系细胞对细胞分裂素敏感,成熟叶片细胞比较迟钝
D.随着幼苗的不断长大,细胞分裂素的促进作用会更显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