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已知干旱会使植物体内脱落酸(ABA)含量上升,科研人员推测小麦ABA受体基因过表达会增强其抗旱能力。为验证此推测,某科研小组利用ABA受体基因过表达的转基因小麦L8品系开展研究,结果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植物体中,ABA的主要作用是____(答出2点)。由图1结果可知,在干旱条件下,L8品系的____均优于野生型的。
(2)科研小组对干旱环境下小麦气孔开闭的相关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由图2可知,干旱环境下,ABA的合成和分泌增多,叶肉细胞的渗透压____(填“增大”或“减小”),____增大,导致气孔关闭。

(3)已知保卫细胞(组成气孔的细胞)失水会导致气孔关闭。为进一步验证气孔开放度减小是由ABA引起的,该科研小组研究ABA作用的相关机制如图3所示。据图分析,ABA导致气孔开放度降低的机制是____

2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棉花分子遗传改良创新团队全面分析了油菜素内酯(BR)对陆地棉纤维伸长的调控网络,如图所示。BR能与细胞膜上的受体(GhBRI1)结合,通过核心转录因子GhBES1调控GhKCSs介导的超长链脂肪酸(VLCFAs)的合成,进而促进棉纤维细胞伸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BR是由植物的内分泌腺分泌的信号分子
B.BR通过调控细胞内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棉纤维伸长
C.VLCFAs先在核糖体上合成,然后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
D.BR对细胞的作用效果与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效果类似
3 . 赤霉素(GA)在拟南芥下胚轴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该过程受到水杨酸(SA)的影响。
(1)GA与SA都是植物激素,它们是由植物体内产生,对植物生长发育起_______作用的有机物。
(2)GA促进下胚轴生长的主要机理是:GA与GA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促进抑制生长的D蛋白降解。为研究SA对GA作用的影响,研究者开展了一系列实验。
①用GA与SA处理野生型拟南芥,一段时间后测定其下胚轴的长度(图1)。从图1可以看出,在影响下胚轴生长方面,两种激素的作用效果_______。结合前人研究,推测SA可能抑制GA介导的拟南芥下胚轴生长。   

②用SA处理野生型和npr1突变体拟南芥(见图2),可知突变体对SA处理_______(选填“敏感”或“不敏感”)。研究发现当SA存在时,NPR1与某物质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可促进GA受体降解。推测经SA处理后,与野生型相比,npr1突变体中的GA受体_______
③为进一步验证SA能抑制D蛋白的降解,且该过程依赖NPR1。请在图3中补充另外2个组中使用的实验材料及对应的实验处理_______          

(3)结合上述研究,请写出SA抑制GA介导的拟南芥下胚轴生长的作用机制_______
4 . 植物对病原菌的过度防御会引起植物衰老,平衡植物衰老与植物免疫对于农业生产十分重要,为研究R基因在二者平衡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利用拟南芥进行研究。
(1)乙烯作为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_______作用,为检验R基因是否通过调控乙烯信号途径影响植物免疫与植物衰老,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真菌感染三种拟南芥,一段时间后测定单位质量叶片上剩余的真菌孢子数(孢子为真菌的繁殖体),结果如图1,剩余真菌孢子数越低,说明植物抗病性越_______

根据图1结果推测R基因可以_______拟南芥抗病性。同时乙烯在R基因调控的植物抗病性中起负向作用,作出推测的理由是_______
②进一步研究R基因与植物衰老的关系,以叶片衰老比率作为植物衰老情况的指标,结果如图2,结果说明_______
(2)研究发现,R基因还可以促进W基因表达,进一步对3种拟南芥R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
组别实验材料R基因的表达情况
1WT++
2R+++
3RW ++
(给R转入额外的W基因)
注:“+”数目越多,表示表达程度越高
请推测与组2相比,组3拟南芥的抗病性和植物衰老情况为_______。综合上述研究,请用文字和箭头将答题纸上R基因对植物衰老和抗病性平衡的调控内容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

2024-01-22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部分普通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生物试卷变式题20-22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半个世纪前,科学家提出了生长素调控植物生长的“酸生长假说”,至今这一假说仍在不断发展。
(1)植物激素是植物生长具有_____________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是细胞间传递____________的分子。
(2)研究发现,胚芽鞘切段在无生长素的培养基中生长缓慢,加入生长素后大约10分钟,就可观察到胚芽鞘切段快速生长。科学家提出“酸生长假说”解释这一现象,即生长素诱导的H+外排促进细胞壁的伸展,生长素促进细胞膜上H+-ATP酶(质子泵)的活性。
①生长素对胚芽鞘切段生长的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的________生长。当培养基中生长素浓度高于最适浓度时,随着生长素浓度升高对胚芽鞘切段生长的作用表现为____________
②依据“酸生长假说”,人们作出以下预测,其中与假说不相符的是________
a.中性缓冲液不能抑制生长素诱导的生长
b.能促进H+外排的膜蛋白复合物应该能促进生长
c.若用含H+的缓冲液处理细胞壁,则可能促进细胞的短期生长
③科学家用生长素诱导玉米胚芽鞘的生长,得到图1所示结果。该结果是否可作为支持“酸生长假说”的证据?请作出判断并写出论证过程。

判断结果:_________(填“是”或“否”)。做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3)为探究生长素激活细胞膜上H+-ATP酶的机制,研究者分别测定野生型、K蛋白基因敲除型(K-)和F蛋白基因敲除型(F-)拟南芥植株的下胚轴细胞壁pH和生长速率,结果如图2。

①据图2分析,____________蛋白参与生长素激活H+-ATP酶的过程,且F蛋白与K蛋白在调控H+-ATP酶激活方面的作用关系是__________
②依据研究结果,请在答题纸上图中空白处填写恰当内容,完善生长素作用机制模型_____
6 . 水稻籽粒灌浆是否充实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研究发现D基因在水稻叶片、茎和颖果中都有表达,其编码的转运蛋白D可运输脱落酸(ABA)。D基因功能丧失的突变体籽粒灌浆缺陷,导致种子饱满程度降低,科研人员对其机制进行了研究。
(1)ABA是在植物一定部位合成,运输到特定器官,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微量________
(2)图1为水稻植株的器官示意图,科研人员检测了野生型和突变体水稻授粉5天后不同器官中ABA的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

   

据图2科研人员推测,颖果中的ABA主要是由叶片合成后通过D蛋白转运过来的,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
(3)科研人员利用3H标记的ABA验证了上述推测,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
(4)水稻灌浆结实的最高温度为 35℃。进一步研究发现高温下突变体灌浆缺陷较野生型的差距更为显著。为探究其原因,科研人员将24℃生长的野生型水稻转入 35℃培养2小时,分别检测不同温度下颖果中D基因的转录量,结果如图3。据图分析,_______

   

(5)ABA可以激活颖果中淀粉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水稻籽粒灌浆充实。综合上述信息,解释高温下野生型水稻确保正常灌浆的机制。
7 . GIDl蛋白是赤霉素(GA)的受体蛋白,DELLA蛋白(位于细胞核内)是转录因子。在GA存在时,会形成GID1-GA-DELLA蛋白复合体,增强了DELLA与SCF相互作用,导致DELLA蛋白泛素化并经酶降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ELLA蛋白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B.DELLA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后分泌
C.GA发挥作用时须形成GID1-GA-DELLA蛋白复合体,才能与SCF相互作用
D.虽然GA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但其合成受基因控制
8 . 拟南芥种子中含有的隐花色素CRY1是一种能够感受光的受体,可调控种子萌发,为了研究CRY1调控拟南芥种子萌发的机制。研究人员将野生型拟南芥、CRY1突变体(无法合成CRY1)的种子4℃处理2~3d,先打破休眠,分别放在MS培养基和含有不同浓度脱落酸(ABA)的MS培养基中,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种子的发芽率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A的主要合成部位是_____;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
(2)根据实验结果可作出两种推测。①推测甲:CRY1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可能是通过_____(填“提高”或“降低”)种子对ABA的敏感性来实现的。理由是ABA具有_____作用;②推测乙:CRY1通过减少拟南芥种子内源ABA的含量从而影响种子萌发。
(3)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野生型种子,CRY1突变型种子中ABA合成的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而响应ABA的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该结果验证了(2)中的推测_____(填“甲”或“乙”),这也说明,光等环境因素经过信号转导传递至核内,影响_____,进而影响相关激素的生理效应,最终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9 . 水稻种子萌发后不久,主根生长速率开始下降直至停止。此过程中乙烯含量逐渐升高,赤霉素含量逐渐下降。外源乙烯和赤霉素对主根生长的影响如图。以下关于乙烯和赤霉素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乙烯抑制主根生长
B.赤霉素促进主根生长
C.赤霉素和乙烯可能通过不同途径调节主根生长
D.乙烯增强赤霉素对主根生长的促进作用
2023-06-28更新 | 5863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3年新高考湖北高考生物真题变式题11-15
10 . 矮化后的夹竹桃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在培育矮化植物时,除了进行摘除顶芽等一些修剪工作外,还要控制光照等条件才能达到效果,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探究2,4-D促进夹竹桃生根的最适浓度,处理插条的方法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__
(2)矮化过程中,需要__________(填“补充”或“减少”)光照。植物之所以能够对光做出反应,表明植物具有能接受光信号的分子,__________是其中的一种,该物质在植物体__________(部位)的细胞内比较丰富。
(3)为了探究某矮化夹竹桃是赤霉素受体异常还是无法产生赤霉素造成的,应该选择夹竹桃__________(“幼苗”还是“成体”)为实验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请写出探究的实验思路:_________
2023-06-26更新 | 31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新高考湖北高考生物真题变式题20-2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