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食物链和食物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05 道试题
1 . 如图是某公园中生态系统功能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碳循环的角度考虑,图中缺少的箭头是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2)图中的螳螂属于__________级消费者。第二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只有10%~20%,原因是________
(3)蝉、螳螂、黄雀属于不同的生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多样性。“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喜鹊和黄雀都喜欢以螳螂为食”依次体现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4)科研小组对图中黄雀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表所示[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J/(cm2·a)]。
摄入食物中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51.6

27.0

1.5

23.1

据表分析,黄雀的同化量为_________
2024-05-0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2 . 图甲、图乙是两个特定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为食物链和食物网
B.同样的玉米产量,图甲的营养结构能养活更多人口
C.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金字塔不存在倒置情况
D.与吃玉米相比,吃牛肉的人的生态足迹要大一些
2024-05-1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段考生物试题
3 . 图一表示某北温带湖泊的部分营养关系(甲、乙、丙代表三种鱼,丁代表一种水鸟),图二表示该系统中部分能量流动关系(图中数字表示同化的能量,单位为kJ·m2·a1)。回答下列问题:

(1)该湖泊群落中的分解者主要分布在____层(填写“上”、“中”或“底”)。图一中有____条食物链,属于第三营养级的鱼是____
(2)由于水体中含有的金属汞进入生物体内会形成难以分解的甲基汞,理论推测,图一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
(3)结合图一分析,图二中乙用于自身生长和繁殖的能量除了图示流向外,在研究时间范围内,可能还有____,乙到丁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保留1位小数)。
2024-05-10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荣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4 . 近年来,我国在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效果喜人。图1表示某自然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字母A~C代表生物成分,序号①~⑥代表相关过程。图2表示初级消费者的能量流动情况,其中字母a~e代表能量值。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答出2点即可)。
(2)图1所示相关过程中,碳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的是_____(填序号)。图1中缺少一个重要成分及部分过程,请在图1中补充完整_______
(3)图2中的初级消费者对应图1中的______。不考虑暂时未被利用的能量,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值为_______
(4)从图2信息可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有______
(5)生态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中,除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外,还有_______,该功能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5 . 如图1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2为一定时间内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表示生产者的是_________,C表示_________,F的粪便能被微生物分解,则该种情况下,F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第_________营养级的同化量。
(2)图2中初级消费者为_________,相当于图1中的_________。图2中种群丙在a、b、c、d四个点时,_________点种内斗争最激烈。
(3)某地区由于D数量短时间内的急剧增加,导致当地土壤旱化,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试从食物链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措施或方案来控制D的数量,并解释原因:_________
(4)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a)。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图中①代表的能量主要通过_________作用以_________的形式散失;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传递的效率为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103kJ/m2·a。
②试分析图中顶位肉食动物数量少的原因:_________
2024-05-02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6 . 盐碱水绿色养殖技术模式是通过在盐碱地区开挖池塘,经淡水或降雨压碱后,土壤盐分淋溶到池塘中,使其变成耕地,实现生态修复。池塘中的盐碱水开发应用于水产养殖,实现渔农综合利用,让昔日一块块白色荒漠的盐碱地变身为鱼虾满池的鱼米绿洲。
(1)黄河三角洲某地区根据上述原理,“抬田挖塘”建立的台田模式如下图所示:

“抬田挖塘”是在低洼盐碱地上按一定的比例开挖池塘,并将开挖池塘的土垫在台田上,由于____会使台田的无机盐减少,pH____,两三年后台田上就可以种植棉花、黑枸杞等农作物了。台田及池塘四周要种植多种草本植物以保护池坡,按群落水平结构的特点对种植这些植物在布局上的要求是____
(2)池塘养殖技术需根据养殖动物习性需要、盐碱地条件和不同的模式开挖池塘,该技术流程包括①池塘水质分析与改良②养殖尾水处理③养殖品种选择④养殖水循环利用。合理的排序是____(用数字表示)。青海某盐碱水池塘选择土著品种青海湖裸鲤作为养殖对象,某研究小组对该池塘生态系统中4类不同生物A、B、C、D消化道内食物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所示:

生物种类

消化道内食物组成

A

青海湖裸鲤

浮游动物乙

B

底栖动物丙

浮游植物甲、浮游动物乙

C

浮游植物甲

/

D

浮游动物乙

浮游植物甲

表中生物可形成的食物链(网)为____(用字母表示)。研究表明,盐碱水养殖青海湖裸鲤的体长增长率、体重增长率均显著低于淡水组养殖,其原因可能是在盐碱水养殖条件下,青海湖裸鲤所获能量更多用于____调节和酸碱调节,而非生长。
(3)“抬田挖塘”实现了生态、经济效益双赢,说明该盐碱地在修复过程中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原理。
2024-05-0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福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7 . 下图中 A、B、C 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组成成分。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的 A 一定是自养生物,被认为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B.图中的B包括植食性、肉食性、杂食性动物和寄生动物
C.图中A、B、C三种成分构成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D.任何生态系统的维持都需要来自系统之外的能量补充
2024-05-0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四川省苍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8 . 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图中A属于__________,B属于___________
(2)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主要是通过生产者___________作用实现的,图中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填写大写字母并用箭头表示,如:A→C)。
(3)从能量传递的效率和方向看,图中通过②的能量大约只有10%~20%通过③流入C,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2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9 . 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示意图。图乙是给牧草施加了含32P标记的复合肥后,检测32P在蚱蜢和青蛙体内的放射性强度变化。图丙是该草原中蟋蟀的部分能量来源和去向示意图,小写字母表示能量数值。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利用青蛙防治蚂蚱属于害虫防治中的__________,该防治方法明显的优点是__________(答出2条即可)。如果图甲中的蛇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青蛙的数量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
(2)图乙B中的放射性强度大于A,这是__________的结果,在蚂蚱和青蛙体内可能发现32P的物质有__________(答出3种)。
(3)图丙中E散失的热能是___________同化的,蟋蟀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__。从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规律的意义角度分析,减少蚂蚱和蟋蟀的数量的意义是_________
2024-05-04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生物学试题
10 . 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三者的数量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甲、乙、丙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属于在___________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图1中甲、乙、丙分别对应图2中的第___________营养级。如果乙的数量减少,则短时间内甲和丙数量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图2中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___________(用字母和数学符号表示)。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用字母和数学符号表示)。
(4)要保证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有机物的总量增加,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
2024-05-04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押题卷(五)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