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碳循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某湖区的农业生态系统包括深水养殖圈、湖岸水生经济作物圈、子湖立体养殖圈、浅水地稻—鱼共生圈等几个圈层。回答下列问题:

(1)湖岸水生经济作物圈、浅水地稻—鱼共生圈等圈层体现了该湖区群落的______结构。湖岸水生经济作物圈种植了莲花、芡实、菱等水生作物,该圈层不易发生水华现象,原因是________
(2)如图为稻—鱼共生圈的部分能量流动图,其中字母表示能量:
①图中A1和A2中能量的去路是_______;初级消费者中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______
②稻—鱼共生圈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原因是________(至少答两点)。
2023-03-02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2 .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正确处理人类、资源与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美丽家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使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采取大力植树造林来改善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从而缓解温室效应
B.适当延长食物链能提高果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获得更多产品
C.利用人工生态湿地来改善水体污染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桑基鱼塘的生态农业实现能量多级循环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
2023-02-19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3 . 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点,CO2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的意思是工厂、企业等团体和个人,通过节能减排等形式来抵消自身产生的CO2,实现CO2零排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循环具有全球性,城市生态系统产生的CO2可以被其他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所利用
B.大气中的CO2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因此植树造林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C.CO2的排放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这一过程不属于生态系统碳循环
D.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都可参与生态系统进行基本的碳循环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4 .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④增多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
C.甲、乙种间关系为捕食
D.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
2021-03-0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和氮循环等过程。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消费者没有参与碳循环的过程
B.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
C.土壤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
D.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CO2形式循环
2020-07-09更新 | 11596次组卷 | 66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6 . 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下列关于生态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被的破坏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B.大气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只能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C.生物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大气的方式只能是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D.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食品安全等
7 . 衡水湖中绿藻和蓝藻等是鲤鱼及沼虾的食物来源,其中沼虾是鲤鱼的食物,图甲表示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图乙表示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

(1)在该湖泊中,体现每个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_;其中决定绿藻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
(2)从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该湖泊生态系统中循环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该湖泊生态系统中沼虾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绘出藻类、沼虾和鲤鱼三者之间的食物关系图。
(5)假设该生态系统中只存在鲤鱼、沼虾、藻类三类生物,结合图乙,鲤鱼体长在4.2cm时,鲤鱼要获得24kJ能量,至少需要藻类提供_____________kJ的能量。
(6)环保部门为了治理该湖泊中N、P等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提高鲤鱼产量,他们首先选择__________(藻类),随后再投喂体长_____________cm的鲤鱼以快速去除藻类,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