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9 道试题
1 . 下列说法与图所示不相符的是
A.若A表示抗利尿激素的浓度,则B可以表示尿量的变化
B.若A表示血糖的浓度,则B可以代表胰岛素的浓度
C.若A表示轻度污染后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则B可以表示微生物的数量
D.若A表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则B可以表示呼吸频率的变化
2016-11-26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2016届安徽合肥第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生物试卷
2 . 左下图中,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


(1)左上图中曲线_______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当曲线Ⅲ趋近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已不宜采取_______保护的措施。图中阴影部分可能引起该种群的_________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
(2)若左上图中物种处于最高营养级,当其数量下降,且其他条件不变时,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会________。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
(3)若左上图中物种为食草动物,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功能,由于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其基础为________
(4)右上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摄入的能量的去向,用恰当的箭头和文字将该图补充完整。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2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吉林省白城一中高三二模生物试卷
3 . 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其中部分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过程①表示___________,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哪些成分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若草固定的总能量为6.8×109 kJ,食草昆虫和鼠摄取的总能量是1.3×l08kJ,则人最少能获得能量____________kJ。
(3)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1/4调整到1/2,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体重增加lkg,人比原来多增重________kg。(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
(4)该草原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演替。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取决于__________的复杂程度,基础是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3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第二次模拟生物卷
4 . 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甲图为某奶牛场将以上废弃物置于水中制成的废水后进行处理的流程图(出水口的水通过小河流入大河),乙图为小河中的浮游植物在一年内的变化曲线图,请回答:

(1)废水流入厌氧池前,需经稀释处理,是为了防止____。厌氧池中的微生物主要作用是________
(2)初期,氧化塘藻类大量繁殖,氧气过度消耗,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其尸体被微生物分解加剧氧气消耗并产生有毒物质,污染进一步加剧。上述污染进一步加剧的过程属于______调节。
A.负反馈B.正反馈C.激素D.负反馈和正反馈


(3)后来,氧化塘后部大量种植莲等挺水植物,使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减少,原因是__________。氧化塘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氧化塘后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前部的_____
(4)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除有利于氧化塘中有机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__________,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乙图推测,小河中的无机盐1-2月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12月限制浮游植物繁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5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高三4月联考生物试卷
5 . 如图甲所示是某生物实习小组的同学制作的生态缸,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在生态缸中配置了河水、河泥、水草、软体动物(植食性)、肉食性小鱼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该生态缸内的生物成分除了生产者、消费者,还有河泥、河水中的_____,生态缸应放置在光、线良好之处,但要避免阳光直射,这不仅满足其对光照的需求,还可以避免水温_____而影响生态缸中生物的正常生理活动。
(2)图乙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请将题中所给的生物填写到对应的营养级中_____
(3)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传递效率是10 %,肉食性小鱼增加体重0.02千克,大约需要消耗水草_____千克。
(4)在环境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30天后发现生态缸中水草的部分叶片变黄了,鱼出现死亡,此现象说明该生态缸较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弱,其原因是_____
(5)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调节方式是_____调节。
2016-11-26更新 | 3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陕西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卷
6 . 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为了解决城市水污染问题,某市政府采用了人工湿地公园的新思路。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的人工湿地是一个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对该生态系统滩涂沙土中小动物类群(活动能力强,身体微小)丰富度研究时,常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3)人工湿地可以净化污水,但对污水排放量还要加以控制,原因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是有限的,近年来发现湿地还具有蓄洪防旱的功能,这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价值。实地调查中发现,该湿地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一个集污水净化、休闲、养鱼为一体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图乙在t1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鱼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50条全部标志释放,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其中未标志的60条、标志的20条,估算该鱼类种群在t1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
2016-11-26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广东省梅州市高中高二质量测试理综生物卷
12-13高三上·北京西城·期末
7 . 人工湿地是为了处理污水人为设计建造的、工程化的湿地生态系统(见下图)。对该人工湿地作用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见下表。其中化学耗氧量(COD)表示在强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氧化一升污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生化耗氧量(BOD)表示微生物分解水体中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调查结果显示此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
A.COD、BOD值越高,表明污染程度越低
B.植物的吸收作用可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C.群落结构多样有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
D.物质的分解只依靠厌氧呼吸的微生物完成
2016-11-26更新 | 6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8 . 甲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乙图表示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甲图中碳元素主要通过①__________进入生物群落。
(2)乙图中A表示__________的能量。B比A的能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为600kJ,则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少可得到能__________kJ。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捕食者能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捕猎,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5)若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时不能自动恢复,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二春季期中联考生物试卷
9 . I、 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也有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的。请回答:
(1) 导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缺少___________这两种非生物因素。
(2)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_______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某班学生选取了 一水体中的4种生物:棚藻(单细胞绿藻),水绵(多细胞绿藻),菹草(高等植物)和颤藻(蓝藻),用其生长旺盛的新鲜材料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A、B两组同时开展平行实验,进行有关光合作用的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组的实验结果如上图所示。据图推测,一年中最早出现生长高峰的生物应该是____
(2)B组测得的棚藻净光合放氧率明显低于A组。仔细对比发现,两组实验条件的唯一差别是B组接种棚藻的浓度明显高于A组。实验在短时间内完成,水中也不缺乏各种营养,造成B组棚藻净光合放氧率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藻类的大量增殖常常会引起鱼类缺氧死亡,这种情形下,导致水体缺氧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河南洛阳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下第二次仿真模拟生物试卷
10 . 某地区实施了“退耕还林”,多年后原有耕地逐渐变为森林。科研人员对该森林的部分生物进行研究,其中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关系如图,字母表示能量值。回答下列问题。

(1)耕地逐渐变为森林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演替。调查发现,该森林中的植物具有斑块镶嵌分布的特点,该现象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
(2)若该森林的初级消费者中某个种群大量减少,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仍能维持相对稳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分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填字母)。B1代表初级消费者___的能量。
2016-11-26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吉林大学附中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摸底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