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9 道试题
1 . 近段时间我国持续出现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健康与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其中的罪魁祸首要归咎化石燃料的不良排放,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元素的循环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A、B(B1、B2、B3)、C共同构成了________。图中有_______条食物链。
(2)碳元素通过①________途径进入生物群落,碳元素在B1、B2、B3中以_______形式存在。
(3)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________________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4)森林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看,这是属于_________价值。当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时不能自动恢复,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
(5)目前,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刻不容缓,________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2016-02-26更新 | 3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2 . 欧洲兔曾被无意携入澳洲大草原,对袋鼠等本地生物造成极大威胁;为解决欧洲兔带来的问题,人们相继引入了狐狸和黏液瘤病毒。该草原上欧洲兔和袋鼠的数量变化见下图。请分析回答:

(1)0~a年,欧洲兔种群数量的增长方式接近于__________;若不加以防治,将导致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锐减。从种群的特征分析,c~d年,欧洲兔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2)依据0~a年袋鼠的数量变化,可知袋鼠属于第__________个营养级;
(3)c年引入仅对欧洲兔致命的黏液瘤病毒后,草原生态系统逐渐恢复稳定。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
(4)检测发现该生态系统也被DDT污染,则上述动物中体内DDT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
2016-12-1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二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3 .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其生物量所占的比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图中的________,②③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____________。图中初级消费者为______种群,在它们捕食过程中,可以通过鸣叫声召唤同伴,这种鸣叫声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信息。
(2)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主要通过______来完成。若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了生物C灭绝,而其他生物数量发生较大波动后又逐渐趋于稳定,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调节能力。
(3)该生态系统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
(4)画出图中存在的食物链(网):______________
2016-12-12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4 . 下图表示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相关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代表生产者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代表消费者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丙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____________营养级。
(2)在AB时间段内,甲每年增加7.5%,并接近呈“J”型增长,假设最初数量为3000,则20年后种群的数量为:N20=____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不必计算结果)。
(3)若甲生物种群含有的总能量为7.1×109KJ,则从理论上讲,丙生物种群含有的总能量最多为________kJ。
(4)图中C处甲数量开始回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说明了__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云南省曲靖市一中高三上开学考试生物试卷
5 . 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该河流的AB段上,溶解氧大量减少,在C段之后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
(2)在该河流的BC段上,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
(3)当河流受到轻微污染时,通过物理降解、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作用,河流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的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调节。
(4)在沿河的甲、乙、丙、丁四处地点采集了水样经分析后,其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样品1、样品2、样品3三种水样的取样地点分别为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西省忻州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6 . 蓝藻中的微囊藻是形成水华的主要类群。科研人员为修复出现水华的某湿地生态系统,适量增加湿地原有的滤食性鱼(鲢鱼、鳙鱼)、沉水植物(鱼草、狐尾藻)、挺水植物(芦苇、香蒲)等生物的数量,并调整部分营养关系,下图所示营养关系是有效控制水华发生的主要部分。请据图回答:

(1)湿地中沉水植物(鱼草、狐尾藻)、挺水植物(芦苇、香蒲)与浮游植物(微囊藻)都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它们的空间分布说明群落具有___________
(2)若水体中N、P元素过量积累,在温度和光照适宜时,微囊藻会迅速增殖到水体饱和数量,该过程中微囊藻的数量呈_____________增长。在修复该湿地时,增加鱼草、狐尾藻、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数量的作用是竞争水体中N、P元素和____________,从而降低微囊藻等浮游植物的K值。
(3)当投放鲢鱼比例大于鳙鱼时,微囊藻密度降低更显著,据图分析原因是________
(4)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时,应适量捕鱼和适时移除部分芦苇、香蒲和狐尾藻的茎秆,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转移出水体中_____________,以加快物质循环进程。
(5)富营养化的湿地经过一段时间修复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水质清澈见底。这个修复过程利用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能力,同时说明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山东枣庄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四)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
名校
7 . 下图为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 轻度污染后的变化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表明河流生态系统具有净化作用
B.该河流AB段溶解氧减少的唯一原因是藻类减少
C.藻类从水中吸收有机物导致其大量繁殖
D.大量排放生活污水不会影响物种的多样性
8 . I(1)下图为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有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该河的AB段,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C段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下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请回答:

①输入此氧化塘的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塘中的风车草、圆田螺、细菌等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
②氧化塘后部种植莲等挺水植物,有利于减少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由于某种原因,污水处理出现问题,出水口的水(经检测含大量氮、磷等物质)直接排入附近河流,由于水浮莲具有很强的吸收氮、磷及镉、铅、汞等重金属元素的作用,地方盲目引进推广,最终导致水浮莲泛滥,给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引入水浮莲时,没有遵循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
Ⅱ.微生物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从土壤浸出液中分离出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应将样本接种在以_____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上,为了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和进一步纯化菌种,可以在鉴别培养基上加入_____染液,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稀释后用______法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然后挑选产生_____的菌落作为菌种进行扩大培养。
2016-11-26更新 | 4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安徽省天长市高三三模生物试卷
9 . 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在①、③过程中碳以________形式进行循环。
(2)如要调查该生态系统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_法。
(3)图乙中,若鼠和昆虫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
(4) 图乙中,若蛇的食物有4/5来自鼠,l/5来自蛙。则从理论上讲,蛇每增加1kJ能量,至少消耗植物_________kJ, 假如蛇的食物中,鼠的比例变为l/5,消耗相同的植物,蛇同化的能量是原来的____________
(5)该草原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
(6)图丙为演替过程中该草原中的植物a和两种动物b、c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其中b、c均能以a为食。b和c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 ,若b消失,物种c的数量应_______
(7)青蛙只能捕食移动的昆虫,这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信息,可以通过放养青蛙有效防治害虫,这说明信息传递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015·广西柳州·模拟预测
10 . 研究人员对某淡水湖泊生态系统进行了如下各项调查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调查,绘制出如右图所示能量关系。

①第二和第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
②初级消费者的同化能量除传递给次级消费者、分解者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湖泊泥土中有机物的总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的成分除图中所示之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3)近几年该湖泊出现了大面积的水华现象,导致水质恶化,若不加以治理,大量繁殖的藻类死亡后被分解,会引起水体溶氧量继续下降,造成鱼类大量死亡,水质恶化加剧,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正”或“负”)反馈调节。
(4)研究人员调查了该湖泊中甲、乙、丙、丁、戊五个种群生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如下表:
种群
重金属含量(μg/kg鲜重)0.00280.0270.0220.350.37

已知该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排出体外,且在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消费者以其前一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为食,写出它们构成的食物网。__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广西柳州铁一中高考第七次模拟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