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某科研小组尝试从自然发酵的泡菜中分离纯化优良乳酸菌,并对其进行产酸能力、生长能力和亚硝酸盐降解能力的测定,以挑选最优菌种。下表为该小组制作的提取分离乳酸菌的培养基配方,其中溴甲酚绿遇酸变黄。
牛肉膏蛋白胨酵母膏番茄汁葡萄糖吐温碳酸钙溴甲酚绿
100mL1g1g1g20g1g0.05mL1.7g0.01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培养基,除表中的成分外还需添加2g的______;添加碳酸钙除了方便观察是否产酸,还可以产生CO2,以维持培养基______的恒定。
(2)初步筛选:应用____________方法进行分离,挑选出______的菌落作为初筛菌,再分别挑取其中形态大小各不相同的菌落进行菌种纯化;最终获得若干个不同的菌种用于后续测定。
(3)生长能力和亚硝酸盐降解能力的测定:光电比色法可用于细菌细胞密度的测定,OD600指的是某种溶液在600nm波长处的吸光值。吸光值与溶液中吸光物质的浓度呈正比,通常用于细菌细胞密度(OD600)测量。在无菌条件下将不同菌种分别接种至MRS—NaNO2的培养基中,37℃厌氧培养24h。再将菌液______,测定OD600值,OD600值相对较小的菌株生长能力______。并通过测定发酵前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可以计算出______
(二)面对新冠疫情,最常见的检测方法是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原理为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法,技术流程如下图所示,①②③表示相关步骤。请回答:

(4)PCR技术与DNA体内复制过程相比,两者的复制方式都是____________。RT—PCR过程中,需先以RNA为模板合成cDNA,故装置中需添加______酶。
(5)过程①中,RNA提取裂解液可同时灭活病毒,原因是______。采集到的样本要迅速进行病毒灭活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____。步骤③需要的酶是______,引物F和引物R是根据______序列合成的。
(6)在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时,通常以病毒的ORFlab基因为检测的目标基因,是因为ORF1ab基因具有______的特点。检测试剂中还加有“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阴性对照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
2022-10-02更新 | 46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2 . 《本草纲目》记载,“蝉花可治疗惊痫,夜啼心悸,功同蝉蜕”。蝉花是蝉拟青霉寄生于蝉若虫后形成的虫菌复合体,内含虫草多糖、甘露醇及必需氨基酸等成分。为提高产量,研究人员拟从天然蝉花中分离纯化蝉拟青霉菌株进行人工培养。请回答问题:
(1)制备培养基:
①该实验选择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配方如下: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KH2PO42g、MgSO40.5g、琼脂20g,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自然pH。该培养基中的马铃薯可为微生物生长提供_____(至少写出2种)等营养成分。
②为了便于筛选蝉拟青霉菌株,培养基中还应加入青霉素以抑制细菌的生长;按培养基功能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培养基。配制的培养基必须进行灭菌处理,常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检测固体培养基灭菌效果的常用方法是_____
③倒平板后要将平板倒置,其主要目的是_____
(2)蝉拟青霉的分离纯化:取新鲜蝉花,挑取虫体胸腔中的少量菌丝采用_____法接种至PDA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3)发酵生产:发酵生产中常用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下表为发酵菌丝体和天然蝉花的主要成分及含量的测定结果,据表判断_____(填“能”或“不能”)用发酵菌丝体替代天然蝉花,判断的理由是_____
项目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灰分(%)水分(%)虫草多糖(mg/g)甘露醇(mg/g)
发酵菌丝体25.387.728.327.878.9233.278.9
天然蝉花19.658.413.127.849.8128.553.6
3 . 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厌食、发热、畏寒以及胸骨下疼痛。该病属于进展性疾病,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心血管系统损伤及皮肤黏膜损伤等并发症,因此早期诊断尤为重要。目前常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和血清抗体检测加以诊断。微生物快速培养时用咽拭子采集疑似患者咽部分泌物,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基中部分成分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蛋白胨酵母提取物葡萄糖KH2PO4K2HPO4MgSO4·7H2OCuSO4
10g0.4g5g0.2g0.1g0.01g0.001g
(1)支原体所需的氮源最主要来自于表中的_________,氮源被支原体吸收后,可以转化形成_________(填两种)等有机物用于构建细胞膜。
(2)为使支原体快速繁殖,将采集到的咽部分泌物接种到__________(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基颜色明显变化的确诊为阳性感染者。
(3)若想进一步了解支原体数量以判断病程,需取咽部分泌物接种培养,培养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统计一次菌落的数目,选取____________时的记录作为实验结果,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防止___________。并根据菌落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特征识别培养基中支原体菌落。若培养时间过长会导致计数结果不准确,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4)机体感染支原体后,免疫系统会产生特异性抗体,通过检测疑似患者血清中对应抗体情况,可以更快判断疑似患者是否感染及病程,但与前面微生物快速培养相比,该方法容易漏诊延误治疗,原因是患病初期___________
4 . 某研究小组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出淀粉分解菌,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筛选淀粉分解菌的培养基应以_____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从功能上看,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__
(2)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出分解淀粉能力强的细菌,获得土壤样品培养液后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接种,培养一段时间后,用碘液处理培养基,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测量菌落和透明圈的直径,结果如下表所示。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分解淀粉能力强的菌种是_______________

菌种

菌落直径(mm)

透明圈直径(mm)

细菌Ⅰ

5.1

11.2

细菌Ⅱ

8.1

13.0


(3)若对(⑵)筛选得到的分解淀粉能力较强的菌种进行长期保存,应采用_______________法。
(4)实验后,对使用过的培养基要进行_______________处理后再倒掉。
(5)以淀粉为原料采用固定化酶技术生产葡萄糖,所需的酶更适合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固定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酸菜是经乳酸菌发酵而成的一种发酵食品,制作过程中极易积累亚硝酸盐。一些乳酸菌能合成亚硝酸盐还原酶,能够显著降低亚硝酸盐含量。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为获得高产亚硝酸盐还原酶的乳酸菌,某研究组以东北传统自然发酵酸菜为材料进行分离。
①在进行乳酸菌分离纯化时,科研人员将酸菜发酵液稀释后涂布在含溴甲酚绿(遇酸变色)的__________(“选择”或“鉴别”)培养基上,___________(“需氧”或“厌氧”)培养一段时间后,挑取周围变色的单个菌落临时保存。
②在进行高产亚硝酸盐还原酶菌株筛选时,将临时保存的各菌种分别接种到含____________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离心收集上清液,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依次加入对氨基苯磺酸、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进行反应,筛选反应显色较_____(深、浅)的菌株。
(2)利用筛选得到的菌种进行酸菜腌制,并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单位:mg/kg),结果如下表所示:

1

3

5

7

9

11

13

15

5%

3.8

4.0

10.1

35.7

25.7

11.5

5.7

2.1

10%

3.6

4.1

5.9

17.3

25.3

23.8

13.6

3.8

15%

3.3

3.4

3.5

4.9

8.4

12.9

11.2

3.4


据表分析,亚硝酸盐含量最高时的腌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避免细菌大量繁殖,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除控制好表中涉及的腌制条件外,还需控制好腌制的____________
(3)有时制作的泡菜会“咸而不酸”,根据泡菜的制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9-04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某校2022-2023学年高三开校第一次检测生物试题.
6 . 中草药材在新冠肺炎疫情治疗中取得了巨大的疗效,但中草药材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渣,废渣中含有粗纤维、多糖、蛋白质、淀粉、粗脂肪等多种营养物质,为了减轻废渣对环境的污染以及重复利用其营养成分,某大学研究团队拟从土壤中筛选高产纤维素酶的真菌,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富集培养的目的是______,若富集培养基采用下表的配方,在表中X处的成分是______(填“葡萄糖”或“CMC-Na”)。

KH2PO4

MgSO4

蛋白胨

X

H2O

1.00g

0.50g

2.00g

10.00g

加至1L

(2)对菌株初筛使用的培养基较富集培养基的成分中至少需增加______和刚果红,刚果红能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的原理是______
(3)在用刚果红筛选得到纤维素分解菌后,为了使得到的菌落都是真菌,可以向培养基中加入______杀死细菌。
(4)菌株复筛时通过测定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纤维素酶量判断其是否高产,测定纤维素酶的方法一般是______
2023-09-08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7 . 根际细菌是从植物根际分离所得,所含细菌种类丰富。某实验小组配制了下表中的培养基,以分离纯化菠菜根际分布的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等根际细菌。
成分KH2PO4MgSO4NaClCaSO3CaCO3蒸馏水琼脂甘露醇(单糖)
用量0.2g0.2g0.2g0.1g5g定容至1000mL15~20g10g


(1)按物理性质划分,表中的培养基为__________培养基,可用于分离纯化_________(填“固氮菌”或“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
(2)用上述培养基获得如图所示的平板,图示结果说明共需对接种环进行__________次灼烧灭菌。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进行灭菌处理,原因是_________
(3)纤维素分解菌能产生纤维素酶,该酶至少包括_________组分。该小组从菠菜根际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是:菠菜根际取样→__________→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以箭头和文字的形式完善实验流程)。
2023-03-11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8 . 某研究小组想利用细菌快速繁殖的特点处理废弃的淀粉残渣他们从土壤中筛选出淀粉分解菌并用稀碘液处理培养平板,对其分解淀粉的能力进行研究,平板上菌落情况和测量数据如下图、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菌种

菌落直径

C(mm)

透明圈直径

H(mm)

H/C

细菌I

5.1

12

2.4

细菌Ⅱ

8.1

13.0

1.6

细菌Ⅲ

8.2

0


(1)要从土壤中分离目标菌,所用培养基应以____为唯一碳源,除此之外,培养基上还应提供的基本营养物质有________(答出3种)等,此培养基称作______(填用途)培养基。
(2)要想将土壤稀释液均匀地涂在平板上,应该使用_____法进行接种。
(3)在从土壤中分离目标菌时发现培养基上三种细菌都能生长并形成菌落(如上图)。细菌Ⅲ没有产生透明圈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如果要得到分解淀粉能力最强的目标菌,应选择细菌____(填“I”“Ⅱ”或“Ⅲ”)的菌落进一步纯化选择的依据是_________
2019-11-0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9 . 某研究小组想利用细菌快速繁殖的特点处理废弃的淀粉残渣,他们从土壤中筛选出淀粉分解菌,并用稀碘液处理培养平板,对其分解淀粉的能力进行研究,平板上菌落情况和测量数据如下图、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菌种菌落直径C(mm)透明圈直径H( mm)H/C
细菌I5.1122.4
细菌II8.113.01.6
细菌III8.20

(1)要从土壤中分离目标菌,所用培养基应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除此之外,培养基上还应提供的基本营养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3种)等,此培养基称作_______________ (填用途)培养基。
(2)要想将土壤稀释液均匀地涂在平板上,应该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法进行接种。
(3)在从土壤中分离目标菌时,发现培养基上三种细菌都能生长并形成菌落(如上图)。细菌III没有产生透明圈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如果要得到分解淀粉能力最强的目标菌,应选择细菌____ (填“ I”“II”或“III")的菌落进一步纯化 ,选择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2019-11-0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生物试题
10 . 水污染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微生物降解是水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聚乙烯醇(PVA)是存在于化工污水中的一种难以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PVA分解菌能产生PVA酶分解PVA,PVA与碘作用时能产生蓝绿色复合物,当PVA被分解时蓝绿色复合物消失,形成白色透明斑,请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MgSO4蛋白质X物质琼脂
用量5g10g1000mL7g20g

(1)上表是筛选出能高效分解PVA的细菌的培养基配方,从物理性质来看,该培养基为__________培养基,表中X物质最可能为_______________。实验中还应设置完全培养液对照组,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__________(填“多于”或“少于”)对照组培养基上的数目,从而说明选择培养基具有筛选作用。
(2)要测定土壤稀释液中微生物的数目,可在显微镜下用___________计数板直接计数。若将100mL含有PVA分解菌的土壤样品溶液稀释105倍后,取0.1mL稀释液均匀涂布在选择培养基表面,测得菌落数的平均值为160个,空白对照组平板上未出现菌落,则100mL原菌液中有PVA分解菌_______个,该方法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一般会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原因是____________
(3)要鉴定分离出的细菌是否为PVA分解菌,培养PVA分解菌的培养基中除了加入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____用于鉴别PVA分解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