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无菌技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0 道试题
1 . 根据食品安全标准灭菌乳的微生物标准为每毫升合格牛奶中细菌总数不超过50000个。牛奶消毒及细菌检测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步骤①为湿热灭菌法,能够杀死牛奶中几乎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B.实验中对试管、培养皿的灭菌可采用的方法是干热灭菌,这种方法适用的是能耐高温且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
C.在该稀释度下,灭菌合格的样品可能因菌落过多无法计数,从而无法判断灭菌效果
D.实验中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偏低
2 . 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个利用作物秸秆生产燃料乙醇的小型实验,实验流程如图所示(清水淋洗时菌T不会流失)。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在粉碎的秸秆中接种菌T是为了将秸秆中的纤维素大量分解
B.淋洗液主要为酵母菌的生长繁殖提供碳源、能源等
C.采用湿热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时需控制压力为100kPa,温度为100℃
D.与以粮食为原料发酵生产乙醇相比,图中方式能节约粮食和提高能量利用率
3 . 实验室分离得到纤维素分解菌的流程为:土壤取样→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根据培养基中透明圈直径(D)和菌落直径(d)大小挑选出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落保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培养基中应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
B.接种前需用湿热灭菌的方式杀死培养基中所有微生物
C.平板上统计得到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
D.应选择D值最大的菌落保存
2023-08-02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1 发酵工程-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山东专用)
4 . 平板划线法是微生物接种的常用方法。下图是平板划线示意图,①②③④代表依次划线的区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划线前操作者应对其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B.划线时沾有菌种的接种环不能插入培养基中
C.④区域的划线与①区域的划线不得相连
D.在图示操作过程中共需灼烧接种环4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治疗大面积烧伤时,通常采用烧伤病人的健康皮肤细胞进行贴壁培养并移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时应定期更换培养液以便清除代谢废物
B.培养前需对培养液和用具进行灭菌处理
C.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在培养液中通入5%的CO2刺激细胞呼吸
D.培养中贴壁细胞相互接触时通常会停止分裂
6 . 下列关于微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微生物的试剂和器具都要进行湿热灭菌
B.接种前后,接种环都要在酒精灯火焰上进行灼烧
C.接种后的培养皿要倒置
D.菌种分离和菌落计数都可以使用固体培养基
7 . 三糖铁培养基(TSI)含有牛肉膏、蛋白胨、糖类(乳糖、蔗糖和葡萄糖的比例为10:10:1)、酚红(在酸性条件下呈黄色、碱性条件下呈红色)等成分。TSI琼脂试验法通过观察肠杆菌科细菌对三种糖的分解产生酸(少量的酸能被空气缓慢氧化)量的多少来鉴别其种类。操作过程是:用接种针挑取待测菌落后,刺入斜面TSI内,后缓慢抽出接种针,在斜面上进行“之”字划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牛肉膏可为细菌提供氮源和维生素等
B.穿刺和划线的过程需严格控制杂菌污染
C.若培养基中底层与斜面均呈黄色,推测细菌只能分解乳糖
D.若底层呈黄色、斜面先呈黄色后变红,推测细菌可能只分解葡萄糖
8 . 研究人员将结核杆菌分别接种在含有不同浓度抗生素A与B的培养基中(+代表含抗生素,+多少代表抗生素浓度,一代表不含抗生素),对两种抗生素药性分析。在37℃环境下培养24小时后,细菌生长情况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排除杂菌的影响,倒平板前需对培养基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B.该实验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结核杆菌,待菌液被吸收后方可倒置培养
C.长期使用抗生素A不会增加结核杆菌的抗药性基因频率
D.与单独使用抗生素A相比,联合使用抗生素B可显著增强对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
9 . 某醋厂和啤酒厂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酒曲含有霉菌、酵母菌、乳酸菌;醋醅含有醋酸菌;糖化即淀粉水解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有(  )

A.糯米“蒸熟”与大米“蒸煮”的目的是利于糖化和灭菌
B.发酵原理是利用真菌的无氧呼吸与细菌的有氧呼吸
C.啤酒酿造流程中适当增加溶解氧可缩短发酵时间
D.醋酸发酵过程中经常翻动发酵物,可控制发酵温度和改善通气状况
2024-04-23更新 | 229次组卷 | 3卷引用:押新高考卷 发酵工程-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通用)
10 . 苯丙酮尿症(PKU)患者由于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的酶缺陷,导致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苯丙酮酸在体内蓄积,从而对神经系统造成损伤,低蛋白饮食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为探究新的治疗手段,科研人员在大肠埃希菌EcN菌株中导入苯丙氨酸裂解酶基因,构建了表达苯丙氨酸裂解酶的工程益生菌 EcN-PAL,并分别在有氧、缺氧条件下培养EcN-PAL 和EcN,检测苯丙氨酸降解率,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培养基应加入一定浓度的苯丙氨酸并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
B.设置 EcN 组是为了排除苯丙氨酸自然降解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C.对比有氧、缺氧条件下的表现可帮助评价其在消化道中作用
D.若 EcN-PAL 能大量分泌苯丙氨酸裂解酶可以提高其治疗效果
2024-05-25更新 | 548次组卷 | 3卷引用:押新高考卷 发酵工程-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