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微生物的接种方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深加工可生产酒精、玉米胚芽油和果糖等。流程如下:

(1)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经充分水解后的产物可被酵母菌利用发酵生产酒精。培养酵母菌时,该水解产物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________。发酵过程中检测酵母菌数量可采用_______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
(2)玉米胚芽油不易挥发,宜选用_______法或________法从玉米胚芽中提取。
(3)玉米淀粉经酶解形成的葡萄糖可在葡萄糖异构酶的作用下转化成果糖。利用________技术可使葡萄糖异构酶重复利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4)利用PCR技术扩增葡萄糖异构酶基因时,需用耐高温的_______催化。PCR一般要经历三十次以上的循环,每次循环包括变性、______________三步。
2 . 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
B.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
C.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
D.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
2019-01-30更新 | 2649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江苏卷)
3 . 【生物技术实践】
科学家发现家蝇体内存在一种抗菌活性蛋白,这种蛋白质具有极强的抗菌能力,受到研究者重视。
(1)分离该抗菌蛋白可用电泳法,其原理是根据蛋白质分子的______________、大小及形状不同,在电场中的________不同而实现分离。
(2)可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来检验该蛋白的抗菌特性。抗菌实验中所用培养基中的牛肉膏和蛋白胨主要为细菌生长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在加入和未加入该抗菌蛋白的培养基中接种等量菌液。培养一定时间后,比较两种培养基中菌落的_____________,确定该蛋白质的抗菌效果。
(4)细菌培养常用的接种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对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进行_____________处理。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用色素,可分别从胡萝卜或产胡萝卜素的微生物菌体中提取获得,流程如下:

(1)筛选产胡萝卜素的酵母菌R时,可选用___________或平板划线法接种。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需先灼烧接种环,其目的是_________
(2)培养酵母菌R时,培养基中的蔗糖和硝酸盐可分别为酵母菌R生长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干燥过程应控制好温度和______以防止胡萝卜素分解;萃取过程中宜采用______方式加热以防止温度过高;萃取液浓缩前需进行过滤,其目的是_______
(4)纸层析法可用于鉴定所提取的胡萝卜素。鉴定过程中需用胡萝卜素标准样品作为______
2019-01-30更新 | 2073次组卷 | 15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山东卷)
2019·上海·高考真题
5 . 2019 年 7 月,《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施行,生活垃圾分类成为市民的日常生活方式,生活垃圾分类中的湿垃圾是指可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
1.下列属于湿垃圾的是______
①剩余饭菜     ②玻璃碎片     ③植物落叶     ④过期面包 ⑤果皮果壳
2.湿垃圾降解后才能被植物利用,是因为根毛细胞难吸收     
A.尿素B.矿物质C.H2OD.大分子有机物

处理是垃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用微生物对其进行降解。下图表示筛选高效降解淀粉菌种的过程。

3.培养基中加入碳源是____。根据上图,将菌液接种到培养基的方法是___
4.据图,菌落①与菌落②周围透明圈的大小不同,原因可能是两个菌群        
A.对碘液分解能力不同B.分泌的淀粉酶活性不同
C.合成淀粉量不同D.受淀粉抑制程度不同
5.对筛选到的菌落①与菌落②进行鉴定,发现①属于真菌,②属于细菌,两者的本质区别是
A.细胞膜的成分B.有无细胞结构C.核糖体的有无D.有无完整核膜
6.若垃圾分类不当,在湿垃圾中混入了过期的抗生素或电池等,将不利于微生物分解,原因是
A.会抑制微生物生长B.是微生物的生长因子
C.促进有机物的合成D.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氮源
2020-03-28更新 | 90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2019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试题
6 . 由于酵母菌直接利用淀粉的能力很弱,有人将地衣芽孢杆菌的 α-淀粉酶 基因转入酵母菌中经筛选得到了可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酵母菌菌种(过程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过程①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__ 。为达到筛选目的,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应以____________ 作为唯一碳源。②、③过程需要重复几次,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尝试过程③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乙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_____
(3)以淀粉为原料,用工程酵母菌和普通酵母菌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密闭发酵,接种________菌的发酵罐需要先排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凝胶色谱法分离α 一淀粉酶时,在色谱柱中移动速度较慢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较________
2019-01-30更新 | 1858次组卷 | 5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四川卷)
7 . 为了获得茁鄄胡萝卜素产品,某小组开展了产β-胡萝卜素酵母的筛选与色素提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用的培养皿常用的两种灭菌方法是_____;为了减少灭菌后器皿被污染,灭菌前应该_____
(2)为了筛选出酵母菌,培养基中添加了青霉素,其目的是_____
(3)上图是灭菌锅及其局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乙、丙指示的依次是_____。(填序号)
①安全阀、放气阀、压力表
②放气阀、安全阀、压力表
③安全阀、放气阀、温度表
④放气阀、安全阀、温度表
(4)为了将分离到的菌株纯化,挑取了菌落在 3 块相同平板上划线,结果其中一块平板的各划线区均未见菌生长,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
(5)为增加β-胡萝卜素提取量,在研磨酵母细胞时,添加石英砂的目的是_____;研磨时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添加CaCO3,理由是_____
2016-11-26更新 | 19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生物(江苏卷)
8 . 下列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配制PCR反应体系时,加入等量的4种核糖核苷酸溶液作为扩增原料
B.利用添加核酸染料的凝胶对PCR产物进行电泳后,在紫外灯下观察结果
C.将配制的酵母培养基煮沸并冷却后,在酒精灯火焰旁倒平板
D.将接种环烧红,迅速蘸取酵母菌液在培养基上划线培养,获得单菌落
7日内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高考真题河北生物试卷
9 . 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的问题。
阿拉伯胶是一种多糖,研究者从某地合欢树下距离地表深10~15cm处的土样中初筛到能合成阿拉伯胶降解酶的菌株SM01,以下为该菌株的鉴定过程。
(1)为获得单菌落,可采用_____法将初筛菌液接种在_____培养基上。
(2)SM01的菌落为粉白色,菌落初期呈突起絮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菌丝白色致密,且有分生孢子,细胞核直径约1μm,初步推测为真菌,则其特征中,最能说明SM01是真菌的是_____
A.菌落初期呈突起絮状       B.菌落粉白色
C.有菌丝,白色致密            D.有细胞核,且有分生孢子
(3)SM01还一定具有的结构有_____
A.细胞膜       B.核糖体       C.拟核       D.荚膜       E.芽孢       F.菌盖
(4)表4中培养液pH均为6.0,若对SM01中阿拉伯胶降解酶的活力进行测定,则应选用表中的_____培养液,针对不选用的其他培养液,分别说明原因: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
2013-07-17更新 | 6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上海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