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微生物的接种方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已知一种有机物X(仅含有C、H两种元素)不易降解,会造成环境污染。某小组用三种培养基筛选土壤中能高效降解X的细菌(目标菌)。
Ⅰ号培养基: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X(5g/L)。
Ⅱ号培养基:氯化钠(5g/L),硝酸铵(3g/L),其他无机盐(适量),X(15g/L)。
Ⅲ号培养基:氯化钠(5g/L),硝酸铵(3g/L),其他无机盐(适量)。X(45g/L)。
回答下列问题。
(1)在Ⅰ号培养基中,为微生物提供氮源的是___________。Ⅱ、Ⅲ号培养基为微生物提供碳源的有机物是_________
(2)若将土壤悬浮液种在Ⅱ号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不能降解X的细菌比例会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
(3)Ⅱ号培养基加入琼脂后可以制成固体培养基,若要以该固体培养基培养目标菌并对菌落进行计数,接种时,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假设从Ⅲ号培养基中得到了能高效降解X的细菌,且该菌能将X代谢为丙酮酸,则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可为该菌的生长提供__________________
2019-06-08更新 | 12791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
2 . 人体皮肤表面存在着多种微生物,某同学拟从中分离出葡萄球菌。下述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对配制的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B.使用无菌棉拭子从皮肤表面取样
C.用取样后的棉拭子在固体培养基上涂布
D.观察菌落的形态和颜色等进行初步判断
2021-09-06更新 | 6207次组卷 | 39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北京生物高考真题
3 . 某些香蕉植株组织中存在的内生菌可防治香蕉枯萎病,其筛选流程及抗性检测如图。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在大量感染香蕉枯萎病的香蕉种植园内,从感病植株上采集样品
B.将采集的样品充分消毒后,用蒸馏水冲洗,收集冲洗液进行无菌检测
C.将无菌检测合格的样品研磨,经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得到内生菌的单菌落
D.判断内生菌的抗性效果需比较有无接种内生菌的平板上的病原菌菌斑大小
7日内更新 | 1456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高考生物真题吉林卷
4 .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回答与甘蔗醋制作有关的问题:
(1)为了获得酿造甘蔗醋的高产菌株,以自然发酵的甘蔗渣为材料进行筛选。首先配制醋酸菌选择培养基:将适量的葡萄糖、KH2PO4、MgSO4溶解并定容,调节pH,再高压蒸汽灭菌,经__________后加入3%体积的无水乙醇。然后将10 g自然发酵的甘蔗渣加入选择培养基,振荡培养24 h。用__________将少量上述培养液涂布到含CaCO3的分离培养基上,在30 ℃培养48h。再挑取分离培养基上具有__________的单菌落若干,分别接种到与分离培养基成分相同的__________培养基上培养24 h后,置于4 ℃冰箱中保存。
(2)优良产酸菌种筛选。将冰箱保存的菌种分别接入选择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后,取合适接种量的菌液在30 ℃、150 r/min 条件下振荡培养。持续培养至培养液中醋酸浓度不再上升,或者培养液中______含量达到最低时,发酵结束。筛选得到的优良菌种除了产酸量高外,还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等特点。
(3)制醋过程中,可将甘蔗渣制作成固定化介质,经_________后用于发酵。其固定化方法为_________
(二)斑马鱼是一种模式动物,体外受精发育,胚胎透明、便于观察,可用于水质监测,基因功能分析以及药物毒性与安全性评价等。
(1)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生活污水日益增多,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会引起水体__________,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取水样喂养斑马鱼,可用斑马鱼每周的体重和死亡率等指标监测水体污染程度。
(2)为了研究某基因在斑马鱼血管发育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用 DNA 连接酶将该基因连接到质粒载体形成_______,导入到大肠杆菌菌株 DH5α 中。为了能够连接上该目的基因、并有利于获得含该目的基因的 DH5α 阳性细胞克隆,质粒载体应含有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提取质粒后,采用____法,将该基因导入到斑马鱼受精卵细胞中,培养并观察转基因斑马鱼胚胎血管的发育情况。
(3)为了获取大量斑马鱼胚胎细胞用于药物筛选,可用__________分散斑马鱼囊胚的内细胞团,取分散细胞作为初始材料进行__________培养。培养瓶中添加成纤维细胞作为__________,以提高斑马鱼胚胎细胞克隆的形成率。
2021-06-17更新 | 367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年6月新高考浙江生物高考真题
5 . 下列关于原生质体和细胞计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测定植物原生质体的密度时,可用血细胞计数板
B.红墨水不能进入活细胞,可用于检测细胞的存活状态并计数
C.涂布分离法和划线分离法均能得到单菌落,都可用于细胞计数
D.酵母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可用比浊计测定其密度
2021-06-17更新 | 4223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1年6月新高考浙江生物高考真题
6 . 锌转运蛋白在某种植物根部细胞特异性表达并定位于细胞质膜,具有吸收和转运环境中Zn2+的功能。为研究该植物2种锌转运蛋白M和N与吸收Zn2+相关的生物学功能,在克隆M、N基因基础上,转化锌吸收缺陷型酵母,并进行细胞学鉴定。回答下列问题:
(1)锌转运蛋白基因M、N克隆。以该植物______为材料提取并纯化mRNA,反转录合成cDNA。根据序列信息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PCR每个循环第一步是进行热变性处理,该处理的效果类似于生物体内______的作用效果。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时,DNA分子因为含______而带负电荷,凝胶点样孔端应靠近电泳槽负极接口;当2个PCR产物分子量接近时,若延长电泳时间,凝胶中这2个条带之间的距离会______。回收DNA片段,连接至克隆载体,转化大肠杆菌,测序验证。
(2)重组表达载体构建。分别将含M、N基因的重组质粒和酵母表达载体同时进行双酶切处理,然后利用______连接,将得到的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用PCR快速验证重组转化是否成功。此反应可以用大肠杆菌悬液当模板的原因是______
(3)酵母菌转化。取冻存的锌吸收缺陷型酵母菌株,直接在固体培养基进行______培养,活化后接种至液体培养基,采用______以扩大菌体数量,用重组表达载体转化酵母菌。检测M、N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
(4)转基因酵母功能鉴定。分别将转化了M、N基因的酵母菌株于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至OD600为0.6。将菌液用______法逐级稀释至OD600为0.06、0.006和0.0006,然后各取10μL菌液用涂布器均匀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2天,菌落生长如图。该实验中阴性对照为______。由实验结果可初步推测:转运蛋白M和N中,转运Zn2+能力更强的是______,依据是______

注:OD600为波长600nm下的吸光值,该值越大,菌液浓度越高;空载体为未插入M或N基因的表达载体。
2024-03-04更新 | 102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学试题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试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单菌落,可用_______法或_______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______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而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
(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______;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病菌对抗生素B______;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_______;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应选用抗生素_______
8 . 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______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土,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__________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菌技术要求试验操作应在酒精灯________________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2019-01-30更新 | 4987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1年新课标生物高考真题
9 . 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恒温培养24-48小时
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2019-01-30更新 | 3005次组卷 | 112卷引用: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试题生物部分(安徽卷)
10 . 做“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
B.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不能标记在皿盖上
C.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D.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2020-11-07更新 | 1249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江苏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