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8 道试题
1 . 某醋厂和啤酒厂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酒曲含有霉菌、酵母菌、乳酸菌;醋醅含有醋酸菌;糖化即淀粉水解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A.糯米“蒸熟”与大米“蒸煮”的目的是利于糖化和灭菌
B.发酵原理是利用真菌的无氧呼吸与细菌的有氧呼吸
C.醋酸发酵过程中经常翻动发酵物,可控制发酵温度和改善通气状况
D.啤酒酿造流程中适当增加溶解氧可缩短发酵时间
2 . 在制作发酵食品的学生实践中,控制发酵条件至关重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有(       
A.泡菜发酵后期,尽管乳酸菌占优势,但仍有产气菌繁殖,需开盖放气
B.制作果酒的葡萄汁不宜超过发酵瓶体积的2/3,制作泡菜的盐水要淹没全部菜料
C.葡萄果皮上有酵母菌和醋酸菌,制作好葡萄酒后,可直接通入无菌空气制作葡萄醋
D.果酒发酵时温度宜控制在18-25℃,泡菜发酵时温度宜控制在30-35℃
3 . 柠檬酸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食品酸度调节剂。如图为研究人员以红薯粉为原料经黑曲霉发酵生产柠檬酸的简要流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黑曲霉与生产果醋和腐乳时所用主要微生物的代谢类型相同
B.将菌种接种至A培养基时,浸泡在酒精中的涂布器使用前需在火焰上灼烧
C.将菌种转接至B培养基的目的是增加黑曲霉菌种数量
D.若发酵罐C中的原料为大豆粉,可利用黑曲霉水解大豆中的淀粉制成酱油
4 . 鱼茶味酸而微咸,富含多种必需氨基酸。鱼茶的发酵菌群主要是乳酸菌,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鱼茶发酵过程中各菌种数量及发酵液pH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有(  )

A.与制作传统泡菜类似,鱼茶发酵也无需严格灭菌
B.乳酸菌发酵时会积累NADH导致发酵液pH变小
C.利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可快速直观检测微生物数量
D.醋酸菌和酵母菌消失的原因都是因为氧气已耗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图甲为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装置,图乙表示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的条件下
B.制作果酒时应关闭阀,适时打开阀排气
C.制作果醋时需打开阀通气,打开阀排气
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6 .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塑料饮水杯、充氧泵、空气过滤器、回旋式单向阀硅胶管等材料制作的一种新型的果酒、果醋两用发酵装置,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罐需预留1/3的空间,主要目的是防止发酵液溢出
B.制作果酒时,软管夹应关闭,出料口取样检测酒精的产生情况
C.排气管设计成弯曲的U形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杂菌进入发酵罐
D.在制作果酒的基础上制果醋时,只需将充氧泵连接即可,其他条件不变
7 . 下图为啤酒生产过程的简要流程,其中糖化的目的是将麦芽中的淀粉等有机物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可用赤霉素溶液浸泡大麦种子,使种子无需发芽就能产生α−淀粉酶
B.过程②破碎有利于淀粉与α−淀粉酶充分接触,缩短糖化过程的时间
C.过程③的主发酵阶段要始终保持厌氧环境,以便完成酒精的生成
D.发酵过程中要适时往外排气,后发酵时期更应缩短排气时间间隔
8 . 下图为啤酒生产过程的简要流程,其中糖化的目的是将麦芽中的淀粉等有机物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大麦作原料时,淀粉是酵母菌的主要碳源
B.过程②破碎有利于淀粉与α−淀粉酶充分接触,缩短糖化过程的时间
C.过程③的主发酵阶段要始终保持厌氧环境,以便完成酒精的生成
D.“精酿”啤酒不进行过滤和消毒,故发酵过程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9 . 微生物在食品和饮料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选项

应用

主要菌种

发酵说明

A

味精

谷氨酸棒状杆菌

发酵得到的谷氨酸就是提味增鲜的味精

B

酱油

霉菌(黑曲霉)

将原料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多肽和氨基酸,经淋洗调制而成

C

醋酸菌

O2和糖类都充足时分解糖类产生乙酸,缺少糖源则不能产生乙酸

D

啤酒

酵母菌

主发酵阶段糖分解和代谢物生成后,需低温、通气环境进行后发酵

A.AB.BC.CD.D
10 . 山西老陈醋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调节血脂、保护肝脏等功效,其制作工艺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高粱→蒸煮→拌大曲→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熏醅→淋醋→陈酿
注:以大麦、豌豆等原料制成的大曲,含有多种与发酵有关的微生物。
A.蒸煮可杀死高粱中的微生物,再通过拌大曲加入发酵所需菌种
B.酒精发酵起主要作用的是酵母菌,通常前期通气后期密封发酵
C.醋酸发酵起主要作用的是醋酸菌,较前一阶段需适当降低温度
D.醋酸发酵过程发生的主要反应为乙醇先转化为乙醛再生成乙酸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