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腐乳制作的原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发酵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果醋以及腐乳等食品的历史已经有几千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制作果酒、果醋之前将原料粉碎能够有效缩短发酵时间,原因是______。制作果酒时,酒精浓度一般不会太高,原因是________
(2)为探究温度对蓝莓酒制作的影响,研究人员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131619222528
残糖/(g·L-175.84.8444
发酵液酒精度/%8911121411
①据表可知,蓝莓酒发酵的适宜温度是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
②与果酒发酵相比,果醋发酵需要在较高温度条件下进行,原因是_____
(3)腐乳比豆腐易于消化吸收的原因是______。某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数量时,将稀释倍数为103的菌液涂布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9、132和115,取平均值92.该同学的计数结果可信度较低,理由是______
2024-06-08更新 | 16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皖北私立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传统发酵食品的制作过程蕴含了生物发酵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腐乳制作过程中,毛霉等产生的蛋白酶催化了蛋白质的分解
B.果醋制作过程中,醋酸菌代谢生成乙酸的最适温度为18~30℃
C.果酒制作过程中,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乙醇
D.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和二氧化碳
2024-06-0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三模考试生物试题
3 . 下列关于果酒、果醋及腐乳制作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制作果酒过程中应适时放气,制作果醋时要保证通气
B.控制好温度和 pH 既有利于目的菌繁殖,又可抑制杂菌生长
C.果醋制作既可以在获得果酒后进行,也可利用果汁直接制得
D.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主要微生物都属于真核生物
2024-05-1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蚌埠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4 . 在中国,龙山文化时期(约公元前4000至4200年)已经有酒器的出现,《周礼天宫》中也记载了主管王室、官用造酒事的“酒正”“酒人”等官职,显示了当时的酿酒业已经专业化。下列有关发酵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制作果酒时酵母菌一般来自果实的表皮,制作过程需保持持续通气
B.制作泡菜时,腌制时间过短可能会导致亚硝酸含量偏高
C.“酿酒不成反成醋”可能是发酵容器密封不严,醋酸菌进行有氧呼吸的结果
D.制作腐乳时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可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2024-05-18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霉豆腐是利用霉菌将豆腐发酵腌制而成的豆制食品,被誉为“东方奶酪”。苏州的腐乳呈黄白色,口味细腻;北京的腐乳呈红色,略带甜味;四川的腐乳则香辣油润。下列有关腐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有酵母菌、曲霉和毛霉等
B.毛霉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
C.发酵过程中豆腐坯上长出的“白毛”为毛霉的直立菌丝
D.各地腐乳的色泽风味各不相同是因为腌制过程中添加的香辛料不同导致
2024-05-0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九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6 . 面包和酸奶,或者馒头夹着腐乳,是很多人喜欢的早餐,这些食物或饮品为我们的机体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它们的制作都离不开微生物的发酵。下列关于食品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缺氧、呈酸性的环境只适合乳酸菌繁殖,因此酸奶制作时不用消毒
B.制作面包和馒头都用到了酵母菌,酵母菌产生的酒精与食品松软有关
C.在食品工业上可利用发酵工程生产食品添加剂和酶制剂等
D.若出现面包长霉、酸奶胀袋、腐乳表面出现“皮”等情况,则不能再食用
7 . 我国劳动人民利用传统发酵技术制作出大量美味食品,如腐乳、泡菜等,为生活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也传承和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饮食文化。下列有关腐乳和泡菜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腐乳和泡菜的制作均涉及发酵菌种的无氧发酵
B.两者起主要作用的菌种在结构上均无成形的细胞核
C.腐乳鲜美的味道主要由蛋白质分解成的小分子物质引起
D.泡菜装至八成满是防止乳酸菌产生的气体使发酵液溢出
8 . 胡玉美蚕豆酱是豆瓣经过发酵后,大分子物质经过微生物代谢转化成多肽、氨基酸、脂肪酸等,从而具有独特的风味,传统蚕豆酱制作流程是蚕豆→去皮→浸泡→蒸熟、冷却→接种→发酵→蚕豆酱。请回答下列问题:
(1)传统发酵是以__________(填“混合菌种”或“单一菌种”)发酵为主,蚕豆为微生物生长发育提供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蚕豆蒸熟、冷却的作用是__________
(2)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较好的蛋白酶、淀粉酶及纤维素酶的分泌能力,在蚕豆酱的发酵过程中可提高氨基酸态氮,提高酱的品质,某研究团队探究pH、温度对枯草芽孢杆菌FJ的活性影响(如图)及枯草芽孢杆菌FJ对真菌毒素及黄曲霉菌的抑制效果(如表)。

真菌毒素

发酵原料

添加枯草芽孢杆菌FJ

未添加枯草芽孢杆菌FJ

黄曲霉毒素B1(ug/Kg)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赭曲霉素A(ug/Kg)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玉米赤霉烯酮(ug/Kg)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ug/Kg)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黄曲霉菌(ug/Kg)

未检出

未检出

检出

①据图分析,仅从枯草芽孢杆菌FJ考虑,将发酵过程中的条件控制为__________条件,枯草芽孢杆菌___________黄曲霉菌的增殖。
②取30g酱缪溶于70mL无菌水中,在104稀释倍数下,取0.1mL菌液涂布3个选择培养基(只允许枯草芽孢杆菌生长),统计菌落数分别为50、60、70个,每克酱缪中枯草芽孢杆菌数为____________,计数结果比显微镜计数法___________
9 . 豆豉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发酵豆制品,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也有相关记录。豆豉制作的流程如图所示。装坛后放在室外日晒,每天搅拌两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发酵过程中多种酶系将原料中的蛋白质、脂肪等分解为小分子
B.发酵的目的主要是让酵母菌产生酶,搅拌能增加发酵液的溶氧量
C.代谢产物积累和酿造环境的变化导致后期窖池微生物数量下降
D.添加的盐、白酒和风味料具有抑制杂菌生长和调节口味的作用
10 . 传统发酵技术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微生物将原料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时,酵母菌产生的酒精与食品松软有关
B.泡菜发酵后期亚硝酸盐含量逐渐下降而排气的间隔也延长
C.家庭腐乳制作时,必须经过接种才能进行微生物发酵
D.利用乳酸菌发酵制做酸奶时,应处于无氧环境中进行发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