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泡菜的腌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泡菜制作容易、成本低廉、风味可口、利于贮存,但在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科学食用泡菜才能既享受美味,又减少健康风险。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泡菜时要配制“泡菜盐水”,这种盐水的配制过程为_________。准备的香辛料包括_________等。
(2)要减少泡菜中的亚硝酸盐,使用的白菜必须_____。发酵过程中,泡菜中增加的亚硝酸盐来自____;发酵时亚硝酸盐的含量最终会下降至5mg·kg-1,下降的原因最可能为___
(3)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除了控制腌制的时间,还要控制______
(4)若要计数发酵液中乳酸菌的数量,需要将多个稀释倍数的菌液(培养液)接种到培养基上,接种方法是________。培养后选择菌落数为______的平板进行计数。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宁夏银川市唐徕中学高三下学期四模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
2 . 红酸汤是我国西南地区独特的民间饮食文化,“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反映了当地老百姓对红酸汤的喜爱。红酸汤富含有机酸和益生菌,有调节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降低胆固醇等保健作用。传统制作方法是选取鲜红成熟的野生番茄和红辣椒,去蒂洗净,晾干表面水分,粉碎后装入干净的泡菜坛中,同时还需加入适量的糯米稀饭,之后加入适量的盐、白酒和生姜等,加盖灌满坛沿水,密闭发酵一段时间后即可取用。回答下列问题:
(1)红酸汤制作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从细胞结构角度分析它属于_____生物,坛沿加水和密闭发酵说明微生物的呼吸类型为_______。写出导致红酸汤发酸的相关反应式是_______
(2)装坛时加入适量的糯米稀饭的目的是_______,加入适量的盐、白酒和生姜的作用是______
(3)为了防止制作失败,有人建议往坛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你认为该建议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_______
(4)如图为某兴趣小组对红酸汤制作过程中发酵液的pH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结果,据图说明取用红酸汤的最佳时间,并作出合理解释_________

3 . 泡菜古称菹,是指为了利于长时间存放而经过发酵的蔬菜,它是一种在低浓度食盐水中泡制的蔬菜发酵加工品。世界各地都有泡菜的影子,风味也因各地做法不同而有异。回答下列问题。
(1)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其代谢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的比例配制盐水,将盐水__________________。将经过预处理的新鲜蔬菜及香辛料混合均匀,装入泡菜坛内至八成满,再注入配置好的盐水,使盐水没过全部菜料,盖好坛盖。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以保证坛内发酵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__
(3)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要跟踪检测产生的亚硝酸盐的含量。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为: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形成__________________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法。
2024-04-04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宁夏银川一中、云南昆明一中高考3月联合模拟理科综合试卷-高中生物
4 . 益生菌是一类能改变宿主某一部位菌群组成且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常见的益生菌有双歧杆菌、乳酸菌等。请分析回答:
(1)乳酸菌常用于泡菜制作,制作传统泡菜时该菌种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经常向泡菜坛的水槽处加入清水,目的是___________
(2)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测定泡菜水中的乳酸菌含量,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第一步:配置培养基,培养基中除加入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外,还需添加___________,才能确保乳酸菌正常生长;
②第二步:对培养基进行___________
③第三步:取18mL泡菜水,加入盛有___________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将样液稀释10倍,再依次等比例稀释至106倍。取若干个培养皿,分别取0.1mL稀释后的样液,涂布到培养基表面,再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后统计平均菌落数。若每毫升样液中的细菌数量为2.8×109个,则培养皿中的平均菌落数为___________个。
(3)实验分析:生物兴趣小组发现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并非全是乳酸菌菌落,为初步判断菌种类型,还需要观察培养基上菌落的___________等特征。若将观察后的培养基放回恒温培养箱继续培养24h,发现乳酸菌的菌落数没有增加,而其他菌落数仍然在增加,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早在公元前22世纪就采用发酵法酿酒、制酱、制醋、制腐乳、制泡菜等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1)传统啤酒酿造的发酵过程是在敞开式发酵池中进行的,麦芽汁中接种酵母后通入大量无菌空气,之后会产生大量气体翻腾逸出,形成厚厚的气泡层。其中,气泡层起到_________的作用,有利于酒精的生成。
(2)制作泡菜时煮沸的泡菜盐水须冷却后再倒入装好干净蔬菜的坛中,以免高温_________。发酵初期发酵坛的水槽内会间歇性有气泡冒出,这是因为_________。发酵过程中,除乳酸菌外,其它微生物在密封发酵2天后均大幅度减少,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3)制作泡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_________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_色染料。
(4)研究人员为探究发酵温度对红树莓果酒发酵的影响做了相关实验,得到如图结果。

①据图可知,发酵的最适温度是24℃,理由是该温度时_________
②发酵进行一段时间后残糖量不再降低,推测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2023-05-20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云南省昆明市一中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二模理综生物试题
6 . 泡菜酸甜香脆,令人胃口大开,是生活中常见的一道佐餐小菜。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自制了泡菜,并对其中的有害物质进行了测定。请回答问题:
(1)泡菜制作过程中,发酵过程即为乳酸菌的______过程,因此要经常向泡菜坛边缘的水槽中注满水,以保证________。泡菜中含有的亚硝酸盐在特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致癌、致畸的物质亚硝胺,所以质监部门常常定期利用________法检测泡菜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2)若想在原有菌株的基础上获得多种未发现的新性状菌株以供实验需求,应该经过_________处理。如果在众多的菌株中发现了新菌株,应使用_______(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将其分离出来,溶解在无菌水中,进行_______后,才能够接种到培养基表面。
(3)乳酸菌中含有多种蛋白质,利用____法分离提取的部分乳酸菌蛋白质时,等样品完全进入凝胶层后,加入pH值为7.0、浓度为20mmol的磷酸缓冲液到适当高度进行洗脱,结果先洗脱出来的是_________(填“大分子”或“小分子”)的蛋白质。
2022-05-31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宁夏石嘴山市三中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世界各地都有泡菜的影子,风味也因各地做法不同而有异,一碟香脆可口的泡菜,能令人胃口大开,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问题:
(1)用萝卜等根菜类蔬菜制作泡菜,用热水短时处理,可抑制某些微生物产生________,从而使成品泡菜口感较脆。同时,该处理也会使泡菜发酵时间缩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泡菜发酵初期,由于泡菜罐加盖并水封,会使________菌被逐渐抑制。发酵中期,乳酸菌大量繁殖,会使_____菌受到抑制。发酵后期,乳酸生产过多,会使乳酸菌受到抑制。
(3)从泡菜汁中可分离出制作酸奶的乳酸菌,首先对经多次发酵的泡菜汁进行过滤,然后取滤液用________的方法在某种含牛乳的专用培养基中进行初步筛选。该培养基必须含有__________,以便于观察是否产酸。
(4)自然界中醋酸菌常与乳酸菌共同生长,若要筛选出醋酸菌,则其专用的培养基中应添加________
8 . 酸菜是经乳酸菌发酵而成的一种发酵食品,制作过程中极易积累亚硝酸盐。一些乳酸菌能合成亚硝酸盐还原酶,能够显著降低亚硝酸盐含量。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为获得高产亚硝酸盐还原酶的乳酸菌,某研究组以东北传统自然发酵酸菜为材料进行分离。
①在进行乳酸菌分离纯化时,科研人员将酸菜发酵液稀释后涂布在含溴甲酚绿(遇酸变色)的__________(“选择”或“鉴别”)培养基上,___________(“需氧”或“厌氧”)培养一段时间后,挑取周围变色的_________临时保存。
②在进行高产亚硝酸盐还原酶菌株筛选时,将临时保存的各菌种分别接种到含______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离心收集上清液,在________酸化条件下,依次加入对氨基苯磺酸、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进行反应,筛选反应显色较_____的菌株。
(2)利用筛选得到的菌种进行酸菜腌制,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单位:mg/kg),结果如下表所示:

据表分析,亚硝酸盐含量最高时的腌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避免细菌大量繁殖,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除控制好表中涉及的腌制条件外,还需控制好腌制的____________
9 . 发酵工业起源很早,中国早在公元前22世纪就采用发酵法酿酒然后开始制酱、制醋、制腐乳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酿酒主要依赖于酵母菌,酒精是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_____中产生的。
(2)在腐乳发酵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毛霉,其产生的___________(填酶名称)能把豆腐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多种小分子有机物使腐乳味道鲜美。腐乳发酵过程中,主要依赖于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来防腐。
(3)制作泡菜时,泡菜坛口要用水密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叶逐渐变酸,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1)制作泡菜是利用乳酸菌在_________条件下将糖转化成乳酸,发酵过程中要定期用_____________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发酵条件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化工厂排出的污水中,含有一种难于分解的有毒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硝酸盐、磷酸盐等配制的培养基,筛选出能高效分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 的菌)。实验主要步骤如图所示,分析回答问题。

①筛选“目的菌”:以化合物A为唯一碳源的__________培养基中,“目的菌”能生长繁殖,其它微生物不能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鉴别“目的菌”:选择培养后,把“目的菌”通过__________法接种在固体鉴别培养基上分离并鉴别,不同的菌落分解化合物A能力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通过______________法灭菌后再倒掉,防止残留的微生物污染环境。
2017-06-12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