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 . 我国科学家经多年研究,筛选出高产紫杉醇的细胞,通过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可获得大量紫杉醇,实现紫杉醇的工厂化生产。为提高红豆杉细胞培养物中紫杉醇的产量,研究人员构建紫杉醇合成关键酶基因(Bapt基因)的超表达载体,并将其导入红豆杉细胞,其具体流程如下:
(1)Bapt基因的获取:提取红豆杉的mRNA,并通过逆转录得到其cDNA,利用PCR技术以图1中的cDNA片段为模板扩增Bapt基因,扩增的前提是___,需要的引物有___(从A、B、C、D四种引物中选择)。上述过程中,用1个图1所示片段产生2个双链等长的子代Bapt基因片段至少要经过___次循环。

(2)构建Bapt基因的超表达载体并将其导入受体细胞:在超量表达Bapt基因载体的构建中,所用DNA片段和Ti质粒的酶切位点(注:图中所示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各不相同)如图2所示。强启动子能被___识别并结合,驱动基因持续转录。Ti质粒中的T-DNA在培育转基因红豆杉中的作用是___。为使DNA片段能定向插入T-DNA中,可用PCR技术在DNA片段的两端添加限制酶识别序列,M、N端添加的序列所对应的限制酶分别是___

(3)构建Bapt基因的超表达载体,需用到相应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其中连接酶作用的底物为图3中的___(填“A”或“B”或“A和B”)。

2 . 微生物吸附是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之一,金属硫蛋白(MT)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的金属结合蛋白,具有吸附重金属的作用。科研人员将枣树的MT基因导入大肠杆菌构建工程菌。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枣树的 MTcDNA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了相应的引物(图1甲), 通过PCR 扩增MT基因。已知A位点和B位点分别是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对应的基因位置。选用的引物组合应为__________

(2)本实验中,PCR所用的DNA聚合酶扩增出的MT基因的末端为平末端。由于载体E只有能产生黏性末端的酶切位点,需借助中间载体P将MT基因接入载体E。载体P和载体E的酶切位点及相应的酶切序列如图1乙所示。
① 选用__________酶将载体P切开, 再用__________(填“T4DNA或“E·coli8lDNA”)连接酶将MT基因与载体P 相连,构成重组载体P'。
② 载体P'不具有表达MT基因的__________和终止子。选用__________酶组合对载体P'和载体E进行酶切,将切下的MT基因和载体E用DNA 连接酶进行连接,将得到的混合物导入到用__________离子处理的大肠杆菌,筛选出MT工程菌。
(3)MT基因在工程菌的表达量如图2所示。结果仍无法说明已经成功构建能较强吸附废水中重金属的MT工程菌,理由是___________

2024-05-1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3 . 传统的多重PCR(MPCR)是在普通PCR的基础上,在同一个反应体系中加入不同的引物对,针对不同的模板或同一模板的不同区段进行特异性的扩增,从而得到多个目的片段的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MPCR技术在扩增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不再局限于在同一反应管中进行扩增,而是将不同的引物对和模板分散于相应独立的空间中进行扩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对于同一DNA片段的不同区段进行扩增时,不同引物的碱基排列顺序不能互补
B.同一反应体系中扩增不同模板时需加入更多耐高温的DNA聚合酶才能使扩增正常进行
C.在目的DNA片段扩增时,若复性阶段温度控制过高,可能导致无产物
D.PCR扩增DNA时打开双螺旋的方式与细胞内不同,实质都是磷酸二酯键断裂
2024-05-0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4 . 科学家将抵御干旱胁迫反应中具有调控作用的目的基因转入棉花细胞中,培育出了转基因抗旱棉花。据下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可用农杆菌转化法
B.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是培育转基因抗旱棉花的核心工作
C.PCR扩增目的基因时需要设计两种碱基互补的引物
D.能够检测到标记基因表达产物的受体细胞中,不一定会有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
2024-05-0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福宁古五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荧光定量PCR技术可定量检测样本中某种DNA含量,其原理是在PCR反应体系中每加入一对引物的同时加入一个与某条模板链互补的荧光探针,当热稳定DNA聚合酶催化子链延伸至探针处,会水解探针,使荧光监测系统接收到荧光信号,即每扩增一次,就有一个荧光分子生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引物中G+C含量越高,引物与模板DNA结合的稳定性就越高
B.用PCR方法扩增DNA目的基因时不必知道基因的全部序列
C.设计引物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从其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糖核苷酸
D.若某次PCR反应共产生52个等长DNA,则需加入6个荧光探针
2024-05-0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八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6 . 用A和B两种限制酶分别处理同一DNA片段(限制酶在对应切点一定能切开),电泳分离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X代表的碱基对数为4500,Y是限制酶A的酶切位点
B.用酶A和酶B同时处理图1中DNA片段可增加6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C.若用酶A和酶B同时处理该DNA片段,则电泳后得到5种产物
D.电泳缓冲液配制的琼脂糖溶液中加入的核酸染料能与DNA结合,便于在紫外灯下观察
7 . 图为构建苘麻抗除草剂基因A重组质粒的技术流程,其中NptⅡ是卡那霉素抗性基因,GUS基因仅在真核细胞中表达,表达产物可催化底物呈蓝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CR扩增A时可在引物中加入PstI和XhoI的酶切位点
B.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初步筛选导入重组质粒的农杆菌
C.用农杆菌转化植物愈伤组织选择呈现蓝色的组织进行培养
D.启动子若为除草剂诱导启动子将减少细胞物质和能量浪费
8 . 油酸是一种单不饱和脂肪酸,稳定性高,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功能,富含油酸的食用油可长时间保存且在高温条件下不易氧化变质。油酸含量是评价大豆油食用品质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抑制大豆内源FAD2-1基因的表达,获得了油酸比例显著提高的大豆,其油酸含量高51.71%。回答下列问题:
(1)从大豆基因组数据库查找到FAD2-1基因的序列后,可用____的方法获得FAD2-1基因片段,接着用PCR技术进行扩增,PCR技术的原理是____
(2)对FAD2-1基因进行XbaⅠ、SacⅠ双酶切,这两种酶作用的化学键是____。将FAD2-1基因反向连接到pCAMBIA3300-BCSP质粒中,构建反义基因表达载体。FAD2-1基因、重组表达载体的结构如下图所示,a~d 表示 FAD2-1基因的4个位点。

将FAD2-1基因的____(填图中的字母)位点连接到重组表达载体模板链启动子端。重组表达载体转录产生的mRNA可抑制细胞内FAD2-1基因的表达,其原因是____
(3)重组表达载体中包含草铵磷(一种除草剂)抗性基因,转化后可以通过____的方法挑选出存活的大豆植株,收获大豆后检测____,鉴定成功转基因的大豆植株并评价其效果。
9 . RT­PCR是将RNA逆转录(RT)和cDNA的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相结合的技术,可利用此技术获取目的基因,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设计扩增目的基因的引物时需考虑基因表达载体的序列
B.G—C含量高的引物在与模板链结合时,需要更高的温度
C.过程Ⅰ需要加入缓冲液、原料、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和引物A等
D.该技术用于对某些微量RNA病毒的检测,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10 . 菊花是两性花,LFY基因是控制植物花分生组织形成的基因。过量表达LFY导致植物提早开花。为使菊花花期提前,科学家制备了含有拟南芥过量表达的LFY基因的转基因菊花。重组Ti质粒的部分信息及实验流程如图1所示。启动子均为真核细胞启动子。

一、将重组Ti质粒导入农杆菌中,利用农杆菌转化法转化并筛选LFY转基因菊花。
(1)根据图中的信息,加入潮霉素是为了筛选____,步骤①培养过程一般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光照,流程图中的Ⅰ是____
(2)通过调整过程②和③中____的浓度和比例,可诱导菊花根和芽的形成,进而培养LFY转基因菊花。
(3)以____为模板、选用与LFY基因特异性结合的引物,利用PCR技术鉴定菊花细胞是否存在LFY基因。再选用____技术检测转基因菊花的LFY蛋白的表达水平,进一步筛选LFY转基因菊花。
二、为了避免潮霉素抗性基因对环境造成污染,请优化以上实验。利用携带双T-DNA的Ti质粒(如图2)培养转基因植物。

(4)已知Ti质粒携带双T-DNA时,每个T-DNA都可以独立地整合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上。请设计培育转基因植物和杂交育种相结合的实验方案,筛选出只表达LFY转基因菊花____。(写出实验思路即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