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4.3 对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8 道试题
1 .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文化是把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与中国的文化内涵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征.其中沏茶、饮茶对水温也有一定的要求,把物体放在空气中冷却,如果物体原来的温度是,空气的温度是,经过t分钟后物体的温度为θ℃,满足公式.现有一壶水温为92℃的热水用来沏茶,由经验可知茶温为52℃时口感最佳,若空气的温度为12℃,那从沏茶开始,大约需要(       )分钟饮用口感最佳.(参考数据;
A.2.57B.2.77C.2.89D.3.26
2023-02-15更新 | 2997次组卷 | 9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2023届高三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一模)数学试题
2 .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而“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某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峰值a(亿吨)后开始下降,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S(亿吨)与时间t(年)满足函数关系式,若经过5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亿吨).已知该地区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能抵消自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亿吨),则该地区要能实现“碳中和”,至少需要经过多少年?(参考数据:)(       
A.28B.29C.30D.31
3 . 荀子《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以说学习是日积月累的过程,每天进步一点点,前进不止一小点.我们可以把看作是每天的“进步”率都是1%,一年后是;而把看作是每天“退步”率都是1%,一年后是;这样,一年后的“进步值”是“退步值”的倍.那么当“进步”的值是“退步”的值的2倍,大约经过(       )天.(参考数据:
A.9B.15C.25D.35
4 . 正整数1,2,3,…,的倒数的和已经被研究了几百年,但是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得到它的求和公式,只是得到了它的近似公式;当很大时.其中称为欧拉—马歇罗尼常数,,至今为止都不确定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设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用上式计算的值为(       )(参考数据:
A.7B.8C.9D.10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恩格斯曾经把对数的发明、解析几何的创始和微积分的建立称为十七世纪数学的三大成就.其中对数的发明曾被十八世纪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评价为“用缩短计算时间延长了天文学家的寿命”.已知正整数N的70次方是一个83位数,则由下面表格中部分对数的近似值(精确到0.001),可得N的值为(       

M

2

3

7

11

13

0.301

0.477

0.845

1.041

1.114

A.13B.14C.15D.16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在1859年的时候,德国数学家黎曼向科学院提交了题目为《论小于某值的素数个数》的论文并提出了一个命题,也就是著名的黎曼猜想.在此之前,著名数学家欧拉也曾研究过这个问题,并得到小于数字的素数个数可以表示为的结论.若根据欧拉得出的结论,估计以内的素数的个数为(       )(素数即质数,,计算结果取整数)
A.2172B.4343C.869D.8686
7 . 中国的5G技术领先世界,5G技术的数学原理之一便是著名的香农公式:.它表示:在受噪音干扰的信道中,最大信息传递速度取决于信道带宽,信道内信号的平均功率,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的大小,其中叫做信噪比.当信噪比比较大时,公式中真数里面的1可以忽略不计.按照香农公式,若在带宽为,信噪比为1000的基础上,将带宽增大到,信噪比提升到200000,则信息传递速度大约增加了(     )(参考数据:
A.187%B.230%C.530%D.430%
2023-05-03更新 | 977次组卷 | 5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调研考试数学试题
8 .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以数字1开头的数字在各个领域中出现的频率似乎要高于其他数字.这就是著名的本福特定律,也被称为“第一位数定律”或者“首位数现象”,意指在一堆从实际生活中得到的十进制数据中,一个数的首位数字是)的概率为.以此判断,一个数的首位数字是1的概率与首位数字是5的概率之比约为(       
(参考数据:
A.2.9B.3.2C.3.8D.3.9
9 .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在数学的学习和研究中,有时可凭借函数的图象分析函数解析式的特征.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的解析式可能为(       
A.B.
C.D.
2023-01-06更新 | 901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理科数学试题
10 . 17世纪,法国数学家马林·梅森在欧几里得、费马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为素数)型的数作了大量的研算,他在著作《物理数学随感》中断言:在的素数中,当,3,5,7,13,17,19,31,67,127,257时,是素数,其它都是合数.除了两个数被后人证明不是素数外,其余都已被证实.人们为了纪念梅森在型素数研究中所做的开创性工作,就把型的素数称为“梅森素数”,记为.几个年来,人类仅发现51个梅森素数,由于这种素数珍奇而迷人,因此被人们答为“数海明珠”.已知第7个梅森素数,第8个梅森素数,则约等于(参考数据:)(       
A.17.1B.8.4C.6.6D.3.6
2023-08-11更新 | 872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3届高三三模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