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等式与不等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费马点”是由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费马提出并征解的一个问题.该问题是:“在一个三角形内求作一点,使其与此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意大利数学家托里拆利给出了解答,当的三个内角均小于时,使得的点即为费马点;当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时,最大内角的顶点为费马点.试用以上知识解决下面问题:已知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
(1)求
(2)若,设点的费马点,求
(3)设点的费马点,,求实数的最小值.
2024-03-03更新 | 4180次组卷 | 36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题
2 . 十六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雷科德在《砺智石》一书中首次把“=”作为等号使用,后来英国数学家哈里奥特首次使用“<”表示“小于”,用“>”表示“大于”,并逐渐被数学界接受,不等号的引入对不等式的发展影响深远.若a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则
B.若,则
C.若,且,则
D.若,则
3 . 中国南宋大数学家秦九韶提出了“三斜求积术”,即已知三角形三边长求三角形面积的公式:设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则三角形的面积可由公式求得,其中为三角形周长的一半,这个公式也被称为海伦-秦九韶公式,现有一个三角形的边长满足,则此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为(       
A.B.3C.D.
2021-02-04更新 | 1359次组卷 | 15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嘉勋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检测数学试题
19-20高三上·云南昆明·期中
填空题-单空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海伦公式亦叫海伦—秦九韶公式.相传这个公式最早是由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得出的,而因为这个公式最早出现的海伦的著作《测地术》中,所以被称为海伦公式.它是利用三角形的三条边的边长直接求三角形面积的公式,表达式为,其中分别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已知一根长为的木棍,截成三段构成一个三角形,若其中有一段的长度为,则该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三国时期赵爽在《勾股方圆图注》中对勾股定理的证明可用现代数学表述为如图所示,我们教材中利用该图作为“(      )”的几何解释.
A.如果,那么
B.如果,那么
C.对任意实数,有,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D.对任意正实数,有,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2018-08-27更新 | 1022次组卷 | 6卷引用: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