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解三角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1 . “割圆术”是我国古代计算圆周率的一种方法.在公元年左右,由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发明.其原理就是利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逐步逼近圆的面积,进而求.当时刘徽就是利用这种方法,把的近似值计算到之间,这是当时世界上对圆周率的计算最精确的数据.这种方法的可贵之处就是利用已知的、可求的来逼近未知的、要求的,用有限的来逼近无穷的.为此,刘徽把它概括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这种方法极其重要,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欧洲,这种方法后来就演变为现在的微积分.根据“割圆术”,若用正六十边形来估算圆周率,则的近似值是(       )(精确到)(参考数据
A.B.C.D.
2 . 10世纪阿拉伯天文学家阿尔库希设计出一种方案,通过两个观察者异地同时观测同一颗小天体来测定小天体的高度.如图,有两个观察者在地球上AB两地同时观测到一颗卫星S,仰角分别为∠SAM和∠SBMMAMB表示当地的水平线,即为地球表面的切线),设地球半径为R的长度为,∠SAM=30°,∠SBM=45°,则卫星S到地面的高度为______

3 .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提出了一种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三斜求积术”,即在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则的面积为.若,且的外接圆的半径为,则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2022-11-01更新 | 940次组卷 | 6卷引用:广西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数学(文)试题
4 . 圆周率是指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的比值,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用“割圆术”将圆周率算到了小数后面第七位,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割圆术”是指用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近似替代圆的周长,从正六边形起算,并依次倍增,使误差逐渐减小,如图所示,当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为360时,由“割圆术”可得圆周率的近似值可用代数式表示为(       
A.B.C.D.
5 . 法国数学家费马被称为业余数学之王,很多数学定理以他的名字命名.对而言,若其内部的点满足,则称的费马点.在中,已知,设的费马点,且满足.则的外接圆半径长为_________
2022-10-13更新 | 54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五篇 向量与几何 专题15 几何最值(费马点、布洛卡点等) 微点3 费马点、布洛卡点综合训练
6 . 由三角形的三边求出该三角形的面积,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个困难的问题.古希腊数学家海伦在他的著作《测地术》中证明了公式,其中,这个公式叫海伦公式.现有一个周长为24的等腰三角形,其最长边比最短边大6,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A.B.C.4D.
7 . 如图甲(左),圣索菲亚教堂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其中央主体建筑集球、圆柱、棱柱于一体,极具对称之美.为了估算索菲亚教堂的高度,在索菲亚教堂的正东方向找到一座建筑物,高约为40,如图乙(右),在它们之间的地面上的点三点共线)处测得楼顶、教堂顶的仰角分别是,在楼顶处测得塔顶的仰角为,则估算索菲亚教堂的高度约为(       


A.50B.55C.60D.70
2022-09-28更新 | 2308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4-2 正余弦定理中的高频小题归类-2
8 . 法国数学家费马被称为业余数学之王,很多数学定理以他的名字命名.对而言,若其内部的点满足,则称的费马点.如图所示,在中,已知,设的费马点,且满足.则的外接圆直径长为______.

2022-09-15更新 | 1399次组卷 | 8卷引用:第五篇 向量与几何 专题15 几何最值(费马点、布洛卡点等) 微点3 费马点、布洛卡点综合训练
9 . 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如图,纸片为一圆形,直径,需要剪去四边形,可以经过对折、沿裁剪、展开就可以得到.

已知点在圆上且.要使得镂空的四边形面积最小,的长应为_____
2022-09-11更新 | 1603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零模)数学(理)试题
10 . 小明同学学以致用,欲测量学校教学楼的高度,他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式来进行测量,小明同学在运动场上选取相距25米的CD两观测点,且CD与教学楼底部B在同一水平面上,在CD两观测点处测得教学楼顶部A的仰角分别为45°,30°,并测得,则教学楼AB的高度是(       

A.20米B.25米C.D.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