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角度测量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某校开展数学专题实践活动,要求就学校新建的体育馆进行研究,为了提高研究效率,小王和小李打算分工调查测量并绘图,完成两个任务的研究.
(1)小王获得了以下信息:
.教学楼和体育馆之间有一条笔直的步道
.在步道上有一点,测得到教学楼顶的仰角是,到体育馆楼顶的仰角是
.从体育馆楼顶测教学楼顶的仰角是
.教学楼的高度是20米.
请帮助小王完成任务一:求体育馆的高度

(2)小李获得了以下信息:
.体育馆外墙大屏幕的最低处到地面的距离是4米;
.大屏幕的高度是2米;
.当观众所站的位置到屏幕上下两端所张的角最大时,观看屏幕的效果最佳.
请帮助小李完成任务二:求步道上观看屏幕效果最佳地点的位置.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1 三角-期末考点大串讲(沪教版2020必修二)
2024高一下·全国·专题练习
2 . 判断正误,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
(1)东北方向就是北偏东的方向.(      )
(2)俯角是铅垂线与视线所成的角,其范围为.(      )
(3)方位角与方向角其实质是一样的,均是确定观察点与目标点之间的位置关系.(      )
(4)从处望处的仰角为,从处望处的俯角为,则的关系为.(      )
(5)基线选择不同,同一个量的测量结果可能不同.(        )
(6)两点间可视但不可到达问题的测量方案实质是构造已知两角及一边的三角形并求解.(        )
2024-03-1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6.4.3 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 第3课时 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应用举例 (导学案)-【上好课】
2023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 | 较易(0.85) |
3 .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东南方向与南偏东方向相同.
B.若为锐角三角形且,则角的取值范围是.
C.从处望处的仰角为,从处望处的俯角为,则的关系为.
D.俯角是铅垂线与目标视线所成的角,其范围为.
2023-12-20更新 | 158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16 解三角形实际应用问题 --2024届高考数学考点总动员【讲】
4 . 在长江某渡口处,江水以5km/h的速度向东流.一渡船从长江南岸的A码头出发,预定要在0.1h后到达北岸的B码头(如图).设为正北方向,已知B码头在A码头北偏东的方向上,并与A码头相距1.2km.该渡船应按什么方向航行?速度是多少(角度精确到,速度确到0.1km/h)?

   

2023-09-28更新 | 111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6 解三角形及应用(3大易错点分析+解题模板+举一反三+易错题通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孔雀东南飞》中曾叙“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箜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清撤,表现力强.如图是箜篌的一种常见的形制,对其进行绘制,发现近似一扇形,在圆弧的两个端点处分别作切线相交于点,测得切线,根据测量数据可估算出该圆弧所对圆心角的余弦值为(       

A.0.62B.0.56C.D.
2023-04-23更新 | 858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1.8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重难点突破及混淆易错规避(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6 . 冬奥会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结合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与国际化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中国在新时代的新形象、新梦想.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书法中的一些特殊画笔都有固定的角度,比如在弯折位置通常采用30°、45°、60°、90°、120°、150°等特殊角度下.为了判断“冬”的弯折角度是否符合书法中的美学要求.该同学取端点绘制了,测得AB=5,BD=6,AC=4,AD=3,若点C恰好在边BD上,请帮忙计算的值(       

A.B.C.D.
2023-03-11更新 | 858次组卷 | 5卷引用:6.4.3 课时3 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应用举例-同步题型分类归纳讲与练(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2023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解答题-问答题 | 较易(0.85) |
解题方法
7 . 地图测绘人员在点A测得某一目标参照物P在他的北偏东30°的方向,且距离为,之后该测绘人员沿正北方向行走了40 m,到达点B.试确定此时目标参照物P在他北偏东的度数以及他与目标参照物P的距离.
2023-03-05更新 | 154次组卷 | 3卷引用:6.4.3 第3课时 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应用举例【第一课】“上好三节课,做好三套题“高中数学素养晋级之路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单空题 | 较易(0.85) |
8 . 游客从某旅游景区的景点A处至景点C处有两条线路.线路1是从A沿直线步行到C,线路2是先从A沿直线步行到景点B处,然后从B沿直线步行到C.现有甲、乙两位游客从A处同时出发匀速步行,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倍,甲走线路2,乙走线路1,最后他们同时到达C处.经测量,AB=1 040 mBC=500 m,则sin∠BAC等于________
2021-09-03更新 | 1178次组卷 | 10卷引用:考点16 解三角形实际应用问题 --2024届高考数学考点总动员【练】
9 . 最大视角问题是1471年德国数学家米勒提出的几何极值问题,故最大视角问题一般称为“米勒问题”.如图,树顶A离地面a米,树上另一点B离地面b米,在离地面米的C处看此树,离此树的水平距离为___________米时看AB的视角最大.
2021-05-14更新 | 1787次组卷 | 8卷引用:重难点专题05 三角形中的范围与最值问题-【帮课堂】(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10 . 为解决我校午餐拥挤问题,高一某班同学提出创想,计划修建从翔字楼四楼直达北院食堂二楼的空中走廊“南开飞云”,现结合以下设计草图提出问题:已知AD两点分别代表食堂与翔宇楼出入口,C点为D点正上方一标志物,AE对应水平面,现测得,设,则       
A.B.C.D.
2021-05-06更新 | 1226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1.8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重难点突破及混淆易错规避(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