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______
2 . 记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且
(1)求
(2)设,求数列项和
3 . 已知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项和
(2)若,求数列的前项和.
2023-10-21更新 | 1639次组卷 | 7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4 .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一道“八子分绵”的名题:“九百九十六斤绵,赠分八子做盘缠,次第每人分十七,要作第八数来言”.题意是把996斤绵分给8个儿子做盘缠.按照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分绵,年龄小的比年龄大的多分17斤绵.则年龄最小的儿子分到的绵是(       
A.65斤B.82斤C.184斤D.201斤
2023-10-19更新 | 653次组卷 | 6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       
A.B.C.D.
2023-09-26更新 | 47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海拉尔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理)试题
8 .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我国古代用日晷测量日影的长度,晷长即为所测量影子的长度,二十四个节气及晷长变化如图所示,相邻两个节气晷长的变化量相同,冬至日晷长最长,夏至日晷长最短,周而复始,已知冬至日晷长为13.5尺,芒种日晷长为2.5尺,则一年中立春到夏至的日晷长的和为(       
A.58.5尺B.59.5尺C.60尺D.60.5尺
9 . 设等差数列的前n项的和为,若,则       
A.17B.34C.51D.10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