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空间几何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筑城、筑堤、挖沟、挖渠、建仓、建囤等工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出了一套有关体积、容积计算的方法,这些方法以实际问题的形式被收入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九章算术》将底面为长方形且有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锥称之为阳马,如图所示的阳马三视图,则它的体积为(       
A.B.1C.2D.3
2 . 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的墓碑上刻着一个圆柱,圆柱内有一个内切球若球的表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则球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之比为(       
A.B.C.D.
2020-05-01更新 | 3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普查调研考试数学(文)试题
3 . 《九章算术》中将底面为矩形,顶部只有一条棱的几何体称为刍甍(刍甍字面意思为茅草屋顶),现有一刍甍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刍甍的体积为(       
A.B.C.1D.
2020-03-05更新 | 2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内蒙古阿拉善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文)试题
4 . 南北朝时代的伟大科学家祖暅在数学上有突出贡献,他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祖暅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 其含义是:夹在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几何体,被平行于这两个平行平面的任意平面α所截,如果截得的两个截面的面积总相等,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如图,夹在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几何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被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任意平面截得的两个截面面积分别为S1,S2,则(       
A.如果S1,S2总相等,则V1=V2
B.如果S1=S2总相等,则V1V2不一定相等
C.如果V1=V2 ,则S1,S2总相等
D.存在这样一个平面α使S1=S2相等,则V1=V2
5 .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圆亭,下周三丈,上周二丈,高一丈.问积几何?”题中的“圆亭”是一个几何体,其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和侧视图是高为丈的全等梯形,俯视图中的两个圆的周长分别是丈和丈,取,则该圆亭外接球的球心到下底面的距离为(       
A.B.C.D.
6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有这样一些数学用语,“堑堵”意指底面为直角三角形,且侧棱垂直于底面的三棱柱.现有一如图所示的堑堵,,若,则堑堵的外接球的体积为(      
A.B.C.D.
2019-05-06更新 | 686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9年高三第二次质量普查调研考试理科数学试题
7 . 南北朝数学家祖暅在推导球的体积公式时构造了一个中间空心的几何体,经后继学者改进后这个中间空心的几何体其三视图如图所示.现用一与下底面平行且与下底面距离为的平面去截该几何体,则截面面积是
A.B.C.D.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牟合方盖”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探求球体体积时构造的一个封闭几何体,它由两等径正贯的圆柱体的侧面围成,其直观图如图(其中四边形是为体现直观性而作的辅助线)当“牟合方盖”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完全相同时,其俯视图可能为
A.B.C.D.
9 .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它在几何学中的研究比西方早一千多年,其中有很多对几何体外接球的研究,如下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A.B.C.D.
10 . (数学(文)卷·2017届福建省莆田六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第9题) 《九章算术》中,将底面是直角形的直三棱柱称之为“堑堵” ,已知某“堑堵”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俯视图中虚线平分矩形的面积,则该 “堑堵”的侧面积为
A.2B.C.D.
2016-12-04更新 | 294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