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完善列联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2022年7月6日~14日,素有“数学界奥运会”之称的第29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受疫情影响,在线上进行,世界各地的数学家们相聚云端、共襄盛举.某学校数学爱好者协会随机调查了学校100名学生,得到如下调查结果:男生占调查人数的55%,喜欢数学的有40人,其余的人不喜欢数学;在调查的女生中,喜欢数学的有20人,其余的不喜欢数学.
(1)请完成下面列联表,并根据列联表判断是否有99.5%的把握认为该校学生喜欢数学与学生的性别有关?
喜欢数学不喜欢数学合计
男生
女生
合计
(2)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不喜欢数学的学生中抽取8人,再从这8人中随机抽取3人,记为3人中不喜欢数学的男生人数,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参考公式:,其中.
临界值表:
0.100.050.010.0050.001
2.7063.8416.6357.87910.828
2 . 甲、乙两所学校高三年级分别有1000人,1100人,为了了解两所学校全体高三年级学生高中某学科基础知识测试情况,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从两个学校一共抽取了105名学生的该学科成绩,并作出了如下的频数分布统计表,规定考试成绩在[120,150]内为优秀.
甲校:

分组

[70,80)

[80,90)

[90,100)

[100,110)

[110,120)

[120,130)

[130,140)

[140,150]

频数

1

2

9

8

10

10

3

乙校:

分组

[70,80)

[80,90)

[90,100)

[100,110)

[110,120)

[120,130)

[130,140)

[140,150]

频数

2

3

10

15

15

3

1

(1)计算的值;
(2)由以上统计数据填写下面2×2列联表,若按是否优秀来判断,是否有97.5%的把握认为两个学校的数学成绩有差异?

甲校

乙校

总计

优秀

非优秀

总计


独立性检验临界值表:

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2.072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2022-05-27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2022届高三三模(总第七次模块)文科数学试题
3 . 甲、乙两台机床生产同种产品,产品按质量分为一级品和二级品,为了比较两台机床产品的质量,分别抽查了两台机床生产的产品,产品的质量情况统计如下表:
一级品二级品合计
甲机床30
乙机床40
合计90200
0.100.050.0100.0050.001
2.7063.8416.6357.87910.828
(1)请将上述列联表补充完整;
(2)能否有的把握认为甲机床的产品质量与乙机床的产品质量有差异?
附:,其中
2022-05-14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数学试题
4 . 为了研究一种新药治疗某种疾病是否有效,进行了临床试验.采用有放回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得到如下数据:抽到服用新药的患者55名,其中45名治愈,10名未治愈;抽到服用安慰剂(没有任何疗效)的患者45名,其中25名治愈,20名未治愈.
(1)根据上述信息完成服用新药和治疗该种疾病的样本数据的列联表;
疗法疗效合计
治愈未治愈
服用新药
服用安慰剂
合计
(2)依据的独立性检验,能否认为新药对治疗该种疾病有效?并解释得到的结论.
附:
0.100.010.001
2.7066.63510.828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第届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日至日在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它掀起了中国人民参与冬季运动的大热潮.某中学共有学生名,其中男生名,女生名,按性别分层抽样,从中抽取名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是否参与过滑雪运动.情况如下:

参与过滑雪

未参与过滑雪

男生

女生

(1)若,求参与调查的女生中,参与过滑雪运动的女生比未参与过滑雪运动的女生多的概率;
(2)若参与调查的女生中,参与过滑雪运动的女生比未参与过滑雪运动的女生少人,试根据以上列联表,判断是否有的把握认为“该校学生是否参与过滑雪运动与性别有关”.

.
6 . 为了解“朗读记忆”和“默读记忆”两种记忆方法的效率(记忆的平均时间)是否有差异,将40名学生平均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两种记忆方法记忆同一篇文章.由于事先没有约定用什么图表记录记忆所用时间(单位:min),其结果是“朗读记忆”用茎叶图表示(如图①),“默读记忆”用频率分布直方图表示(分组区间为,…,)(如图②).

(1)分别计算“朗读记忆”和估算“默读记忆”(估算时,用各组的中点值代替该组的平均值)记忆这篇文的平均时间(单位:min);
(2)依据(1),用m表示40位学生记忆的平均时间,完成下列2×2列联表,判断“朗读记忆”和“默读记忆”两种记忆方法与其效率记忆的平均时间m是否有关联,并说明理由.
参考公式和数据:
小于m不小于m合计
朗读记忆(人数)
默读记忆(人数)
合计
0.1000.0500.0100.001
k2.7063.8416.63510.828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