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64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的家庭小型喷壶总容积为1.4L,打气筒每次可将压强为、体积为的空气充入壶内,从而增加壶内气体的压强。为了保证喷壶的客舍,壶内空气压强不能超过;为了保证喷水效果,壶内气体压强至少为,当壶内空气压强降至时便不能向外喷水。现装入的水并用盖子密封,壶内被封闭空气的初始压强为。壶中喷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忽略不计,壶内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且温度始终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保证喷水效果,打气筒最少打气20次
B.为了保证喷壶安全,打气筒最多打气50次
C.若充气到喷壶安全上限,然后打开喷嘴向外喷水,可向外喷出水的体积为0.8L
D.若充气到喷壶安全上限,然后打开喷嘴向外喷水,可向外喷出水的体积为1L
2024-02-16更新 | 146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三一模模拟(调研卷)物理试题(一)
2 . 某兴趣小组对老师演示惯性的一个实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图甲所示,长方形硬纸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一端稍稍伸出桌外,将一块橡皮擦置于纸板的中间,用手指将纸板水平弹出,如果弹的力度合适,橡皮擦将脱离纸板,已知橡皮擦可视为质点,质量为,硬纸板的质量为,长度为。橡皮擦与纸板、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纸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
(1)手指对纸板的作用力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要使橡皮擦相对纸板滑动,至少多大?
(2)手指对纸板的作用时间很短,可认为作用结束后,纸板获得速度但位移近似为零,则要使橡皮擦脱离纸板,需满足的条件?
(3)若要求橡皮擦移动的时间不超过,求纸板被弹出的最小速度?
3 . 某大型主题乐园拟设计一款户外游乐设施,设计团队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模拟设计论证。该装置由模拟小人、固定弹射器、圆轨道和水平轨道组成。已知,模拟小人质量,弹射器的弹性势能可在间调节,圆轨道1为管状,半径,圆轨道2为环状,半径。两圆轨道间有长为的粗糙水平轨道,水平轨道与模拟小人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其余部分摩擦均不计。试求:
(1)游戏过程中模拟小人经过圆轨道1最高点时对轨道压力小于重力,弹射器发射时的弹性势能应满足的条件;
(2)游戏过程中模拟小人不脱离轨道且最终停在粗糙水平轨道上,弹射器发射时的弹性势能应满足的条件,并计算模拟小人停的位置范围。
(3)为确保游戏安全,在圆轨道2的右侧放置一质量为的缓冲橡胶块,橡胶块不固定,模拟小人与缓冲橡胶块碰撞为弹性碰撞且碰撞时间可近似为,游戏安全要求模拟小人不脱离轨道且与缓冲橡胶块的撞击力不超过。当弹射器以最大弹性势能发射时,通过计算说明游戏设计是否安全。
2023-03-20更新 | 529次组卷 | 2卷引用:7.动量 动量及能量的综合-2023年云南、安徽、山西、吉林、黑龙江五省二模汇编
4 . 如图所示,倾角的斜面AB与长度为的水平面BCB点衔接,衔接点平滑,质量为的可视为质点的滑块Q静置在水平面的右端C。可视为质点的滑块P自斜面上高处静止释放,与滑块Q发生弹性碰撞后,滑块Q在C点立即进入光滑竖直半圆轨道DE的内侧(CD间隙不计),D为圆的最高点,圆半径记为R。滑块Q经圆弧后在E点水平抛出,最终落于水平地面FG上,水平面FGBC的高度差为。已知滑块P与AB面和BC面的动摩擦因数都为
(1)若滑块P的质量为,半圆轨道DE的半径R可调,半圆轨道能承受的滑块的压力不能超过70N,要保证滑块Q能经圆周运动顺利经过E点。
①求滑块Q进入D点时的速度
②求半圆轨道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
③求滑块Q离开E后落在FG面上的最大射程。
(2)若半圆轨道DE的半径为,滑块P的质量可调,求滑块Q进入D点时对D的压力大小的范围。

2024-03-29更新 | 1278次组卷 | 3卷引用:倒计时14天 动量 动量与能量的综合应用 物理(二)-2024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5 . 涡流制动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新型制动方式,它的基本原理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固定一块铝板,当一竖直方向的条形磁铁在铝板上方几毫米高度上水平经过时,铝板内感应出的涡流会对磁铁的运动产生阻碍作用.涡流制动是磁悬浮列车在高速运行时进行制动的一种方式.某研究所制成如图乙所示的车和轨道模型来定量模拟磁悬浮列车的涡流制动过程.车厢下端安装有电磁铁系统,能在长为L1=0.6m,宽L2=0.2m的矩形区域内产生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可随车速的减小而自动增大(由车内速度传感器控制),但最大不超过B1=2T,将铝板简化为长大于L1,宽也为L2的单匝矩形线圈,间隔铺设在轨道正中央,其间隔也为L2,每个线圈的电阻为R1=0.1Ω,导线粗细忽略不计.在某次实验中,模型车速度为v=20m/s时,启动电磁铁系统开始制动,车立即以加速度a1=2m/s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磁感应强度增加到B1时就保持不变,直到模型车停止运动.已知模型车的总质量为m1=36kg,空气阻力不计.不考虑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引起的电磁感应现象以及线圈激发的磁场对电磁铁产生磁场的影响.

(1)电磁铁的磁感应强度达到最大时,模型车的速度为多大?
(2)模型车的制动距离为多大?
(3)为了节约能源,将电磁铁换成若干个并在一起的永磁铁组,两个相邻的磁铁磁极的极性相反,且将线圈改为连续铺放,如图丙所示,已知模型车质量减为m2=20kg,永磁铁激发的磁感应强度恒为B2=0.1T,每个线圈匝数为N=10,电阻为R2=1Ω,相邻线圈紧密接触但彼此绝缘.模型车仍以v=20m/s的初速度开始减速,为保证制动距离不大于80m,至少安装几个永磁铁?
6 . 东方超环,俗称“人造小太阳”,是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制的磁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该装置需要将加速到较高速度的离子束变成中性粒子束,没有被中性化的高速带电离子需要利用“偏转系统”将带电离子从粒子束中剥离出来。假设“偏转系统”的原理如图所示,均匀分布的混合粒子束先以相同的速度通过加有电压的两极板间,再进入偏转磁场Ⅱ中,中性粒子继续沿原方向运动,被接收器接收;未被中性化的带电粒子一部分打到下极板被吸收后不可再被利用,剩下的进入磁场Ⅱ后发生偏转,被吞噬板吞噬后可以再利用。 已知粒子带正电、电荷量为q,质量为m,两极板间电压U可以调节,间距为d,极板长度为,吞噬板长度为2d,极板间施加一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Ⅰ,磁感应强度为B1,带电粒子和中性粒子的重力可忽略不计,不考虑混合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1)当电压 U=0 时,恰好没有粒子进入磁场Ⅱ,求混合粒子束进入极板间的初速度v0等于多少?若要使所有的粒子都进入磁场Ⅱ,则板间电压 U0为多少?
(2)若所加的电压在U0~(1+kU0内小幅波动,k>0 且k1,此时带电粒子在极板间的运动可以近似看成类平抛运动。则进入磁场Ⅱ的带电粒子数目占总带电粒子数目的比例至少多少?
(3)在(2)的条件下,若电压小幅波动是随时间线性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变化周期为T,偏转磁场边界足够大。要求所有进入磁场Ⅱ的粒子最终全部被吞噬板吞噬,求偏转磁场Ⅱ的磁感应强度B2满足的条件?已知粒子束单位时间有N个粒子进入两极板间,中性化的转化效率为50%,磁场Ⅱ磁感应强度B2取最大情况下,取下极板右端点为坐标原点, 以向下为正方向建立x坐标,如甲图所示,求一个周期T内吞噬板上不同位置处吞噬到的粒子数密度λ(单位长度的粒子数)。
2022-11-09更新 | 247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模)物理试题
7 . 日冕持续不断地向外膨胀从而形成由太阳径向向外的等离子体流,通常被称为“太阳风”。太阳风虽然与地球上的空气不同,不是由气体的分子组成,而是由质子和电子等粒子组成,但它们流动时所产生的效应与空气流动很相似,所以称它为太阳风。太阳风的密度与地球上风密度相比是非常稀薄而微不足道的。然而太阳风虽十分稀薄,但它刮起来的猛烈程度远远胜过地球上的风。已知太阳的质量为,半径为,万有引力恒量为G。若中心天体的质量为M,质量为m的物体距中心天体r时具有的引力势能为 (以无穷远处势能为0)。
(1)一种观点认为,太阳风是日冕“粒子气”高温膨胀向外的热压力超过其引力,从而形成超声速太阳风的。类比理想气体分子运动特征可知,粒子的温度与其平均动能成正比,即:k为玻尔兹曼常数,已知粒子质量为m,假设这种观点成立,则日冕外层2Rs处的温度至少多大才能脱离太阳引力场的束缚而逸出。
(2)太阳风会造成太阳质量的损失,假设地球附近观测到单位体积内太阳风质子—电子对的数目为n,每个质子—电子对的质量为m0,假设地球周边所观测的太阳风的平均速率为v,已知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r,请由此推算太阳在单位时间因为太阳风而损失的质量。
(3)太阳风粒子流在日冕附近速率大约不到20km/s,当其到达地球附近时,速率可达800km/s以上,表明太阳风在加速远离太阳,请根据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加速的原因。
2024-04-05更新 | 331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零模考试物理试卷
8 . 近来,交警部门开展的“车让人”活动深入人心,不遵守“车让人”的驾驶员将受到严厉处罚。假设一辆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此时一老人正在过人行横道,汽车的车头距离人行横道14m。若该车减速时的最大加速度为;要使该车在到达人行横道前停止,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不能超过(       
A.0.5sB.0.4sC.0.3sD.0.2s
2024-04-02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练习)-【上好课】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9 . 离子推进器是太空飞行器常用的动力系统,某种推进器设计的简化原理如图所示,截面半径为R的圆柱腔分为两个工作区.I为电离区,将氙气电离获得1价正离子;II为加速区,长度为L,两端加有电压,形成轴向的匀强电场.I区产生的正离子以接近0的初速度进入II区,被加速后以速度vM从右侧喷出.I区内有轴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在离轴线R/2处的C点持续射出一定速度范围的电子.假设射出的电子仅在垂直于轴线的截面上运动,截面如图所示(从左向右看).电子的初速度方向与中心O点和C点的连线成α角(0<α<90).推进器工作时,向I区注入稀薄的氙气.电子使氙气电离的最小速度为v0,电子在I区内不与器壁相碰且能到达的区域越大,电离效果越好.已知离子质量为M;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电子碰到器壁即被吸收,不考虑电子间的碰撞).

(1)求II区的加速电压及离子的加速度大小;
(2)为取得好的电离效果,请判断I区中的磁场方向(按图2说明是“垂直纸面向里”或“垂直纸面向外”);
(3)α为90°时,要取得好的电离效果,求射出的电子速率v的范围;
(4)要取得好的电离效果,求射出的电子最大速率vmaxα角的关系.
10 . 图a为自动感应门,门框上沿中央安装有传感器,当人或物体与传感器的水平距离小于或等于某个设定值(可称为水平感应距离)时,中间两扇门分别向左右平移,当人或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大于设定值时,门将自动关闭,图b为感应门的俯视图,A为传感器位置,虚线圆是传感器的感应范围,已知每扇门的宽度为d,最大移动速度为,若门开启时先匀加速运动而后立即以大小相等的加速度匀减速运动,每扇门完全开启时的速度刚好为零,移动的最大距离为d,不计门及门框的厚度。
(1)求门开启时做加速和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若人以的速度沿图中虚线s走向感应门,要求人到达门框时左右门同时各自移动的距离,那么设定的传感器水平感应距离应为多少?
(3)若以(2)的感应距离设计感应门,欲搬运宽为的物体(厚度不计),并使物体中间沿虚线s垂直地匀速通过该门(如图c),物体的移动速度不能超过多少?
2018-05-06更新 | 3405次组卷 | 3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