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匀变速直线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物体沿斜面下滑时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某兴趣小组根据伽利略描述的方法,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方案如下:

①将滑块在斜面上某一位置释放,同时打开阀门,使水箱中的水流入量筒(认为水的流动是均匀的),当滑块碰到挡板时关闭阀门,测量此时滑块运动的距离S和量筒中水的体积V
②改变滑块在斜面上释放的位置,重复①,得到几组不同的SV,记录在表格中。

次数

1

2

3

4

5

6

7

s/m

4.5

3.9

3.0

2.1

1.5

0.9

0.3

V/ml

90.0

84.0

72.0

62.0

52.0

40.0

23.5

556

553

579

546


563

543

请帮助该小组完成分析过程:
(1)若滑块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则滑块运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值不变(以上两空选填“距离”“距离的平方”“时间”“时间的平方”);
(2)滑块运动的时间可以由_____________反映;
(3)表格中缺失的数据是___________
(4)由表格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实验的误差来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024-01-22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 .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某次实验通过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的一部分如图乙所示,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计时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分别测出A点到BCDE点之间的距离为x1x2x3x4,以A点作为计时起点,算出小车位移与对应运动时间的比值,并作出­t图象如图丙所示。
   
(1)实验中下列措施必要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打点计时器接220V交流电源
B.保证小车与长木板间是光滑的
C.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D.打点计时器接8V直流电源
(2)由图丙求出小车加速度a________m/s2,打A点时小车的速度vA_______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23-10-03更新 | 27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模拟物理试题(二)
3 . 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让小车左端和纸带相连。右端用细绳跨过定滑轮和钩码相连。钩码下落,带动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和相关数据如图(b)所示。
      
(1)已知打出图(b)中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均为0.1s。以打出A点时小车位置为初始位置,将打出BCDEF各点时小车的位移填到表中,得到对应时间段的小车的平均速度,表中_______cm/s。
位移区间ABACADAEAF
(cm)6.6014.6034.9047.30
(cm/s)66.073.087.394.6
(2)根据表中数据得到小车平均速度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从实验结果可知,小车运动的图线可视为一条线,此直线用方程表示,其中k=_______cm/s,b=________cm/s。(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3)根据(2)中的直线方程可以判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得到打出A点时小车速度大小=________,小车的加速度大小=______。(结果用字母kb表示)
2023-09-09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北狼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4 . 某学习小组进行测量加速度大小的实验。小王同学在水平桌面上使一张白纸条做水平匀加速直线运动,小李同学在白纸条上方每隔相同时间t打点,在运动的白纸条上用笔连续打出点ABCDEFG,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出ACEG间距分别为x1x2

(1)白纸条做水平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方向是________(填“A指向B”或“B指向A”);
(2)B点速度大小vB=________F点速度大小vF=________
(3)白纸条做水平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用题给物理量符号表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所示是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装置,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周期为T

(1)实验中,必要的措施是______
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B.小车必须具有一定的初速度
C.小车质量远大于钩码质量       D.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
(2)如图乙所示,ABCDEFG是打好的纸带上7个连续的点。计算F点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的计算式为______(用题目中所给量的字母表示)。

(3)如图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线(s为各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由图线可知:该图线的斜率表示______,其大小为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6 . 如图是利用位移传感器测量速度的示意图。这个系统由发射器A和接收器B组成,发射器A每次同时发射红外线和超声波信号,接收器B可以接受红外线和超声波信号。测量时:B不动,A向右远离B运动。A间隔△时间发射两次脉冲,B接收到第一次红外线脉冲开始计时,经过时间接收到第一次超声波脉冲;B接收到第二次红外线脉冲开始计时,经过的时间接收到第二次超声波脉冲。(红外线的传播时间可忽略)

(1)声速已知为,则A第一次发射信号时距B的距离为_______;第二次发射信号时距B的距离为_______
(2)△的时间很短,则A在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可近似代表此刻A的瞬时速度,则此时A的速度为________
7 . 通过测量重力加速度,进而间接测量海拔高度是高度测量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小组进行野外登山考察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实验步骤如下:

(ⅰ)如图甲所示,选择合适高度的垫块,使木板的倾角为,在其上表面固定一与小物块下滑路径平行的刻度尺(图中未画出);
(ⅱ)调整手机使其摄像头正对木板表面,开启视频录功能。将小物块从木板顶端释放,用手机记录下小物块的运动情况。通过录像的回放,选择小物块运动路径上的一点作为参考点,得到小物块相对于该点的运动距离L与对应运动时间t的数据;
(ⅲ)该同学选取部分实验数据,画出图像,并在图像上标记出位于坐标纸网格交叉点上的两点;
(ⅳ)再次调节垫块,使木板的倾角为,重复实验,画出了图像,并在图像上标记出位于坐标纸网格交叉点上的两点。
回答以下问题:
(1)本实验______(填“需要”或者“不需要”)测量小物块的质量。
(2)由实验数据画得的两条图像及标记点ABCD如图所示,图线______(填“a”或者“b”)为木板倾角为时所得图像。

(3)由图像可得,木板倾角为时,物块过参考点时速度的大小为______;根据标记点数据可得,小物块下滑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4)根据图像和标记点数据,进一步分析得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8 .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部分)如图所示,若ABC……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10s,由图可知,小车做_______运动,从图中给定的数据,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9 . 如图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每隔0.2秒钟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斜面的倾角
(2)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物体在斜面上下滑的时间t1t2=0.6s时物体的瞬时速率v
t(s)0.00.20.41.21.4……
v(m/s)0.01.02.01.10.7……
10 . 某实验小组欲以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和质量的关系”。图中A为小车,B为装有砝码的小盘,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磁打点计时器(未画出)相连,小车的质量为m1,小盘(及砝码)的质量为m2,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启动计时器
B.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补偿阻力
C.本实验中应满足m2远小于m1的条件
D.在用图像探究小车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作a-m1图像
(2)实验中,得到一条打点的纸带,如图所示,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且间距x1x2x3x4x5x6已量出,则打点计时器打下F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的计算式为vF=___________,小车加速度的计算式a=___________

(3)某同学补偿阻力后,在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多次改变砝码重力,作出小车加速度a与砝码重力F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若牛顿第二定律成立,则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___ kg,小盘的质量为___________ kg。

(4)实际上,在砝码的重力越来越大时,小车的加速度不能无限制地增大,将趋近于某一极限值,此极限值为___________ m/s2
2021-02-21更新 | 691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调研抽测(一模)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