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宇宙速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某航天器以速率v绕地球在圆轨道上运行,其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两倍,如图所示。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为2v
B.立于航天器内底板上的宇航员对底板的压力为零
C.若在航天器所在的轨道上发射卫星,只有当发射速度达到第二宇宙速度时才能使卫星脱离地球引力的束缚
D.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以求出地球的密度
2024-05-08更新 | 2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二)理综物理试题
2 . 天问一号是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名称,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如图是天问一号的运行轨迹图,在运行过程中进行了多次轨道修正,天问一号进入火星轨道后,飞行轨迹是一个绕着火星的椭圆形。远火点则是这个椭圆轨迹上距离火星最远的一点,远火点平面轨道调整就是将天问一号的绕火星飞行路线从横着绕变成竖着绕并进入遥感使命轨道,这样天问一号就能够对火星的两极进行拍摄,从而完成对火星全球的遥感成像任务(  )

A.天问一号发射阶段的速度必须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B.天问一号在进入火星轨道前只受到地球和火星的引力影响
C.天问一号在远火平面制动点的加速度比其他绕火星轨道的加速度都要大
D.天问一号的遥感使命轨道是火星的同步轨道,在这个轨道上天问一号相当于火星的同步卫星
2024-03-22更新 | 44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模拟试题
3 . 如下图所示是从网上查得的有关地球和火星的部分参数截图,由图中信息进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中文名地球中文名火星
分类行星分类行星、类地行星
质量质量
平均密度平均密度
直径12742km直径6779km
逃逸速度11.186km/s逃逸速度5.027km/s
自转周期23小时56分4秒自转周期24小时37分22.7秒
公转周期约365.24219天公转周期686.971天
半长轴149598023km半长轴1.523679天文单位
表面重力加速度g表面重力加速度0.3794g
A.近地卫星速度小于近火卫星速度
B.同一物体在火星赤道处与在火星两极处,受到的重力相等
C.相邻两次“日—地—火”共线,时间间隔小于2年
D.由地球表面向火星发射飞船比由火星表面向地球发射飞船,单位质量需要的能量更大
2023-12-10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青岛莱西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一)
4 . 2020年7月23日,我国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着“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在我国发射“天问一号”前几天,美国火星探测器“毅力号”和阿联酋的火星探测器“希望号”也发射升空。为什么这么多的火星探测器都要集中在这几天发射呢?这是因为:要顺利实现登陆火星的计划且所用燃料最少,必须让探测器直接逃离地球经霍曼转移轨道(椭圆的一半)到达火星轨道,并且此时火星也刚好运动到附近,这就对探测器发射的时机有一定的要求:地球、火星必须处于特定的位置才能够发射,我们称之为发射窗口期,以上三个火星探测器都是在这个窗口期发射的,如图所示。假设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轨迹近似为圆形,地球的公转轨道半径约1.5亿千米,周期365天,火星的公转轨道半径约为2.3亿千米,周期687天。()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天问一号”的发射速度应大于第一宇宙速度且小于第二宇宙速度
B.“天问一号”到达火星轨道时的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速度
C.“天问一号”经霍曼转移轨道到达火星轨道的时间约为515天
D.“天问一号”发射的窗口期即地球与太阳连线和火星与太阳连线的夹角θ约为45度时发射
2023-11-05更新 | 28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物理模拟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2年7月24日问天实验舱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已知轨道近地点高度为352km,远地点高度为485km,则以下关于问天实验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近地点的线速度比远地点的大
B.在近地点的线速度有可能大于
C.运行时的周期跟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相同
D.问天实验舱中的实验柜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受万有引力
2023-08-24更新 | 25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丽水、湖州、衢州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物理试题
6 . 在2022年11月3日,如图甲所示的中国空间站“梦天”“问天”拉着中间“天和”的手构成“T字组合”,一起绕地球每天飞行16圈左右。在空间站内航天员演示了包括“毛细现象”——三根插入水中粗细不同的长玻璃管最后水从上口溢出(图乙)、“水球变懒”——悬浮空中的球形水球中扔入的钢球能在里面运动而不穿出水球(图丙)等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丙实验与完全失重(或微重力)及表面张力有关
B.乙、丙两个实验都与完全失重(或微重力)及表面张力有关
C.“T字组合”的运行速度介于第一宇宙速度与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D.空间站每一部分的发射速度都要大于第二宇宙速度小于第三宇宙速度
2023-07-30更新 | 3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一模)物理试题
7 . 2022年,我国航天经历了不平凡的一年。在探月与深空探测方面,我国科学家在“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中发现了一种月球的新矿物,并命名为“嫦娥石”;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团队获得国际宇航联合会2022年度“世界航天奖”;载人航天方面,“神舟十五号”飞船成功发射,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发射“满堂红”。关于航天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五号”的发射速度应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B.“天问一号”到达火星表面附近后应减速,从而被火星捕获
C.“神舟十五号”从椭圆轨道的远地点变轨到圆轨道时应加速,变轨后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D.空间站运行时,舱内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受力的作用
2023-06-27更新 | 26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河北省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8 . 据报道美国人马斯克的“星链”系统在俄乌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我国也开始规划自己的“星链”式卫星星座。据悉中国“星链”式卫星星座计划采用超低轨道。已知球冠面积公式(R为球体半径、h为球冠高度),一颗超低轨道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某时刻与地面通讯时能覆盖地球球冠的最大面积为S,已知地球半径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速度大于
B.该卫星距离地球表面的高度为
C.该卫星距离地球表面的高度为
D.若卫星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则运行周期为
9 . 我国航天局宣布国家已批准通过了行星探测工程,计划在未来的1015年间展开并完成对小行星、火星、木星等行星的取样返回的研究。若从地球上直接发射一个探测器,探测器被小行星捕获,需由高轨道适当位置启动发动机进入椭圆转移轨道,再由椭圆轨道适当位置变速进入环绕小行星表面运动的轨道,这个过程简化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圆轨道Ⅰ、Ⅲ共面,椭圆轨道平面与Ⅰ轨道平面的夹角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探测器从Ⅰ轨道上经过点比Ⅱ轨道上经过点的加速度大
B.探测器从Ⅰ轨道进入Ⅱ轨道需要在点向前喷气
C.探测器在地球上的发射速度大于
D.探测器在Ⅱ轨道上从点运动到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增大
2023-04-20更新 | 69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试题
10 . 2023年2月23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星26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中星26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颗地球静止轨道高通量宽带通信卫星,覆盖我国国土及周边地区,将为固定终端、车载终端、船载终端、机载终端等提供高速宽带接入服务。已知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27天,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11.2 km/s。则关于中星26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让其定点在北京上空
B.若其质量为200 kg,则火箭将其送入预定轨道过程中对其做的功至少为1.25×1010 J
C.其在轨运行时线速度大小约为月球的3倍
D.其在轨运行时向心加速度大小约为月球的9倍
2023-04-13更新 | 3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齐鲁名校大联考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学业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