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应用动能定理解多段过程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半径为5L、内壁粗糙的弧形轨道BC固定在竖直平面内,O是圆心,OC是竖直半径,倾斜半径OBOC的夹角为37°,现让视为质点的小球从A点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向右抛出,同时对小球施加大小为F0 、方向竖直向上的恒力作用,使小球以竖直向上大小为g的加速度运动到B点,恰好可以无碰撞地进入弧形轨道,此时撤去F0 ,当小球从C点射出时,又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右上方的恒定外力作用(图中未画出),沿着水平方向运动到D点。已知AO两点等高,CD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0L,重力加速度为g,sin 37°=0.6. cos 37°=0.8。
(1)求小球的质量以及AO两点间的距离;
(2)求小球从C点运动到D点,倾斜外力对小球做的功;
(3)若测得小球运动到C点时对轨道的弹力大小为小球重力的一半,求小球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2023-07-18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2 . 如图所示,为滑雪运动员某次训练时的简化模型。运动员从起点A处沿直滑道由静止下滑至坡底B点,再经一段可视为光滑的弯曲滑道后滑上起跳台,从D点跃向空中,完成空中动作后落地。已知直滑道倾角为θ、长度为L,坡底B点与弯曲滑道最低点C高度差为h,靠近C处的滑道可视为一段半径为R=10h的圆弧。运动员连同装备的总质量为m,滑雪板与AB段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1)求运动员在AB段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a
(2)求运动员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vB
(3)若已知运动员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由此计算运动员到达C点时对滑道的压力F
3 . 在2022年2月8日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的比赛中,18岁的中国选手谷爱凌顶住压力,在关键的第三跳以超高难度动作锁定金牌,这也是中国女子雪上项目第一个冬奥会冠军,滑雪大跳台的赛道主要由助滑道、起跳台、着陆坡、停止区组成,如图所示。在某次训练中,运动员经助滑道加速后自起跳点C以大小为vC=20m/s的速度向右上方飞起,完成空中动作后,落在着陆坡上(无机械能损失),然后沿半径为R=45m的圆弧滑道自由滑行通过最低点F,进入水平停止区后调整姿势做匀减速滑行直到静止。已知在快到F点的瞬间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为重力(含装备)的3倍,运动员在水平停止区受到的阻力为重力(含装备)的0.5倍,忽略其它运动过程中的阻力。g取10m/s2,求:
(1)运动员在F点的速度vF的大小;
(2)水平停止区FG的最小长度L
(3)C点与F点间的高度差h
4 . 如图所示,截面是高为h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光滑斜面固定在粗糙水平面上,底端用小圆弧与水平地面平滑连接,在距斜面底端为d的位置有一竖直墙壁、小物块自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小物块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若小物块与墙壁发生碰撞后以原速率反弹,且最多只与墙壁发生一次碰撞,不计碰撞过程中能量损失。则物块最终静止时距斜面底端的距离可能为(  )
A.B.C.D.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图示所示,是相同的材料组成的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以一定的倾角θB处用一段小圆弧连接,A在水平地面上的投影。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从斜面A点静止释放,物块恰好能运动到水平轨道的C点,用刻度尺测出的高度hC的距离X,就可以测出轨道材料的动摩擦因数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此情景测出轨道材料的动摩擦因数应为
B.通过此情景测量出来的动摩擦因数小于真实的动摩擦因数
C.适当减小倾角,可以减少误差
D.用力将物块从C点推回到A点的过程中,推力做功的最小值为
6 . 如图,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缆绳将海面上一艘失去动力的小船沿直线拖向岸边.小船经过A点时,缆绳与海面的夹角为a,此时小船的速度大小为v1;小船从A点沿直线加速运动到B点时,缆绳与海面的夹角为β,此时小船的速度大小为v2.已知拖动缆绳的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恒为P,小船的质量为m,小船受到的阻力大小恒为f,A、B两点间距离为d,缆绳质量忽略不计,则
A.小船经过A点时,缆绳的张力大小为
B.小船经过B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C.小船从A点运动到B点经历的时间为
D.小船达到的最大速度和缆绳与海面的夹角无关
2018-07-05更新 | 2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升高二期末抽测选拔考试物理试题
7 . 质量为m=lkg的小物块轻轻放在水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的P点,随传送带运动到A点后水平抛出,小物块恰好无碰撞的沿圆弧切线从B点进入竖直光滑的圆弧轨道下滑.B、C为圆弧的两端点,其连线水平.已知圆弧对应圆心角=106°,A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0.8m,小物块经过轨道最低点O时的速度v0=m/s,对轨道O点的压力F=43N,小物块离开C点后恰能无碰撞的沿固定斜面向上运动,0.8s后经过D点,g=10m/s2,sin37°=0.6,cos37°=0.8,试求:
(1)小物块离开A点时的水平速度v1
(2)圆弧半径R
(3)假设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1/3则斜面上CD间的距离是多少?
8 .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的足够长的木板A和B,它们的质量均为,先让长木板A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以速度匀速运动,与静止的长木板B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设碰撞时间极短,碰撞结束后A、B做为一个整体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在运动的前方,沿着长木板运动方向相距一定距离站着序号标有1、2、3、…、n的人,每人手中拿着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质量均为m的物块,各物块在长木板上发生相对滑动时,会留下一条“划痕”。当长木板运动到第一个人的身旁时,第一个人将手中的物块无初速地轻放在长木板的最前端;当长木板运动到第二个人身旁时,第一块物块恰好相对长木板静止,第二个人将手中的物块放置在长木板的最前端;当长木板运动到第三个人身旁时,第二块物块恰好相对长木板静止,第三个人将手中的物块放置在长木板的最前端,……依次类推,当前个人放置的物块相对长木板静止时,第n个人就将手中的物块放置在长木板的最前端,(各物块之间不会相互碰撞)求:
(1)在AB碰撞过程中,产生了多少热量?
(2)第一个人与第二个人相距多远?
(3)这n个物块相对木板均静止时,长木板上的划痕之和为多少?
2017-07-16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9 . 摩天大楼的一部直通高层的电梯,行程超过百米.电梯的简化模型如图1所示,考虑安全、舒适、省时等因素,电梯的加速度a是随时间t而变化的.已知电梯在t =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a-t图如图2所示.电梯总质量m =2.0×103kg,忽略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梯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最大拉力F1和最小拉力F2之比为11:9
B.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直线运动,教科书中讲解由v -t图象求位移的方法.请你借鉴此方法,对比加速度和速度的定义,根据图2所示a -t图象,可求出电梯在第2s末的速率v2 = 1.5m/s
C.电梯以最大速率上升时,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0×105W
D.0-11s内拉力和重力对电梯所做的总功为零
2017-07-16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10 . 如图所示为圆弧形固定光滑轨道,a点切线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53°b点切线方向水平,一小球以水平初速度6m/s做平抛运动刚好能沿轨道切线方向进入轨道,已知轨道半径1m,小球质量1kg。(sin53°=0.8,cos53°=0.6,g=10m/s2)求:
(1)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飞行时间;
(2)小球到达b点时,轨道对小球压力大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