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应用动能定理解多段过程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测量动摩擦因数的实验,①如图(a),将倾斜段和水平段连接构成的铝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②让小铁块从倾斜段上A点静止释放,铁块最终停在水平段上B点;③利用铅垂线找到A点在桌面的投影点A′,测出AA′的高度hA′到B的水平距离s;④改变释放位置重复多次实验,得到多组hs的数值。

(1)实验得到多组hs的数值如下表,请在图(b)中作出s-h关系图线________

h/cm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s/cm

19.90

32.70

48.10

57.60

69.80


(2)根据图线求得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保留1位有效数字)
(3)重复实验发现,s-h图线总是在横轴上有一固定截距,该截距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
(4)实验中铁块通过倾斜段与水平段转接点处有机械能损失,损失量与通过时的动能成正比,这会导致动摩擦因数的测量值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5)为了消除铁块在转接点处的机械能损失,兴趣小组中某位同学建议将倾斜段做成图(c)所示圆弧面,其末端与水平段相切,仍然通过测量hs求得动摩擦因数。该方案是否可行?_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2 . 某同学为了验证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定律,用纸板搭建如图所示的滑道, 使完全相同的甲、乙小滑块可以平滑地从斜面滑到水平面上,其中OA段水平且足够长。

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甲放置在斜面的某一位置,标记此位置为 B, 测得B到斜面底端O 点的水平距离和竖直高度分别为lh
②由静止释放甲,当甲停在水平面上某处时,测得甲从斜面底端 O点到停止处的滑行距离OP
③将乙放置在O 处,左侧与O 点重合,甲从B点再次由静止释放,甲、乙发生碰撞后结合在一起,测得甲乙从O点到停止处的滑行距离 ON
④重复实验若干次,得到OPON的平均值分别为x1x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本实验中,滑块与倾斜纸板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结果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2)滑块与纸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______( 用lhx1 表示)。
(3)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若x1x2的比值______则甲、乙碰撞过程动量守恒。
3 . 某实验小组应用下图装置探究动量守恒定律,光滑斜面与水平面间平滑连接,质量为M的小球A从斜面上高h处滑下,小球A与质量为m的静止滑块B对心碰撞并一起向前运动距离s后停下来。AB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重力加速度为g
(1)A物体到达地面瞬间的速度为______
(2)AB碰后瞬间的速度为______
(3)若AB碰撞的过程中动量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应用题目中所给字母进行表示)
4 . 某学校的学生为了测定物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想出了很多方法。
(1)其中甲同学采用例如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他使物块在重力的牵引下开始运动,当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实验中甲同学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物块的物体,如图为他截取的一段纸带,记录了物块做匀减速运动过程的信息,1、2、3、4、5是他选取的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根据纸带可求出物块做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a=______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则物块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该测量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乙同学采用了如图3所示的另一套装置进行实验,使物块A位于水平桌面的O点时,重物B刚好接触地面,将A拉到P点,待B稳定后由静止释放。A最终滑到Q点,分别测量OPOQ的长度hs。改变h,重复以上的操作,分别测出以下几组实验数据。

乙同学在图4中已标出第1、2、3、5、6组数据对应的坐标点,请你在图中标出第4组数据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关系图线_________。实验中测得A、B的质量之比,则根据关系图线计算出物块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测量动摩擦因数,同时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竖直平面内的一斜面下端与水平面之间由光滑小圆弧相连,斜面与水平面材料相同。第一次,将小滑块A从斜面顶端无初速度释放,测出斜面长度为l,斜面顶端与水平地面的距离为h,小滑块在水平桌面上滑行的距离为X1(甲图);第二次将左侧贴有双面胶的小滑块B放在圆弧轨道的最低点,再将小滑块A从斜面顶端无初速度释放,A与B碰撞后结合为一个整体,测出整体沿桌面滑动的距离X2(图乙)。已知滑块A和B的材料相同,测出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1m2,重力加速度为g

(1)通过第一次试验,可得动摩擦因数为μ=___________;(用字母lhx1表示)
(2)通过这两次试验,只要验证_________,则验证了A和B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用字母m1m2x1x2表示)
2020-04-25更新 | 713次组卷 | 8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物理试题
6 . 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当木块位于水平桌面上的O点时,重物B刚好接触地面,不考虑B反弹对系统的影响。将A拉到P点,待B稳定后,A由静止释放,最终滑到Q点。测出POOQ的长度分别为hs

(1)实验开始时,发现A释放后会撞到滑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适当________(“增大”或“减小”)重物的质量。
(2)滑块APO段和OQ段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比值为__________
(3)实验得AB的质量分别为mM,可得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表达式为_______(用mMhs表示)。
2020-02-26更新 | 2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理综物理试题(二)
7 . 为测定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某课外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1)某同学在实验室找到一个小正方体木块,并放置在木板上.
(2)调整木板的倾角.将弹簧(实验中的弹簧可视为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位于木板上的B点.正方体木块从木板上A点静止释放后沿木板下滑,压缩弹簧运动至C点后被弹回,上滑至D点时速度为零.(3)测得AB间的距离为x1BC间的距离为x2BD间的距离为x3
(4)改变θ角的大小,按以上步骤重做实验,得出多组数据,利用所学规律算出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求其平均值.
请根据上述步骤以及所学的物理规律处理以下问题;
关于正方体木块从A下滑到B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其中mg为木块的重力,N为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f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为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下图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②若某次实验测得:x1=40cm、x2=5cm、x3=25cm,θ=45°,则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
③试比较物块在上述过程中刚接触与刚离开弹簧时动能的大小,并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019·全国·一模
实验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某实验小组为测量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OPQ为竖直放置的光滑四分之一圆弧,半径为R,圆弧与水平面相切于Q,质量为m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圆弧最高点P由静止释放,最终小物块停在水平面上的M处(图中没有标出).

(1)为了完成实验,必需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
 A.天平                B.停表
 C.刻度尺         D.打点计时器
(2)写出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并说明其中各个量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
(3)写出一条影响实验准确性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 为测量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器材:两个同样的长木板,小滑块,垫块,刻度尺.
实验步骤:

a.按照图示将一个长木板水平放置,另一个长木板用垫块将左端垫高.
b.在倾斜长木板的斜面上某一位置作一标记A,使小滑块从该位置由静止释放,小滑块沿倾斜长木板下滑,再滑上水平长木板,最后停在水平长木板上,在停止位置作一标记B.
c.用刻度尺测量________________,则可求出小滑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误差分析:影响实验测量准确性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任意写一条).
2018-05-14更新 | 23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8届高三高考冲刺物理模拟试题10套
10 . 某同学设计了测定动摩擦因数的方案,其装置如图所示,A是可在水平桌面任意位置固定的滑槽,其末端与水平桌面相切,B是体积较小质量为m的滑块.请你根据相关知识完善以下实验操作.

(1)如图甲所示,将滑槽末端与桌面右边缘M对齐并固定,让滑块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滑槽最高点距离桌面的高度hM距离地面的高度HMP间的水平距离x1,则滑块经过滑槽末端时的速度为_______(用实验中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2)如图乙所示,将滑槽沿桌面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并固定,让滑块B再次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滑槽末端与桌面右边缘M的距离LMP′间的水平距离x2,则滑块离开桌面右边缘M时的速度为_______(用实验中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3)由第(1)(2)步的测量,可以写出滑块与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用实验中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