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步骤与数据处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6 道试题
1 .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有下列A至F六个步骤:
A.将打点计时器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
B.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让重锤自由下落
C.取下纸带,更换纸带(或将纸带翻个面),重新做实验
D.将重锤固定在纸带的一端,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用手提纸带
E.选择一条纸带,用刻度尺测出重锤下落的高度h1、h2、h3、…… hn ,计算出对应的即时速度vn
F.分别算出,比较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是否相等.

(1)以上实验步骤按合理的操作步骤排列应该是_____
某个实验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示.其中O是起始点,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用毫米刻度尺测得OABC各点的距离分别为hA =9.51cm、hB=12.42cm、hC=15.70cm,现利用OB段所对应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f=50Hz,设重锤质量为0.1kg。

(2)根据以上数据可以求得重锤在OB段所对应的运动过程中减小的重力势能为_______J(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下同),而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J.实验发现二者并不完全相等,请指出一个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3)处理数据过程中,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发现了一种计算B点对应时刻物体速度vB的新思路:
甲同学发现,图中的B是除起始点外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n个点,因此可以用从O点到B点的时间nTT是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计算,即vB =gnT,再依此计算动能的增量.
乙同学认为,可以利用从O点到B点的距离hB计算,即,再依此计算动能的增量.你认为,他们新思路中(      )
A.只有甲同学的思路符合实验要求       B.只有乙同学的思路符合实验要求
C.两位同学的思路都符合实验要求       D.两位同学的思路都不符合实验要求
(4)在上图纸带基础上,某同学又选取了多个计数点,并测出了各计数点到第一个点O的距离h,算出了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v,以h为横轴,以为纵轴画出的图线应是如下图中的__________.图线的斜率表示___________
A. B. C. D.
2016-12-08更新 | 81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2-2013学年重庆市重庆一中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2 .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要用天平称量重锤质量
B.选用重物时,同样大小、形状的重物应选重一点的比较好
C.要选用第1、2两点距离接近2mm的纸带
D.实验时,当松开纸带让重锤下落的同时,立即接通电源
E.实验结果总是动能增加量略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2016-12-07更新 | 758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09-201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卷
3 . 在利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试验中:(本题所有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把第一个点(初速度为零)记作O点,测出点OA间的距离为68.97cm,点AC间的距离为15.24cm,点CE间的距离为16.76cm,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9.8m/s2,重锤的质量为m=1.0kg,则打点计时器在打O点到C点的这段时间内,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___J,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J.
(2)利用这个装置也可以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___m/s2
(3)在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少的重力势能总大于重锤增加的动能,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重锤带着纸带下落的过程中存在着阻力的作用,用题目中给出的已知量求重锤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___N.
2016-12-07更新 | 671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9-10高一下·重庆·单元测试
4 .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为1kg的重锤下落,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运动过程,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为6V、50Hz的交变电源,纸带打点如图所示,
纸带上O点为重锤自由下落时的打点起点(OA间点未画出),选取的计数点ABCD依次间隔一个点(图中未画出),各计数点与O点距离如图所示,单位为mm,重力加速度为9.8m/s2,则:(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重锤速度vB________,重锤动能EkB________
(2)从开始下落算起,打点计时器记录B点时,重锤势能减少量为________
(3)由(1)(2)中数据可知,由重锤下落过程说明_______,误差原因可能是:_______
2016-12-07更新 | 994次组卷 | 8卷引用:2010年重庆市西南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5 . 学校实验小组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提出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方案:甲方案为用自由落体运动进行实验;乙方案为用小车在木板斜面上下滑进行实验.

(1)小组内同学对两种方案进行了讨论分析,最终确定了一个大家认为误差相对较小的方案,你认为该小组选择的方案是________(填“甲”或“乙”)
(2)若该小组采用图甲的装置打出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请根据纸带计算出打下D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该小组内同学们根据纸带算出了相应点的速度,作出的图线如图所示,则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01-06更新 | 60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重庆市万州区武陵中学高三10月月考物理试卷
6 . 在用重锤下落来验证机械能守恒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得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查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9.80 m/s2,测得所用的重锤的质量为1.00 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作O,另选连续的四个点ABCD作为测量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 cm,70.18 cm,77.76 cm,85.73 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时:
(1)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________ J。
(2)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____J(取三位有效数字)。
2012-08-22更新 | 1205次组卷 | 14卷引用: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半期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