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表现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杂诗

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注:①块然:孤独貌。②壮齿:壮年。
下面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柔条”两句借柔条与绿叶随时令之变,或强劲,或枯黄,表现时光流逝。
B.“明月”两句,“皦皦”写月之明亮皎洁,而“流”字赋予月光动态之美。
C.“壮齿”两句写诗人壮年时期常常漂泊不定,如今人到暮年仍怀慷慨壮志。
D.本诗属于古体诗,在表情达意上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的手法。
2023-10-0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丘克明副使休官归河南

舒逊

二孤高枕大江流,天入苍茫日夜浮。

帆影远连巴蜀晓,橹声清入洞庭秋。

菊松雅兴同元亮,泉石幽盟慕许由。

别后相思梅正发,月明千里倚江楼。


注释:①二孤:指大孤山、小孤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化用了杜甫《旅夜书怀》《登岳阳楼》里的句子,境界开阔,气魄宏大。
B.颔联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旷远清静的画面,烘托了离别之情。
C.颈联用典准确,运用陶渊明和许由典故,赞扬了丘克明不慕名利的淡泊情怀。
D.作为一首送别诗,没有送别的忧伤,表达了作者对朋友休官生活的向往之情。
2.尾联是怎样抒发作者的离别之情的?请简要分析。
2021-05-13更新 | 2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河北省秦皇岛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3 . 阅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完成下列小题。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对画线句用典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老,但不忘为国效力。
B.作者借廉颇虽老还有人想起用的故事,表达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的愤懑心情。
C.表示今天再也找不到像廉颇这样的大将的痛惜心情。
D.怀念廉颇,吊古伤今,渲染一种悲壮苍凉的情绪。
2.作者登临怀古,在众多的英雄人物中却只提孙权和刘裕两个人,试写出其用意。
2021-03-17更新 | 381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木井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下面是对上阕画线处用词效果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穿”字夸张地写出了陡峭的山石直入天空的气势。
B.一个“惊”字既写出波涛之气势,更写出波涛给人的感觉。
C.“拍”不仅给人大浪撞击大石的视觉形象,还给人以撞击的听觉效果。
D.“卷”字用拟人手法,展现出波涛翻卷动荡之貌,写出浪花激溅之状。
2.从内容来看,这首词是苏轼在谪居黄州时写的。词中借咏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概括上下阕的内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显示出一种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
B.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C.颈联“乱”字好。花而言其乱,乃至要乱得迷了赏花人的目光,在旁人的诗句中,很少有这种写法,而这种独到的感受,却正是白居易在欣赏西湖景色时切身的体验,五颜六色的鲜花,漫山野地开放,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使得白居易简直不知把视线投向哪里才好,也无从分辨出个高下优劣来,只觉得眼也花了,神也迷了,真是美不胜收,应接不暇。
D.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只见绿杨荫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尾联采用乐景哀情的手法,眼前的景更勾起作者对家的思念之情。
2.颔联与颈联是本诗的点睛之处,分别从什么角度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6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初发太城留别田父

范成大

秋苗五月未入土,行人欲行心更苦。路逢田翁有好语,竞说宿来三尺雨。

行人虽去亦伸眉,翁皆好住莫相思。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


[注]诗人题注:西蜀夏旱,未行前数日连得雨,父老云:“今岁又熟矣!”①太城:成都。②社: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联交代诗人离别于五月秋苗未入土的时候,他“心更苦”的原因是离别此地的伤感和留恋之情。
B.第四句中的“竞”字,写出田翁们争着告诉诗人昨晚下了一场大雨的喜悦。
C.第五句写诗人的高兴,第六句写诗人劝慰田翁们要好好生活,不要思念诗人。
D.全诗语言质朴无华,田园风格浓厚,充分表达出诗人对农事和农民生活的关心。
2.请赏析最后一句“今年醉饱鸡豚社”的精妙之处。
2020-10-1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寓驿舍

陆游

闲坊古驿掩朱扉,又憩空堂绽客衣。

九万里中鲲自化,一千年外鹤仍归

绕庭数竹饶新笋,解带量松长旧围。

惟有壁间诗句在,暗尘残墨两依依。


【注】①驿舍:作者题下自注云:“予三至成都,皆馆于是。”②晋代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诗人用“闲坊”“古驿”“空堂”,对“驿舍”进行描写,仿佛把读者带进一个古寺,一种荒凉幽寂的气氛扑面而来。
B.颔联用鲲化鹏和丁令威化鹤的故事,既表明诗人旧地重来,又蕴含了奋发有为和超然物外的情感。
C.颈联中“数竹”“量松”指出了岁月如流,时光飞逝,间接抒发了“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慨。
D.尾联回应首句,写壁间题诗旧迹,以“暗尘残墨”回应“闲坊古驿”,使得全诗感情沉郁而强烈。
2.后人评价全诗无一字说“情”,却感情强烈。作者是如何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8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经火山①

岑参

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

赤焰烧虏云②,炎氛蒸塞空。

不知阴阳炭③,何独烧此中?

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

人马尽汗流,孰知造化工!

[注]①经火山:749年,岑参抱着建功立业的志向,离开长安赴安西上任,大约次年途经蒲昌,看到火焰山的壮丽景象,顿时诗兴大发,于是创作了这首《经火山》。②虏云: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上空的云。③阴阳炭:由阴阳二气结合的熔铸万物的原动力。西汉贾谊在《鹏鸟赋》中把自然界万物的生成变化比喻成金属的熔铸。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呼应标题,“突兀”意为高耸,描绘出火焰山拔地而起、扶摇直上的宏伟气势。
B.三、四句意为:火焰山的烈焰,却能燃烧那远天的云朵,灼烫的气浪蒸热了广漠的塞空。
C.“蒸”字化静为动,夸张地写出火焰山热气由低向高,由近及远,威力蔓延远塞之猛势。
D.五、六句中有象征意味,“烧此中”影射当时边塞战乱不定的现实,表达出对和平的向往之情。
2.请赏析诗歌的后四句。
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陆游

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闻歌感旧,尚时时、流涕尊前。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


【注】①南郑:地名,今陕西省汉中市,自古为军事重镇,南宋时的抗金前线。②乾道八年(1172年)冬,陆游被改命为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从南郑行抵成都,这首词是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年)作,时作者年四十九。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羽箭”三句写作者回忆在南郑拉弓搭箭、挥鹰缚虎的戎马生活,充满战斗豪情。
B.上片“吹笳”四句写作者暮归野帐,在悲笳声和纷飞大雪中写下壮美诗篇,气势磅礴。
C.下片“花时”两句写百姓花时游乐,作者帽子歪斜、骑马缓行,表现与万民同乐之情。
D.下片“封侯事在”暗用班超投笔从戎典故,非为追求高官厚禄,而是抒报国雄心壮志。
2.请简要赏析本词的对比艺术。
2020-06-30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闻歌者

白居易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似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1.联系《琵琶行(并序)》一诗,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两首诗描写的对象都是处境孤寂凄凉、情感哀愁凄切的女性形象,都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同情。
B.《夜闻歌者》只写了歌声凄切,没有表现技艺高低,也没有叙述身世遭遇,因而作者也没有产生“同病相怜”的感情,没有抒发自己天涯沦落的感慨,因而这首诗的主题没有《琵琶行》深刻。
C.两者相比,一为七言,一为五言;一用繁笔,一用简笔;一写弹奏,一写哭泣;前者(《琵》)显露,后者(《夜》)含蓄;各有千秋,堪称双绝。
D.虽然两首诗歌描写的侧重点不同,采用的手法各异,但两位女性形象都很丰满具体。
2.《夜闻歌者》与《琵琶行》相比较,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异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