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表现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下列选项中,对诗词中表现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设问句,由写景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阙的抒情乐章。
B.《致云雀》中,作者将云雀比作诗人、少女、萤火虫、绿叶,使云雀更加美丽、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前。
C.《立在地球边放号》中,关于“力”的句子在诗中出现多次,全诗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描绘了太平洋的浪潮,吟唱了一曲惊心动魄的力的颂歌。
D.《红烛》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
2022-12-06更新 | 298次组卷 | 30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丰润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
2 .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石延年

直气森森耻屈盘,铁衣生涩紫鳞干。

影摇千尺龙蛇动,声撼半天风雨寒。

苍藓静缘离石上,丝萝高附入云端。

报言帝座抡材①者,便作明堂②一柱看。


注:①抡材,选择木材。②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
A.首联写古松高耸挺拔,以盘屈不展为耻,树皮似铁般坚硬,饱经沧桑。
B.颔联视听结合,颇有气势,“龙蛇动”“风雨寒”写出了古松的不凡风骨和气概。
C.颈联“苍藓”“丝萝”比喻势利小人,他们趋炎附势登上高位后,目空一切。
D.这首七言律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作者表面上写古松,实际上另有寓意。
2021-12-08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与刘将军杜文学晚登西城

高启

木落悲南国,城高见北辰。

飘零犹有客,经济岂无人。

过风生翼,龙归雨在鳞。

相期俱努力,天地正烽尘。


【注】①高启:元末明初人。诗题中刘将军和杜文学是他的好友。②鸟:大鹏鸟。《庄子·逍遥游》中有“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和朋友晚登西城,触目所及,树木凋零,仰望夜空,北辰闪烁,不禁悲从中来。
B.颔联中诗人写自己回到故乡,感慨悲叹:偌大天下竟然没有一个经世济民、治国安邦的人才。
C.颈联中“生”字生动传神,好像鹏鸟借助风力才长出了翅膀,突出了风对鹏鸟展翅飞翔的重要意义。
D.尾联和首联遥相呼应,情绪一改悲伤为豪迈健壮,语言平实,感情真挚,于沉郁中见昂扬。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概括。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黄庭坚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注]①簪花:以花插头。倒著冠:倒戴着冠儿。此句暗用山简典故,表现不拘世俗、风流自赏的生活态度。②冷眼:轻蔑的眼光。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菊枝头生晓寒,作者点明此时菊花之上已见秋意,开篇便渲染出清冷之意。
B.正因秋已到,作者才劝慰自己也劝慰友人要常让酒杯之中倒满酒,饮酒御秋寒。
C.作者以“身健”“加餐”“舞裙”“歌板”,应对上片的“醉”,看似眼前快乐,一无所求,内心却有着难以掩饰的无奈。
D.下片中再次点到“黄花”,与“白发”组成“黄花晚节”之意,比喻人老而弥坚,这也是作者特意表现给世俗之人来看的。
2.黄庭坚与苏轼同在新旧党争的夹缝中过日子,四处碰壁,几经贬谪,受尽了屈辱磨难。苏轼尚懂得用老庄思想来遣愁解忧,而黄庭坚却难解愁绪。请结合上片赏析作者“不见一个‘愁’字”的愁绪。
2021-04-15更新 | 22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届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一中高三三轮强化训练(一)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送李问政河北简兵

   

斗酒贻朋爱,踌蹰出御沟。

依然四牡别,更想八龙游

密亲仕燕冀,连年迩寇雠

因君阅河朔,垂泪语幽州


【注】①简兵:通过演习挑选军吏士卒。②牡、龙:皆指马。③燕冀:即河朔一带,大部分为燕云十六州领地。唐末,北方先后换了五个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后晋时河溯被石敬瑭割让给契丹。④雠:即“仇”。⑤幽州:时为契丹都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不仅以“送”字点明诗的题材,还点出朋友身份以及朋友前去之地、所做之事。
B.首联描绘送别场景,以“斗酒”相赠别,以“踌蹰”见心理,两相对照,感染力较强。
C.颔联运用夸张手法,以朋友别时与归来时乘坐车驾的不同来凸显情感,构思很巧妙。
D.尾联“因君阅河朔”一句既照应了诗题,同时也点明了诗人情感进一步延伸的原因。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1-04-10更新 | 306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坐

韩偓

天似空江星似波,时时珠露滴圆荷。

平生踪迹慕真隐,此夕襟怀深自多。

格是厌厌饶酒病,终须的的学渔歌。

无名无位堪休去,犹拟朝衣换钓蓑。


[注]①韩偓(842年~923年),晚唐五代诗人,唐时曾在朝中为官,深受皇帝器重,后因触怒权臣朱全忠而被贬。②格是:已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景角度富于变化,先仰视写远景,后俯视写近景,通过星、露、荷等意象描绘出一幅静谧的夜景。
B.颈联使用副词和叠词来突出情感的表达,既写诗人感叹身体现状的不好,又指出自己隐逸的归宿。
C.尾句运用借代手法来表现两种不同的生活,表明诗人如今无官一身轻,可以自由地追寻隐士的生活。
D.诗中表达方式多样,首联景中含情;颔联叙事与抒怀相结合;颈联、尾联融入身世之感,用语较为直白。
2.诗人说“此夕襟怀深自多”,诗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襟怀”?请简要分析。
7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初归镜中寄陈端公

方干

去岁离家今岁归,孤帆梦向鸟前飞。

必知芦笋侵沙井,兼被藤花占石矶。

云岛采茶常失路,雪龛中酒不关扉。

故交若问逍遥事,玄冕何曾胜苇衣。


注:①雪龛:白色的石屋。②玄冕:官帽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离家一年马上就要回家,在梦中都想要赶在鸟的前面,语言朴实,明白晓畅。
B.颔联诗人想象家园由于自己离家未归沙井被芦笋疯长侵占,石矶被藤花爬满覆盖。
C.颈联诗人由于久未归家,以至去云岛采茶迷失方向,在白色石屋畅饮醉酒而忘了关门。
D.本诗不用华丽辞藻,也不使用典故,语言平淡自然,但读起来仍给人以韵味醇厚之感。
2.本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2021-01-2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悲善才(节选)

李绅

东头弟子曹善才,琵琶请进新翻曲。翠蛾列坐层城女,笙笛参差齐笑语。

天颜静听朱丝弹,众乐寂然无敢举。衔花金凤当承拨,转腕拢弦促挥抹。

花翻凤啸天上来,徘徊满殿飞春雪。流莺子母飞上林,仙鹤雌雄唳明月。


【注】①层城:京师。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点明事因,曹善才精于琵琶,所以新改编了乐曲进献给皇帝欣赏。
B.“天颜静听”时,“众乐”都“无敢举”,烘托出气氛的肃穆和皇帝的威严。
C.“衔花”、“转腕”两句用一系列弹奏的动作表现了曹善才技艺的高超娴熟。
D.从诗题的“悲”字,可以推测其余未节选的诗句将在内容和情感上发生转折。
2.本诗描写善才的音乐艺术所用手法与白居易《琵琶行》有诸多相似之处,请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
2021-01-21更新 | 420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各题。

江城子

元好问

醉来长袖舞鸡鸣,《短歌行》,壮心惊。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

古来豪侠数幽并,鬓星星,竟何成!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


【注释】“西北神州”二句:金朝曾占有南宋西北疆域,当时又被元人所占,词人与金朝有志之士痛心国丧,欲救国而不能,只得聚会新亭,一洒忧国之泪。钓鱼坛:在浙江富春山,相传是东汉高士严子陵隐居垂钓之地。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三句凸显词人的忧国之情,词人醉后天不亮就起来舞剑,并且吟诵《短歌行》感叹人生短暂。
B.正值国难,西北神州沦陷,令人难过,而“三十六峰”三句陡转,表明词人雄心不泯、壮志不消。
C.下片开头三句发出悲慨,虽然词人自以为是豪侠,但双鬓已斑白,仍未为国立功,显露无奈之情。
D.“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两句以问句表达豪情,词人虽已年老,但仍想建功立业,封侯留名。
2.请结合全词, 对“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一句进行赏析。
10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对《短歌行》中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
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
D.“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2.谈谈你对这首诗思想情感的理解。
2020-11-2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