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表现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节选)

李颀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撼撼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注]①撼撼:落叶之声。②酸:悲痛、悲伤。③乌苏:汉代西域国名。汉武帝钦命刘细君为公主和亲乌孙昆莫。④逻(luó)娑(suō):唐时吐蕃首府,即今西藏拉萨。唐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皆远嫁吐蕃。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董大轻拂琴弦,与《琵琶行》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异曲同工。
B.琴声一起,惊动得秋天城郊的树叶纷纷飘落,“惊”字出神入化,极为生动。
C.董大弹琴慢揉快拨,往复回旋,指法灵活娴熟,得心应手,琴声传递着感情。
D.“空山”以下四句,运用通感手法,以视觉形象写听觉感受,化抽象为具体。
2.“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和“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分别是如何表现胡笳声的?
2021-04-2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下横岭望宁极舍

[宋]韩维

驱车下峻坂,西走龙阳道。

青烟人几家,绿野山四抱。

鸟啼春意间,林变夏阴早。

应近先生庐,民风亦淳好。


注释:这首诗是宋朝著名文学家韩维的代表作品之一。他有一个朋友叫孔旻,字宁极,隐居在汝州龙兴县(今河南宝丰)龙山之嗤阳城,韩维知汝州时,过从甚密。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一开篇,紧扣标题,交代行踪,渲染气氛,暗含情味。出访的交通方式是“驱车”,表明路途遥远,造访艰难。
B.“人几家”说明人家不多,村寨安宁,再加上炊烟,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陶渊明笔下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意境来。
C.鸟的啼鸣,打破了山的宁静,也增添了幽静的氛围。诗人以动写静,以声衬静,目的在于突出山村的祥和宁静。
D.中间两联,描写了诗人朋友隐居的地方,这里山清水秀,静谧祥和,是人间乐土,是世外桃源。
2.诗歌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鉴赏其抒情的妙处。
2021-04-22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各题。

【双调】庆东原   京口夜泊

汤式

故园一千里,孤帆数日程,倚篷窗自叹飘泊命。

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一夜梦难成,三处愁相并。

1.下列对这首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曲中前三句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角度极言距离家乡路途遥远,点明作者羁旅的处境。
B.最后一句中的“愁”是全曲的诗眼,表达出作者远离家乡,流离漂泊的孤苦之情。
C.曲中以景物衬托情感,既渲染了寂寞悲凉的气氛,又表现了作者客中的凄凉与惆怅。
D.全曲多处运用对偶修辞,工整之中极有节奏感;语言朴实凝练而又不乏华美生动。
2.请简要赏析曲中“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三句的妙处。
2021-01-24更新 | 102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隋堤

吴融

搔首隋堤落日斜,已无余柳可藏鸦。

岸傍昔道牵龙舰,河底今来走犊车。

曾笑陈家歌玉树,却随后主看琼花

四方正是无虞日,谁信黎阳有古家


[注]①吴融,晚唐诗人。②隋炀帝时沿通济渠、邗沟河岸修筑的御道,道旁植杨柳,后人谓之“隋提”。③后主:南朝陈后主陈叔宝,他是南朝亡国的最后一个昏庸皇帝,作有宫体诗《玉树后庭花》,传说陈灭亡的时候,陈后手主在宫中与爱姬唱《玉树后庭花》玩乐。④大业九年(613年)六月至八月,礼部尚书杨玄感在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叛乱。隋炀帝杨广派兵平息。⑤“有古”是有远谋的意思,“有古家”指的是杨玄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提(       )
A.首联、选取“落日”“柳”“鸦”等典型意象,渲染了隋堤衰败的氛围。
B.“搔首”一词,通过动作描写,刻画了诗人搔首踟蹰,焦躁不安的形象。
C.诗歌巧用对比,如堤柳的过去与现在对比,“牵龙舰”与“走犊车”对比。
D.这是一首艺术性颇高的诗作,在看似平淡的叙写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
2.在这首咏古诗中,诗人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各题。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东汉无名氏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抒写的是冬夜里深闺思妇的离愁别恨,全诗以第一人称自诉衷曲的形式展示思妇心理,表现其坚定不移的爱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
B.一二句中,“孟冬”指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十月。初冬十月寒气就袭来了,呼啸的北风多么凛冽。“栗”指冷得发抖,这一词兼指心理和生理上的感受。
C.“客从”六句,叙述眼前发生的喜事。思妇收到丈夫托人从远方捎来的一封信,把它放在衣袖里面珍藏,三年后字迹依然清晰。
D.结尾两句,思妇说出她的心事:我全心全意地忠于你、爱着你;所担心的是,我们已经分别了这么久,你是否还知道我一如既往地忠于你、爱着你呢?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歌是如何表现抒情主人公的情感的。
6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 李 端

卢 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注:①故关:故乡。 ②风尘:指社会动乱。
1.下列对本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直、刻露。但由于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应接自然,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相反倒是为本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B.“风尘何处期”,将笔锋转向预卜未来,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这样作结,委婉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
C.“人归暮雪时”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发展自然,色调和谐,与上下句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
D.全篇用白描手法绘景抒情,语言自然,哀婉动人。全诗淡雅沉郁,情真意切,回味无穷。
2.尾联中的“泪”中包含了哪些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7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采莲曲

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采莲女隔着荷花与人谈笑风生,给人一种似有似无的朦脱之美,正如王昌龄所写的“乱人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B.颔联勾勒了一幅清新明丽的采莲图,节奏轻快,活泼自然,写出了采莲女内心的欢乐,让人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机。
C.岸上的游冶郎三三五五地在垂杨下驻足,表面上是流连溪边景色,实际上是爱慕采莲女而不愿离去。
D.尾联既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爱之情,又寄托了诗人因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而生发的愁思。
2.后人评价本诗“弥补了六朝以来采莲女形象的苍白与虚饰”,请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塑造采莲女的形象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