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敞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①写这首诗时,诗人正是四十岁,长安科考落第。②北阙:指帝宫。③青阳:指春天。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阙休上书”,实际上表达的正是“魏阙心常在,金门诏不忘”的情意。现实是这样令人失望,因而一腔幽愤。
B.“多病故人疏”写得委婉深致,一波三折;本是怨“故人”不予引荐或引荐不力,而诗人却说是因为自己“多病”而疏远了故人。
C.白发、青阳(春日),本是无情物,缀以“催”“逼”二字,恰切地表现诗人看破红尘以后愿意以白衣终老此生的坦然心情。
D.“松月夜窗虚”,以景结情。一则对上句“永怀愁不寐”进行照应补充,村托出怨愤难解;再则以迷蒙空寂的静夜之景,抒写心绪的空虚落寞惆怅。
2021-09-17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李录事兄归襄邓

刘长卿

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

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

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第一句叙述了十年间自己的境遇与朋友李录事相同,均是人生艰难,从而将深沉的感慨寓于其中,令人伤感。
B.首联第二句中,诗人借景抒情,用遇风飞转的蓬草形象写出自己飘泊无定的生活,隐含着羁旅中飘泊不定的苦味。
C.颈联中“归马”点明朋友归襄邓之事,“杳杳”“萧萧”两个叠音词音韵和谐,有音乐美,但都含有悲凉的情味。
D.尾联写两人分别后相距千万里,所以离别的时候有无尽的伤感,照应了题目中的“送”,惜别之意尽显。
2021-09-15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客中闻雁

黄仲则

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华。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

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第一句写景,山因落日返照显得明亮,水在沙的映衬下显得明澈,营造了一幅明亮澄丽但又萧瑟凄凉的画面。
B.首联第二句写出作者自身的感受,秋天,城里的自然景物因季节更替渐渐地由生机盎然走向枯萎凋谢,显得空寂寥落。
C.颔联写作者登上高楼,内心凄惨,说不出话,这时偏偏又听见孤独的大雁发出凄凉的叫声,让作者顿起情思。
D.颈联第二句描写大雁在月亮的伴随下发出的凄鸣哀唱,就好像在一望无际渺无人烟的沙漠里传来的悲凉的胡笳声。
2.本诗情感丰富,都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王昌龄

孤桐虚鸣,朴素传幽真。

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

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注】①孤桐:指特生(独立生长)的梧桐,常用来指代琴。②秘:藏。③初古:上古,远古。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琴用特生的梧桐制作而成,虽然它外表质朴无华,琴声却分外幽远、清雅。
B.颔联,听者的思绪被带到遥远的古代,以此衬托出演奏技艺的高超,赋予琴声特殊魅力。
C.颈联,诗人运用通感将无形的琴声具体化,以风雪、江山等景象绘出琴声情调的变化。
D.尾联,宴席上琴声一曲尚未终,本在谈论国家大事的人们早已忘记说话而沉醉其中了。
2.诗人在听琴的体验中,寄寓着自己的心志,请结合诗句分析。
2021-05-08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大练习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 ,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三城:指松、维、保三州,在当时驻军严防吐蕃入侵,是蜀地要镇。②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③涓埃:滴水、微尘,极言其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首联之中“西山白雪”乃作者虚写的远景,“南浦清江”为作者实写“远望”的近景,在虚实之间可见作者在成都生活期间郊游的惬意。
B.本首七言律诗的韵脚分别为“桥”“遥”“朝”“条”,颔联、颈联运用了对偶的写法,句式工整而又富有音韵之美。
C.诗人在念及与亲人离散的同时,又深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
D.尾联之中诗人写到“跨马出郊”的野望方式,并抒发了极目远眺之后内心生发出来的“日萧条”的悲痛之感。
2.作者不堪忍受的“日萧条”之感都包括哪些方面?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1-05-02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市普通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中毕业班第四次调研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①此诗写于杜牧被贬任池州(在今安徽南部,北临长江)刺史期间。②牛山:《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游牛山时,面对美景,因感叹人生短暂而流泪。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与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杜甫的《登高》与本诗都反映出古人重阳节登高的风俗,但诗人心境不完全相同,本诗中没有《登高》中包含的国难家愁等。
B.首联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影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用“翠微”来代指碧绿的江水,流露出对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C.颈联用了对比,将大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相对比。“但将酩酊酬佳节”——斟起酒来喝吧,诗人像是劝客,又像是劝自己。
D.尾联用典,诗人由眼前登临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他与齐景公有同感,却宽慰自己不必独自伤感流泪。
2.通过重阳登高,诗人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简析。
7 .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蜀相

杜甫(唐)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书愤

陆游(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下面关于两诗内容与艺术手法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杜诗颔联通过写景,一个“自”一个“空”,以乐景衬哀情,表达了对唐帝国中兴希望的渺茫。
B.陆诗颔联通过写景,壮怀激烈,渴望效法前人,上阵杀敌,抵抗金兵,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C.杜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之情。
D.陆诗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的爱国热情。
2.两诗都写到了诸葛亮,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具体分析。
8 . 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下面小题。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
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
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
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2.对以上部分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
B.“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暂停后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给听者留下了悠然不尽的无穷韵味。
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大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了高潮。
D.“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到高潮时戛然而止,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也因此消失。
2021-04-25更新 | 204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云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进士下第归南海①

曹邺

数片红霞映夕阳,揽君衣袂更移觞。

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②每年春草芳。

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③。

应无惆怅沧波远,十二玉楼④非我乡。


【注】①南海:今广州、佛山一带。②上国:指京城。③蓝关、湘浦:地名,均为朋友归南海必经之地。④十二玉楼:传说昆仑山有五城十二楼,是仙人居所,多指隐居之所。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夕阳、红霞,点明了送别的时间,是在景色明丽的傍晚,也给全诗奠定了一种明朗的感情基调。
B.“每年春草芳”一语双关,表面上写京城年年会有明媚的春光,实际上是说京城科举考试举行频繁,中举的机会还有很多。
C.颈联前半句实写送别时的天气环境,大雪弥漫蓝关,寒气逼人,后半句虚写朋友途经湘浦,耳听雁声,意味深长。
D.“应无惆怅沧波远”一句,劝友人远涉江河,不必在江海沧波之中惆怅留连,诗人对友人的丰厚情谊由此展现。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10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其一)

顾炎武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吊哭深。

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

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烈士心。


【注】①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文学家,抗清复明义士,为人耿介绝俗。②《史记·封禅书》记载:相传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其物禽兽尽白,黄金银为宫阙。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登上海上空山,望海上秋光千里,身感气侵风吹。首联境界开阔,气势宏大。
B.诗中选取“天地干戈”“苍生吊哭”,巧妙自然地把社会现实与山海景物结合在一起。
C.颈联实写诗人看到的一个没有战争没有苦难的世外桃源:白鸟悠悠飞翔,宫阙金碧辉煌。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慨叹,全诗对仗工整,情思飞扬,风格沉雄悲壮。
2.这首诗主要运用哪些手法来表现诗人的思想情感?请简要赏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